崢嶸歲月
86年前,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人指揮紅軍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在貴州遵義一棟中西合璧的小樓裡謀劃中國革命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重大轉折點——遵義會議。
歷史長河波濤洶湧,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
28年新民主主義革命,位於時間軸中點的遵義會議是偉大的轉折。由此,中國共產黨開始真正獨立自主,闖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之路。在這裡,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黨在政治組織上和軍事戰略戰術上逐漸走向成熟。
婁山關,北據巴蜀,南扼黔桂,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兵家必爭之地。紅軍長征翻越貴州遵義婁山關後,毛主席曾寫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關山難越,交通不便一直是阻礙遵義這片紅色熱土發展的重要因素。
川黔公路新貌,現為210國道婁山關段。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供圖
近年來,遵義交通運輸事業一步步提質增效,修建了一條又一條“脫貧路”“致富路”。隨著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黔北大地煥發出無限活力。截至2020年年底,遵義市公路總里程達到4萬餘公里(不含通組公路),高速公路達1403公里,縣縣通高速公路;新舟機場、茅臺機場相繼建成通航,遵義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擁有兩座民航機場的的地級市;渝貴鐵路投入使用,遵義告別了沒有高速鐵路的歷史……站在新的起點,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已經形成,暢通了遵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
01 四千米洞洞穿未來
高速公路從無到有。2005年12月,崇溪河至遵義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遵義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並創下了“世界首例雙幅同步轉體大橋”“貴州第一跨”等眾多紀錄。
“七十道彎彎成歷史,四千米洞洞穿未來”。崇遵高速公路涼風埡隧道打穿了婁山關,紅軍翻越婁山關歷經千辛萬苦,如今行車只需短短几分鐘。
2007年,遵義至貴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貫通了西南出海大通道。2015年年底,遵義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截至2020年年底,遵義全市共建設高速公路2069公里,其中建成通車21條1403公里,通車裡程全省第一。高速公路已成為遵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投資環境、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動力。
02 無限商機沿路來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與苟壩會議會址相鄰。1935年3月召開的苟壩會議,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從組織上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中的領導地位。
過去,花茂村與外界相連的只有一條毛馬路,村裡一度被稱為“荒茅田”。2002年12月,遵義實現鄉鄉通公路。2004年,遵義抓住國家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交通部專項補助革命老區建設通鄉瀝青路的機遇,聚集全市合力,掀起了鄉鎮通瀝青路建設高潮,兩年內實現鄉鄉通瀝青路目標。
2017年年底,遵義全面實現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目前,全市所有30戶以上村組均通了公路,“組組通公路”工程讓群眾收穫滿滿幸福感。
公路修到群眾家門口,無限商機沿路而來。土陶館、鄉村民宿、種植專業合作社……2019年,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8萬元,是2012年的6倍。村裡的導遊牟明寧說:“過去很多遊客聽說,貴州是一個山高石頭多的地方,現在都說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
03 赤水河谷成為旅遊長廊
赤水河,因“四渡赤水”聞名中外,也因國酒茅臺聲名遠播。
這兩年,以“貴州第一、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為定位的赤水河谷旅遊公路,讓遵義多了一張旅遊名片。赤水河谷旅遊公路一端連著茅臺鎮,另一端連著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串起“四渡赤水”紅色文化、國酒文化、巴國文化等旅遊文化長廊,如同一幅生動鮮活的自然與歷史長卷。
在習水縣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外,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排起了長隊。來自貴陽的遊客董女士說:“以前來土城,只能參觀一下紀念館。現在旅遊公路修好了,還可以體驗騎行帶來的樂趣,欣賞赤水河沿岸的美麗風光。”
如今的赤水河谷旅遊公路沿線,農家樂、民宿、旅社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點燃了革命老區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遊客多了,我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開設的特色小吃店一個月淨收入能達到四五千元。”土城鎮居民劉立新說,日子越過越好了。
作者 | 劉葉琳 黃久貴
策劃 | 常亮
責編 | 廖芊 翟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