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一個寶媽媽,您家寶寶長几顆牙齒了?大致的情形是寶媽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寶寶現在幾顆牙,第一顆牙大約幾個月的時候冒的,比小區其他寶寶早多了,現在開始換牙了……
但是親愛的朋友,您知道正在慢慢衰老的父母現在剩幾顆牙嗎?認知障礙患者的家屬們,是否關注過這些“老小孩”們的口腔狀態?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幾篇文獻共同學習一下牙齒對痴呆的影響。
01
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發表在JAMDA上(IF 4.367),研究人員在6個數據庫中(截止至2020年3月1日)透過系統回顧,縱向分析了牙齒脫落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每多掉一顆牙,患認知障礙及痴呆的相對風險就增加,無牙的參與者面臨的認知障礙及痴呆風險更高。然而,這種風險在戴假牙的老年人中並不顯著。
02
在日本對the National Database of Health Insurance Claims and Specific Health Checkups(類似於我國醫保系統)資料庫的某項研究中(IF 2.74),納入了在口腔診所就診的患者,計算了現存牙齒數量和缺牙數量(不包括第三磨牙)。
研究發現牙周炎的患者中,現存20-28、10-19和1-9顆牙齒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比例分別為1.95%、3.87%和6.86%。缺失1-13、14-27和28顆牙齒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比例分別為2.67%、5.51%和8.70%。
即去口腔診所就診的老年人中,現存牙齒越少、缺牙越多,更有可能患阿爾茨海默病。
03
一項對韓國城鄉地區老年人咀嚼能力與認知功能之間的潛在關係進行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研究(IF 2.849)表明,剩餘牙齒數量、義齒狀態、咬合平衡和認知功能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剩餘牙齒越少、缺牙但未修補或未戴假牙、佩戴的假牙適配度差、咬合不正,患認知障礙的風險越高。
04
一項對福岡8家養護院的長期照護的老人進行的研究(IF 1.339)表明有無佩戴假牙和認知功能障礙有一定的相關性。佩戴假牙有助於降低認知障礙風險。然而,由於研究的橫斷面設計,存在這種關聯是雙向的可能性。
近些年,關於認知障礙患者牙齒和口腔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多。牙齒的多少、咬合功能的協調性、咀嚼功能等對認知功能有一定影響。
牙體修復、佩戴假牙、口腔清潔等對痴呆相關疾病及營養不良、誤吸性肺炎等併發症的防治具有保護作用。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年輕人開始關注自己的牙齒需不需要正畸,是否定期洗牙這些口腔護理措施。但老年人,尤其是痴呆老人的口腔問題也應該被重視。
作者簡介:
賈東梅:北京老年醫院精神心理二科住院醫師,參與國家級和省市級課題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