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大批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來到中國。
為此,蘇聯在中國設立軍事總顧問團,領導這些顧問和專家。軍事總顧問最初就是由蘇聯首任駐華使館武官科托夫中將兼任的。中間曾有蘇軍副總參謀長扎哈羅夫大將和空軍上將克拉索夫斯基接任過,但1952 年 7 月克拉索夫斯基回國後,仍繼續由科托夫中將兼任總顧問,直到1953 年 7 月他任滿回國。
科托夫中將第二次擔任軍事總顧問期間正是哈軍工初創階段。根據蘇聯駐華使館武官和軍事總顧問的職責,軍事工程技術院校的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本不屬於蘇聯駐華使館和總顧問領導,而是直接受命於蘇聯軍方,但科托夫中將對哈軍工的建立情有獨鍾,非常重視。
1952年9月5日,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召開會議,支援哈軍工建立,參加會議的除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和陳賡院長外,有薄一波、安子文、錢俊瑞、陳正人;粟裕、肖華、徐立清、楊立三、劉亞樓、肖勁光、陳錫聯、許光達、陳士榘等同志。 馬特維·瓦西裡耶維奇·扎哈羅夫Матв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Захаров (1893.8.5-1972.1.31),衛國戰爭時期科涅夫和馬利諾夫斯基的參謀長,他在制定作戰計劃時的準確性和在把握戰場形勢隨機應變地指揮部隊方面尤為出色。在2002年俄羅斯軍事學院評定中他在9個上榜的參謀長中名列第2,扎哈羅夫僅次於總參作戰部長什捷緬科大將。
蘇聯紅軍軍隊有讚揚勇者,輕視參謀長的傳統,這和軍隊的現代化是極不協調的。1944年11月扎哈羅夫向總參謀部抱怨。他說表彰命令表揚了所有一切人的功勞,但對司令部卻隻字不提。此事報告了最高統帥,斯大林表示能夠理解這個意見,並指示說: "扎哈羅夫是對的。司令部的作用很大。以後命令的受領人要寫兩個--司令員和參謀長。"從此參謀長的地位大大提高。1959年軍銜晉升為蘇聯元帥。
扎哈羅夫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1945.9.8,1971.9.22),1948年獲得教授職稱。兩次擔任蘇聯總參謀長,活躍於朝鮮、越南、埃及、捷克、中國曆次戰爭現場。
扎哈羅夫擔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期間,於1965年組織援越抗美,1967年負責重新組建在六五戰爭中被摧毀的阿聯(後變更為埃及)武裝部隊,1968年指揮華沙條約國部隊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扎哈羅夫元帥積極備戰進攻中國,他主持制定了蘇軍閃擊我國東北的作戰計劃,該計劃基本上是1945年蘇軍滿洲戰役計劃的翻版。
1969年蘇聯在我國東部地區大量增兵,部署的兵力將近達到20個師將近40萬軍隊,1200架飛機和200枚導彈,在外蒙和遠東地區集結了40個師,前後總共部署了75個師,總兵力達到110萬之餘,戰機數量更超過了3400架,防空部署超過3500部,裝甲車數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