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明清時期,在北京東城、南城10餘座寺院中傳承著一種與唐宋教坊音樂類似的笙管樂,被時人稱為“京音樂”,意為京城的音樂,以智化寺為傳播中心。1952年,楊蔭瀏、查阜西兩位音樂學家在智化寺第一次聽到這種音樂,驚喜不已,當即用鋼絲錄音機錄下了智化寺京音樂最早的音響資料。同一臺錄音機,還曾採錄過華彥鈞演奏的《二泉映月》。
如今的智化寺已變成北京文博交流館,彙集古建、古樂、造像、雕刻、彩繪等明代文化藝術。這個四進院落的空間,保護著兩項國家級文化遺產:智化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智化寺京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遺產都是首批被列入國家級名錄的。
智化寺京音樂原是宮廷禮樂,創作於宮廷、流傳於寺院、服務於民間,囊括著3種歷史文化資訊,有“中國古樂活化石”之稱。京音樂以曲牌為單位,單獨演奏的稱為只曲,更多曲牌串聯在一起稱為套曲。目前保留下來4部套曲,一部套曲由10多個曲牌組成,演奏時長近1個小時。這些曲牌名稱古雅,多為唐、宋、元以來盛行的南北曲曲牌。有的與唐代教坊曲相同,如《望江南》;有的與宋詞詞牌相同,如《好事近》;個別套曲曲牌連綴順序與元曲幾乎完全一致,如《滾繡球》《醉太平》。
管子、笛、笙、雲鑼和堂鼓,是智化寺京音樂所用的基本樂器。這樣的樂器組合形式,源於漢代軍樂鼓吹。南宋瓦肆中出現了“清樂”組合,以篳篥、笙、笛、方響(即雲鑼)、拍板等樂器組成。至明代,宮廷朝會樂、宴饗樂使用的丹陛大樂、進膳樂、太平清樂等編制,則與智化寺的笙管樂基本一致。智化寺京音樂所用管子仍保留著前7孔、後2孔的宋代形制。所用笙為17簧,其中有兩支“義管”為需要轉調時臨時換裝,這也是宋制。這幾件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樂隊可謂輕便實用,各樂器既相互照應又各自發揮所長,既圍繞著主旋律又避免齊奏,逶迤追逐、和而不同,演繹出輝煌盛大、莊重典雅的中國古代“交響樂”氣派。
智化寺京音樂採用傳統的工尺譜,最早的存世曲譜為清康熙三十三年智化寺第十五代藝僧容乾所抄的《音樂腔譜》,另有清道光、光緒等時期的抄譜共12本。每本抄譜字型規整、曲數龐大,字裡行間透著每一代傳人對待音樂傳統的嚴謹。抄寫工尺譜是為了記錄儲存,也便於學習和授徒。由於工尺譜只記錄骨幹音和“板”,那些骨幹音之間的連線音(稱為“阿口”)只能靠口傳。“韻譜”是每一位傳人的基本功,師徒共執譜本,一板一眼、一字一句地教唱,直到把工尺譜爛熟於心,才可脫譜演奏。傳世的12本抄譜共記錄了笙管樂曲牌200餘首,傳至第二十六代傳承人時,僅餘42首可以演奏,格外珍貴。
胡慶學等5名第二十七代傳承人是1991年來到智化寺學藝的。他們堅持學習了5年。師父對他們督促得緊,先韻譜、後演奏,一首接一首逐個背過。師父要求姿勢端正,用丹田之氣,口風要正。“難學易忘少人知”,他們對師父的這句話深有感觸。正是他們的韻唱和演奏,讓今人能夠聽到500年前明代宮廷音樂的聲響。
樂聲穿越五百年。第二十七代傳承人成為館裡的全職樂師,每天上午10點、下午3點準時演奏並講解相關知識,很多觀眾慕名前來欣賞。智化寺京音樂這一古老的音樂文化遺產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展現著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3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