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明
穿城而過的黃河,使蘭州成為溝通中原與西北的渡口要塞,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宋元明清驛道皆渡河而過,近現代甘新、甘青公路以及鐵路也渡黃河而過,蘭州遂成為大西北的交通樞紐。因此孫中山將蘭州稱為“陸都”,與“海都”南京相提並論。在這座城裡遺留下了許多文物、遺址,它們記錄著蘭州的變遷,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故事。一座橋,一段史。本期我們翻開歷史,沿著時間的長河聊聊蘭州橋樑與津關背後的歷史故事。
造型獨特的握橋
蘭州城北依黃河,為天然護城河,河南為南山護持下的平川,廣袤百餘里,沃野可耕,城東的稱東川,城西的稱西川。城西一里,發源於馬銜山的阿幹河蜿蜒北注黃河,為西川第一渡口,名為西津,取道西固,溯湟水可到西寧;西南過上下園,越尖山子,可至河州。阿幹河水豐枯無常,每逢連陰雨或暴雨,河水猛漲,深可數丈,奔湧翻騰,行人視為畏途。而天旱乾燥時,水淺不盈尺。河床沙厚,不能築橋墩。唐代蘭州人因地制宜建成握橋,也稱臥橋。
握橋是鮮卑族吐谷渾發明的,鮮卑語稱為河厲。北魏時,吐谷渾率先在黃河小積石峽(在今青海循化)上用木頭搭建橋樑,實際上是無墩虹梁木拱橋。吐谷渾居國洮河以西至今青海廣大地區,一度佔領過金城,其建握橋的技術傳到蘭州是自然而然的事。
用巨木搭建成大跨度巨拱握橋,便於洩洪。先在西津兩岸,用糯米汁石灰漿粘接大石條,砌成石壩,中嵌數十根巨木,伸向河心。縱木之上置橫木,其上再置縱木前伸,縱橫交錯,依次共疊壓五層,逐層前伸,至相隔三丈左右時,用木板接通,使橋如飛虹,跨越兩岸。橋長十二丈,高三丈。蘭州工匠創造性地在質樸的河厲之上,加以舒適化和美化,使之成為藝術品。橋上建廊十一楹,兩旁各設雕欄。兩岸各建神閣,閣高三丈,飛簷翹角,高低錯落。行人可避風雨,遮豔陽,也能憑欄歇息。東神閣懸匾曰:“空中鰲背”“彩虹”;西神閣懸匾曰:“雲際虹梁”(後改為“天上慈航”)“新月”。全橋油漆彩繪,富麗堂皇,令人賞心悅目。
特大洪災曾數次沖毀握橋,明永樂、嘉靖、天啟間重修過。清康熙元年(1662年),副使張某倡捐重修,並致書莊浪衛(治今永登縣)魯土司,求得連城林區巨木百數十株,編筏順流而下,作為建橋材料,於康熙三年(1664年)竣工。其後,嘉慶、道光間又重修過。後拆除。千年佳構,今在繪畫、照片及微縮模型中可領略其神韻。
橋頭堡——金城關
金城關是津關,就是拱衛津渡或橋樑的關城,稱其為橋頭堡,或許更確切些。關址隨著金城縣治所及其津橋的遷移而遷移。
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金城關本漢置,並引闞駰《十三州記》:“金城郡有金城關,是也。”兩漢金城郡治在允吾(今青海民和),金城縣在今西固城附近,其渡口叫金城津,或在鍾家河、新城一帶,那麼金城關當在黃河北沙井驛或河口一帶。隋唐時治所移皋蘭山下,其渡口在中山鐵橋附近。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在渡口北岸建金城關。唐代宗廣德間,吐蕃佔領蘭州,關遂廢。宋神宗元豐間,李憲收復蘭州,宋軍與西夏隔黃河對峙。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宋將鍾傳率步兵兩萬、騎兵三千,出其不意,用了短短六天時間,搭建黃河浮橋,並於橋北岸築金城關。由於時間倉促,關很簡陋,橋亦低矮,故西夏軍往往將滿載柴草的木船點燃後,自上游放流,欲燒燬浮橋。此後數月,在蘭州任職的苗履又展築蘭州北城,再造浮橋,橋加高,西夏火船順流衝過,浮橋無恙;展築金城關,使之堅固高大,戍以重兵,與蘭州城南北呼應,有效遏制了西夏的進攻。橋址、關址在今中山鐵橋稍東。元一統天下,金城關廢。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蘭州衛守禦指揮楊廉,建鎮遠浮橋,在橋北首古之金城關舊址重建金城關,次年均建成。關城根據山勢,連綿二百丈,從東、北、西三面圍定橋首,東西城牆開城門,門上築戍樓,城中還建有漢壽亭侯祠,祀奉武聖關公。至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城牆頹圮,戍樓坍塌。此時,蒙古瓦剌、韃靼部先後南下,飲馬黃河,大肆侵擾。朝廷命鎮守陝西右都御使陳鎰,巡撫沿邊兵備。陳到蘭州巡視後,認為這裡地通蒙古,為西陲重鎮,遂上奏朝廷,建議派大員守備,於是朝廷派山東都指揮僉事李進為欽差把總守備。李進一到蘭州,先看金城關,認為關是“西州要塞”,於是勸工募款,重修金城關。
李進先拓展關城,用磚石包砌城牆,城上再建戍樓及女牆。然後在關城東西門外築甕城,加強防禦。最後在城內正北築臺,高丈餘,上建真武殿。工程從正統十年(1445年)八月十一至次年三月初三完成。又經過百年風雨侵襲,金城關門大半崩壞,僅剩數根椽梁斜覆其上。兵備僉事張棟於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金城關,所用石料就地取材,木料用稅收置辦。構築磚石城牆、戍臺,延至黃河堤壩之下,使與河流相接。城門之上,設定注孔,用來傾水,防禦火攻。靠山城牆,地勢高,設定炮臺,居高臨下,便於炮轟。城上建樓三楹,以備兵士拋石射箭,使敵軍百步之內,無法靠近城牆。此後又在白塔山燒鹽溝口築鳳林關(實為一座城門樓),鎮遠橋西金湯釣下、白馬浪北築關(亦為一座城門樓),加強了防禦空間。
清朝又是大一統帝國,蘭州深居帝國中心,金城關的軍事作用喪失,鎮遠橋北首的關城漸次傾圮,遂將白馬浪北的城門洞指認為金城關。
鎮遠浮橋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取道蘭縣西征,守禦指揮僉事趙祥在城西七里許,搭建簡易浮橋,供軍隊渡過黃河天險。馮勝班師凱旋後,撤去浮橋。洪武八年(1375年),衛國公鄧愈率軍在蘭縣城西十里處建浮橋,過黃河,平定河西走廊及河湟地區,設立了西涼、西寧、莊浪等衛所。這座浮橋保障了軍隊的往來、糧餉輜重的運輸,因此保留未撤,命名為鎮遠橋。但是這裡波浪洶湧,水流湍急,水浪衝刷,沙土河岸常常崩坍,危及橋的安全。
洪武十七年(1384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只得重覓橋址,其標準是離城近,易於防守,堤岸堅固的地方。最後選定蘭縣城北黃河水稍緩處(今中山橋稍東),蘭縣長老皆說這是最佳橋址,為“古之金城關”所在地。這裡位於蘭縣城北門之外,河水平緩,河面不寬,兩岸皆為石質,還能利用白塔山作為天然屏障。
於是繪製地圖,經陝西都指揮使司轉奏朝廷,獲批准後,於是年夏六月籌備,次年春二月冰橋解凍後施工。造木船二十八艘,常用二十五艘,河漲水寬時加三艘。每船相距一丈五尺,在上游用二十八個石鱉(石錨)錨定木船。南北兩岸各有二根鐵柱,直徑一尺五寸,長一丈八尺,表面鑄有洪武年號及監造者銜名,監造者為明初征西的將軍鄧愈和馮勝,故人稱將軍柱。鐵柱斜栽入地三分之二,並各栽木柱六根,系鐵纜兩條、芨芨繩數條,俱長一百二十丈,貫穿木船,連為一體。船上鋪設木板,兩側裝有欄杆。浮橋隨波升降,平如坦途。又在橋南離城八十步處,築一小城,綿延數丈,中開大門,設吏,盤查行旅,防止走私茶馬。城上建樓,橋門西側,建河神祠。橋北頭因山為城,重建金城關,以拱衛浮橋。
後船有減增。明萬曆時北岸鄧愈所鑄鐵柱沉入河底,用大木樁代替。至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陝甘總督布彥泰補鑄一根。將軍柱及鐵纜皆由白塔山麓王家爐院鑄造。芨芨草由蘭州四鄉每年上繳,所編之繩,浸水愈韌。浮橋的不便之處,在於冬十一月黃河將結冰時須撤除。冰橋結成,車馬行人暢通無阻。次年春二月冰橋解凍時重搭。屆時由蘭州同知坐鎮,令數百人搭橋,有的在岸上,有的劃木船,有的乘羊皮筏子。工頭指揮,用巨繩系船,從上游緩緩放流,船上裝四五個大筐籠,裝滿石頭(此為石鱉),待船劃至恰到好處,則將筐籠投入河中,待船稍定,用繩纜縱橫捆綁,一一將船連線,再用大鐵纜串聯,鋪板設欄,橋即搭成。
鎮遠浮橋是中原茶葉輸往青海、換回戰馬的通道。明代橋邊設巡檢司、專門稽查私茶。明太祖時茶法極嚴,凡走私茶的,罪當死。私茶出境,守關隘的巡檢不查問的,與走私者同定死罪。洪武末年,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多次派心腹之人販茶出境,所到之處引起騷動,雖大官不敢過問。他的家奴周保尤為橫暴,經常命令官吏向民間徵用車輛,有時達數十輛。周保率車隊運私茶,過鎮遠浮橋巡檢司時,任意打罵司吏。司吏不堪忍受,只得上報。明太祖到底是開國雄主,龍顏震怒,將歐陽倫賜死,周保等惡奴斬首。私茶之風受到了有效遏制。西亞、中亞的外國使團亦過鎮遠浮橋去中原。
中山鐵橋
光緒初年,陝甘總督左宗棠擬建黃河鐵橋,因外商索銀三百萬兩而作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陝甘總督升允借推行“新政”的有利時機,令蘭州道彭英甲與德國泰來洋行喀佑斯談判建橋事宜,談判意向經升允同意,上奏朝廷批准後,簽訂合同。
合同規定所建鐵橋五孔,橋墩為鋼筋混凝土,橋面中部為車道,兩側為人行道,全長二百五十米,寬八米,保固期八十年。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海運至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送到蘭州。有鐵道的地方,火車運;沒有的用騾馬大車運,費時十七個月,運回建材一百五十萬斤。鐵橋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十日開工,於次年七月初四竣工。耗銀三十萬六千六百九十一兩。
工程司(師)美國人滿寶本、德羅掌管建橋的工程技術,華工天津人劉永起為施工負責人。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六十九名洋工華匠為主,帶領著蘭州的大量泥水匠、木匠、鐵匠及普工,進行了一場蘭州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工程建設,並以它的優等質量名垂史冊。
竣工後的鐵橋油為橘紅色。為了使它中國化,在南北兩岸各建一座三楹牌坊,正面均由升允題額“第一橋”,背面分題“三邊利濟”“九曲安瀾”,相互對仗,概括了建橋的意義,寄寓了美好的企盼。牌坊的設定,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使生硬的鐵橋柔美化,並與白塔山的亭臺樓閣、蘭州城池飛簷翹角的通濟門極為協調融洽,渾然一體,成為全國少有的中西合璧景觀。1928年,國民軍駐甘軍政首腦劉鬱芬,將“第一橋”匾改題為“中山橋”,中山橋一名遂延續至今。
抗戰時,蘭州成為大後方。為了保護中西交通咽喉——中山橋,將橘紅色橋樑改油為鐵灰色。空中有中蘇戰機保衛,地下有高射炮防空,多次擊落妄圖轟炸鐵橋的日本飛機,鐵橋始終傲然挺立於九曲黃河之上,確保蘇聯援華抗日物資的汽車隊,源源不斷地馳過鐵橋,通往抗日前線。
1954年,在梯形橋架上,置五架拱形鋼樑,不僅增強了橋的強度和負荷,而且使中山橋有如五道彩虹凌波而過,顯得更為雄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