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正面戰場的抗戰(國民黨軍隊)
1、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國民政府組織了淞滬會戰,11月中旬,日軍佔領上海。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亡華”的狂妄企圖。
2、忻口會戰:1937年9月,日軍逼近山西太原。八路軍在平型關伏擊日寇,取得平型關大捷。忻口會戰歷時近一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國共合作)
3、徐州會戰:1938 年1至5月,國民政府組織徐州會戰。(第五戰區總司令李宗仁)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
4、武漢會戰:1938 年6月中旬,武漢會戰開始,會戰前,毛澤東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的演講,論證了中國必須透過持久作戰贏得對日作戰最後勝利的戰略指導理論。10月下旬,武漢會戰結束,這是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武漢、廣州陷落後,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5、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發生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殲滅大批日軍,最終取得會戰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6、工業、高校的遷移:東部沿海工業大規模向西南大後方遷移,華北、華東各著名高校師生帶著大量書籍和實驗裝置遷到西南、西北大後方。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為抗戰勝利打下了物質和精神基礎。
二、敵後戰場的抗戰(共產黨軍隊)
1、敵後戰場的開闢:八路軍、新四軍按照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建立了多個鞏固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敵後戰場的開闢,戰略上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牽制了在華日軍一半以上的兵力。
2、淪陷區的鬥爭:中國共產黨積極開展抗日宣傳。組織領導淪陷區的工人以怠工、罷工等鬥爭形式,破壞日軍“以戰養戰”的部署。打擊日本的殖民統治秩序。
3、百團大戰
(1)背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圖謀以“囚籠政策”消滅敵後抗日根據地。
(2)概況:1940 年下半年,八路軍(彭德懷)以破襲日軍華北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
(3)意義:①百團大戰取得重大戰果,打破了日軍“囚籠”。②敵後戰場逐漸成為全國抗戰的主戰場。
4、皖南事變
(1)背景:國民黨消極抗戰,反共傾向日益增長。
(2)概況: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突襲圍剿“新四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3)應對: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一面從政治上堅決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一面堅持艱苦的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主根據地。
5、抗日民主根據地建設
(1)軍事上:堅持艱苦的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主根據地。
(2)政治上:陝甘寧邊區精兵簡政,以“三三制”為原則開始實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選舉制度,其他敵後抗日根據地,也實行民主選舉。
(3)經濟上,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建設成效顯著。
三、東方主戰場
1、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1)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
(2)海外華僑在陳嘉庚等僑領的號召和領導下,捐款捐物,支援抗戰。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擴大
(1)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大舉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2)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3、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1)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的抗日戰爭與美、英在太平洋對日作戰密切聯絡起來。
(2)中國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所抗擊的日軍兵力,超過了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總兵力。
(3)中國戰場協助和配合了盟軍作戰,給子盟軍以戰略上和資源、情報上的重大支援。
(4)中國積極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實際參與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謀劃和指揮。
4、國際地位的提高
(1)1942年初,以中、美、英、蘇為首的26個參加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形成。
(2)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救援英軍,戰績名揚海外。
(3)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透過《開羅宣言》,決定對日作戰以及戰後處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4)同年,透過談判,中國與美、英達成協議,廢除不平等條約,取消在華特權,訂立新的條約;又與10餘個西方國家廢除舊約,簽訂新約。
四、抗日戰爭的勝利
1、中共七大
(1)目的: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做準備。
(2)召開:1945年4至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隆重舉行。
(3)內容:①毛澤東在會上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②提出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③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4)意義:中共七大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2、日本投降
(1)各方打擊: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蘇軍進入中國東北,與中國人民一道,迅速消滅日本關東軍;同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宣告,解放區戰場展開全面反攻。
(2)日本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釋出無條件投降詔書;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3)臺灣光復:10月25日,陳儀在臺北代表中國政府莊嚴宣佈臺灣光復。
3、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1)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對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重要影響,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2)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徵程。
4、原因:
(1)組織領導: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2)民眾因素: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
(3)戰略戰術:中國共產黨制定持久戰的戰略方針,開闢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配合正面戰場,最後贏得戰爭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國際因素: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的形成,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美軍進攻日本,加速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到來。
正面戰場:正面戰場是中國控制的連片國土與日軍侵華推進線上日控區對峙交戰而形成的戰場。由於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軍隊,因此一般也稱其為國民黨正面戰場。
敵後抗日根據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全面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控制下的地區。“敵後”主要指這些根據地絕大部分位於敵人(日軍)的後方;“抗日”則指明瞭這一時期根據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