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黨衛隊的師級部隊是納粹德國的一支軍事組織,源自於黨衛隊中挑選組成的“黨衛隊特別機動隊”。
隨後依戰事演進與“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裡希·希姆萊擴大影響力的需求,黨衛隊在德國與各佔領區招募德意志裔平民加入,之後又改採強徵的方式補充兵員,武裝黨衛隊於1944年時共有約91萬兵力,而中後期組成的許多師級部隊多未達到應有的編制兵力,有20個師僅具備團級的戰力。
戰爭初期的武裝黨衛隊的招募要求嚴格,僅開放身為其意識形態規定的“優等民族”——亞利安人加入,身高、近視、犯罪紀錄亦在評選範圍內,但到了大戰後期因為兵員缺乏,不得不放寬標準,包括俄羅斯人、義大利人、烏克蘭人、法蘭西人和荷蘭人等等。
成立了德國一支大量混雜外籍人員的軍事組織,數量約有50萬人。戰爭期間,武裝黨衛隊初期成立的幾個師享有精良的裝備,常被視作德軍中的精銳,並參與許多重大戰役或是充當戰線上的救火隊。
但隨著組成人員複雜化,其戰力亦大幅下降,且該組織亦於戰爭中犯下多起屠殺戰俘、平民的戰爭罪行。戰後,武裝黨衛隊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佈為非法組織,多位領導人亦因不同的理由而被起訴。
武裝黨衛隊的師級部隊有的冠有“榮譽稱號”,其名稱包含民族、組織、歷史名人、地名、民族飾物等多種。
但其有無與戰鬥能力沒有直接關係,如戰力低下的第13師和第21師擁有“聖刀”與“斯坎德培”的稱號,還有特製的繡名袖帶,但戰力強的第19師卻無此裝飾,連個稱號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