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炮曾經是攻堅的不二選擇,圖為二戰德國卡爾臼炮,口徑600毫米
攻堅武器的前世今生
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與沙俄為爭奪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戰爭,史稱日俄戰爭。其中最經典的戰役當屬持續了5個月的旅順戰役。旅順軍港在20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是遠東第一要塞,俄軍依託多年苦心經營的堅固防線,讓日本第3集團軍付出了傷亡5.9萬人的巨大代價,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將的次子就戰死在旅順203高地。旅順戰役被認為是世界上首次大規模現代化要塞圍攻戰,也是10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預演。雙方將大量先進武器投入戰場,其中就包括280毫米口徑重型榴彈炮。
日軍對203高地的第一輪總攻以慘烈失敗告終,1904年11月,第七師團在短短5天內就由1.5萬人戰鬥減員至1千人,可見戰況何等慘烈。為扭轉戰局,日軍從本土東京灣炮臺和大阪炮兵工廠緊急抽調了18門280毫米重型榴彈炮。這種火炮重達10噸,加上底座重達25噸,彈丸重217千克,最大射程7800米,彈丸殺傷範圍超過600米。卸船後,大炮被吊裝到木輪車架上,由二三百名士兵拉行。日軍在運輸過程中費了很大力氣,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12月5日,在重炮的火力支援下,203高地被攻克;12月15日,旅順陸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將的指揮掩體被擊中,康特拉琴科當場戰死,俄軍群龍無首再難組織有力抵抗,第二次總攻日軍終於得逞。奪得203高地後,日軍立即建立觀測所,用280毫米重炮對旅順港內俄國軍艦和陣地實施炮擊,俄艦大部分被擊毀,俄軍敗局已定。從此之後,要塞攻堅必有重炮助陣。時間轉到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城北約3英里外的30號炮臺多次炮擊德軍的集結點和進攻部隊,還掩護蘇海軍陸戰隊第7旅發起反擊,讓德軍吃足了苦頭。
為了對付這個被稱作“馬克西姆·高爾基一號”的堡壘,德國人調來了一大堆攻城重炮,這其中就包括卡爾臼炮和多拉列車炮。多拉列車炮原本是德國為了對付馬奇諾防線所建造的兩門超級列車炮之一,另一門是古斯塔夫,由於髪國太過草包,還沒用上就投降了。1942年6月5日,多拉第一次開火,發射了8枚炮彈,5枚是朝著30號炮臺去的,不過因為在遠距離上精度較差,最近的一枚誤差也達到了500米,沒有對炮臺造成什麼破壞。此後多拉改為炮擊塞瓦斯托波爾周圍其他目標,前後共發射了48發炮彈,隨即結束了自己的戰鬥歷程。
30號炮臺就是一艘停泊在陸地上的混凝土戰列艦,圖為被最終摧毀的炮塔
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卡爾臼炮。它的口徑到了驚人的600毫米,1發炮彈就重達2噸,裡面裝填了650公斤高爆炸藥,可擊穿2.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在塞瓦斯托波爾,卡爾臼炮一共發射122枚高爆和穿甲彈,其中1941年6月6日的1枚炮彈命中了炮臺的西炮塔,摧毀了1門305毫米炮,損壞了另一門,俯衝轟炸的斯圖卡擊毀了另外一座炮塔。蘇聯一開始並不相信這種600毫米火炮的存在,直到他們看到一枚碩大的啞彈,它巨大的穿透力和毀傷效果,堪稱最早、最原始的鑽地彈。
蘇軍士兵檢查未爆的600毫米炮彈,起初他們並不相信超重型火炮的存在,這枚重達2噸的啞彈說明了事實
技術發展到今天,攻堅再也不需要多拉和卡爾大炮,即便是最秀珍的SDB小直徑炸彈也能取得類似的效果。得益於緊湊的體積,即便是F-15E戰鬥機在不影響攜帶副油箱和空空導彈的情況下,也能輕鬆掛載20枚,B-1B、B-2轟炸機更是能夠攜帶188枚、192枚。理論上,一架B-2隱身轟炸機攜帶的小直徑炸彈的就能摧毀弱小國家整個防空體系。
如今一枚250磅(110公斤)的GBU-39小直徑炸彈(SDB)就能起到類似的攻堅效果
矛在進步,盾也沒閒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應對核威脅,大國都修築了堅固的地下工事,有的深達數百米;即便是弱國,為了最大限度保護高價值的軍事目標,也在不斷加固地下工事,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處於劣勢的國家均十分善於使用這種手段。為打擊潛在地下目標,各國均著力研發現代鑽地武器,甚至鑽地核彈,但因戰術核武器易遭核報復,小規模衝突中能用的鑽地彈都是常規武器。
伊拉克被摧毀的加強機堡,鑽地武器才能穿透混凝土頂層,左圖為F-14吊艙拍攝
鑽地彈的精髓是鑽地戰鬥部(又稱侵徹戰鬥部),包括鑽地炸彈和攜帶鑽地戰鬥部的導彈,用於對機場跑道、地面加固目標及地下設施進行攻擊。1990年海灣戰爭中,為打擊巴格達空軍基地地下目標,美國空軍只用17天就趕製了30枚還在研製中的GBU-28鐳射制導炸彈。這種炸彈長5.84米,重2.3噸,外殼用M110型203毫米榴彈炮管制成,最大直徑0.44米,內裝BLU-109/B鑽地戰鬥部,裝藥306千克,最深可鑽透30米土壤或6米混凝土。
GBU-28最大直徑約0.44米,彈長5.84米,戰鬥部長徑比超過15;彈壁較厚,全重高達2.3噸,裝藥只有306千克
1991年2月27日,一架F-111戰鬥轟炸機向巴格達以北空軍基地投擲了2枚GBU-28,其中一枚準確命中,大約6秒後,大量濃煙從炸彈鑽入點冒出,地下目標被成功摧毀。得益於GBU-28的良好表現,該彈被許多國家高價購入,還獲得了“掩體粉碎機”的稱號。鑽地彈普遍依靠較重的彈體從天而降產生的巨大動能,要想鑽得深,要提高著地速度、縮小彈體直徑,讓鑽地戰鬥部像釘子一樣扎進土裡。
小型炸彈侵徹能力有限,所以專業的鑽地彈個頭都比較大,為了提高速度,有的鑽地彈還採用火箭加速。鑽地深度還受彈體材質、彈體形狀、侵入角度影響,原理類似坦克穿甲彈,彈著角度不好很容易產生跳彈,所以鑽地導彈在到達目標之前,會按預定程式躍升,再垂直俯衝,以獲得最大動能。儘管“掩體粉碎機”GBU-28實力已經非常彪悍,2.3噸的重量在重型炸彈世家排不上號也是不爭的事實,某國不滿足於此,又開發了重達13.6噸的GBU-57重型鑽地彈(MOP)。
它彈長6.25米,直徑0.8米,彈體採用硬化鋼製造,裝藥量超過2.4噸,尾部裝有格柵狀尾翼,採用GPS制導,精度在1米左右,採用鎳鈷合金鋼製成的侵徹部可鑽透300米深土層、60米混凝土或40米堅硬岩石,憑藉前無古人的鑽地能力奠定了“炸彈之祖”的地位。據說GBU-57單枚造價為25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1500萬元,因為重量太大,GBU-57只能由B-52、B-2轟炸機搭載,每次可載2枚。
想在重型炸彈世家排上號可不容易,圖為美國引進英國高腳杯、大滿貫後推出的T-12,看看邊上的電線杆和汽車
集團衝鋒已成歷史
日俄戰爭中,203高地之所以成為日本第3集團軍的墳場,兩種武器的參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一個就是馬克沁機槍。除了203高地,1904年5月26日,日本第2集團軍向金州發動進攻(乃木希典長子戰死在這裡),沙俄軍隊使用馬克沁重機槍瘋狂掃射,當天日軍傷亡4000多人。需要強調的是,日軍也裝備了法國霍奇基斯機槍,隨後的黑溝臺會戰中,被俄軍包圍的日軍騎兵旅團及時改變戰術,大規模使用機槍,將哥薩克騎兵打的屍橫遍野。
日俄戰爭出現了最早的機槍對決,這也是此次戰爭的亮點,日俄戰爭讓西方軍事家重新審視了機槍的重要作用。1908年,德國軍工部開始對馬克沁重機槍進行改進,推出了著名的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1916年7月,在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憑藉每百米一挺MG08機槍形成的交叉火力網,短短6個小時就給聯軍造成6萬名傷亡。索姆河和凡爾登戰役中,雙方傷亡總數超過200萬人,機槍的使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血腥氣息。
法國霍奇基斯重機槍,日本人對它是真愛,後續多款機槍都有它的基因
機槍已經讓士兵膽寒,另一種武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更是讓大規模集團衝鋒成為傳說,這就是空炸榴彈,也被稱為榴霰彈。機槍要解決槍管散熱的問題,射速極高、被稱為“希特勒電鋸”的MG-42機槍最高射速只有1500發/分,還得時不時更換槍管。與機槍相比,炮彈在火力密度、可持續性方面顯然更具優勢。二戰美軍傷亡資料顯示,超過50%的傷亡是由爆炸破片造成的,相比之下,子彈造成的陣亡只有31.8%,負傷只有19.7%。
普通榴彈落地後爆炸,使用彈丸破片與衝擊波殺傷人員,空炸榴彈則更進一步,凌空爆炸覆蓋面積更大,為提升殺傷效果,往往會在彈體內裝填大量金屬彈丸。二戰後,又出現了箭式榴霰彈,它把內建的金屬彈丸替換為小鋼箭。相對於金屬彈丸,小鋼箭初速高、穿透力強,射入人體後,還會扭轉拐彎,能造成更大的創傷。美製M494型105毫米曳光殺傷彈就是一種典型的箭式榴霰彈,彈體內裝有4.15公斤炸藥和8000枚小鋼箭,彈丸空炸時,這些小鋼箭可殺傷6000平方米內的暴露步兵,殺傷範圍相當於一個完整的足球場。
以色列炮彈加裝減速傘來實現高攻角,在最佳高度從頂部轟擊;採用可控破片技術,提高威力的同時減少附帶傷害
過去戰壕、掩體很大程度上庇護了士兵,但隨著新型智慧空炸彈藥的出現,步兵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不信就看30毫米大毒蛇機關炮發射的新型智慧彈藥。美國M1147先進多用途坦克炮彈具有空爆、觸發起爆、延遲觸發起爆三種模式可選,可對2千米外的人員進行空爆殺傷,與可直接或斜向撞擊牆體破壞2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一種炮彈三種功效,既滿足不同需要又緩解了後勤保障的壓力。它射擊時就像大號的噴子(霰彈槍),區別在於炮彈是飛行一段時間後才噴射出金屬彈丸,而非在炮膛內。
以上均為傳統身管火炮發射的人員殺傷彈藥,其實火箭彈、炸彈都可以採用人員殺傷戰鬥部,若採用子母彈的形式(又被稱為集束炸彈),可將彈丸拋灑的過程從一次變為兩次,毀傷效果更加驚悚。1991年2月26日晚上,伊拉克軍隊的2000多輛坦克、裝甲車還有其他各種車輛,湧上科威特逃回伊拉克的80號公路,車隊排起了長龍,成功引起了美軍飛機的注意。美軍戰機蜂擁而至,空襲由A-6入侵者攻擊機率先發動,它投下的就是MK-20石眼集束炸彈。500磅的彈體內裝有247枚小炸彈,每枚小炸彈重600克,聚能戰鬥部裝藥180克,可以擊穿190毫米厚的裝甲。
隨後幾架A-10前來助陣,由於前後車輛都被炸燬,車隊被堵動彈不得,80號公路最終成為伊拉克軍隊的墳場。第二天早晨,夜幕褪去,人們看到了可怕的場景,路面到處都是車輛殘骸和遺體,前後綿延長達36千米,據事後統計,約有1400臺車輛被摧毀在這條“死亡公路”。能在短時間內摧毀如此巨大的叢集目標,子母彈功不可沒。面對叢集目標時,子母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美國CBU-58集束炸彈裝有650顆子炸彈,如果1架B-52攜帶45枚CBU-58,就可一次性投放3萬枚子炸彈,以每枚殺傷16平方米計算,理想狀態下可覆蓋46.8萬平方米土地,約合8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炮彈可以投射小鋼箭,集束炸彈同樣可以,這就是CBU-107被動攻擊武器(PAW)。從外觀上看,它與其他幾款集束炸彈無異,都以美軍通用的SUU-66/B戰術彈藥布撒器作為基礎,尾部裝有風偏修正和GPS元件。最大的區別是內部裝有3772根長度分別為14英寸、7英寸、和2英寸的金屬箭,只需3枚,就能達到古代萬箭齊發的效果。金屬箭中,短的為鋼製,長的由鎢合金製造,可穿透一定厚度的裝甲。
子炸彈種類很多,除了鋼珠、鋼箭,還有反坦克、雙用途、末端敏感子彈、燃燒彈、地雷等,子彈藥的型別決定了集束炸彈針對的目標和破壞效應。實際使用中,不同用途的子炸彈也會混合裝填,如反跑道集束炸彈往往包含反跑道子彈藥和撒佈式地雷,摧毀跑道的同時,對跑道進行封鎖,增加跑道搶修的難度,對後勤人員增加二次傷害;人員殺傷與反裝甲子彈藥也會混合裝填、混合投放,既摧毀車輛,也殺傷人員。
雖然“鷂”式未能引進,但“借鷂生彈”,中方看好的反坦克武器最終引進
上個世紀中蘇關係緊張的時段,蘇聯的鋼鐵洪流始終是潛在的一大威脅。70年代末,西方軍貿大門開啟後,反坦克武器就成為優先引進的物件。除了影響中國裝甲火力40年的L7型105毫米線膛坦克炮,還有一款航空炸彈甚為低調,那就是英國BL-755型反坦克子母彈,在遠火、末敏彈投入使用之前,它與強五的組合,是應對裝甲叢集最高效的常規武器。我國很快對其進行仿製,稱為250-3型反坦克子母彈,近年展示的新款子母彈身上還留著明顯的BL-755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