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年度大型記者會,不出所料地成了普京總統痛快淋漓羞辱西方對手的機會。他痛斥曾經承諾“不東擴”的北約已經搞了“五波東擴”,稱這是“厚顏無恥的欺騙”;他說,歐洲人“自己製造的天然氣問題”當然應該由他們自己解決;當英國記者問普京“能否無條件保證不侵略烏克蘭”時,普京答稱“俄羅斯沒有威脅任何人”,他同時提醒這位記者:誰創造了烏克蘭?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在記者會舉行前夕,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分別宣佈了明年1月將就安全保障問題展開對話的決定,但這個訊息並不足以使俄與西方的緊張關係有所降溫,美方威脅俄一旦對烏克蘭有“強硬舉動”,美歐就準備“立即採取行動”;而22日是俄方連續第二天對歐洲減少供應天然氣。“普京不費一槍一彈,就成功地讓西方陷入了集體恐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說。
痛斥北約“厚顏無恥的欺騙”
23日,美國彭博新聞社、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西方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普京的年度記者會。普京將第一個外媒提問的機會給了BBC,BBC記者向普京提出關於外國代理人的問題。普京答稱,俄羅斯的外國代理人法“比美國的更寬鬆”,“想出外國代理人法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不同於俄羅斯,在美國觸犯該法會面臨刑事責任”。
當天空新聞記者問普京“能否無條件保證不侵略烏克蘭?”普京爆發了:“你們要求我們提供保證?應該由你來給我們保證。馬上,現在,而不是幾十年來只是空談。”普京稱,北約欺騙了俄羅斯,因為它在20世紀 90年代承諾不東擴,結果五波東擴,北約已推進到俄羅斯邊境,現在開始說“烏克蘭也將加入北約”,這是“厚顏無恥的欺騙”。“有什麼不明白的?我們是否在美國邊境部署導彈?沒有,是美國帶著導彈來到我們家邊境,在我們家的門檻上。”普京建議記者考慮,“如果俄羅斯在美國與加拿大或墨西哥邊境部署導彈會怎樣?”
在談到烏克蘭局勢時,普京稱“有一種感覺,烏克蘭正準備在頓巴斯發動第三次軍事行動”,他認為俄羅斯有必要為此做好準備。他說:“頓巴斯的未來應由當地居民決定,沒有其他出路。俄羅斯將充當調解人。”他強調,根據明斯克協議,俄羅斯是調解人,“而他們想要讓我們成為衝突的一方”。普京還表示,在烏克蘭政變之前,克里米亞“從未想過會與俄羅斯重新統一”。普京還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受到了激進分子的影響,不顧人們對和平的渴求”,“俄準備同那些希望以睦鄰友好的方式與俄建立關係的國家合作”。
當被問及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導致價格飆升”的指控時,普京駁斥說,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不應為歐洲出現能源危機負責,西方“在這方面一直在撒謊”,他還指責德國將俄羅斯天然氣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波蘭。
俄美商定明年1月起談判
面對普京在記者會上的強硬立場,西方媒體有些尷尬。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3日稱,今年的記者會“正值俄羅斯人對軍事建設日益擔憂之際,同時克里姆林宮也面臨內部挑戰,包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經濟復甦困難以及對異見人士的鎮壓等”,文章稱,普京試圖透過在年度記者會上指責美國及其盟友來“扭轉局面”。
與美媒的報道正好相反,俄羅斯民意基金會上週末公佈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57%的俄羅斯人表示信任普京,60%的受訪者認為他在總統崗位上“表現很好”。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2日對媒體說,希望與美國和北約之間的安全保障談判於明年1月開始,俄方支援在3個框架內談判,即與北約、美國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他說,俄羅斯希望透過談判得到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即北約將停止東擴,而某些武器不會被部署到俄羅斯的鄰國。
此前一天,北約表示,準備與俄羅斯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美國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唐弗裡德22日也確認,與俄羅斯的對話將在1月舉行。不過,他同時表示,如果俄羅斯在未來幾天加大對烏克蘭的強硬舉動,美國和歐洲準備立即採取行動。
22日,克里姆林宮宣佈,俄羅斯對西方聲稱準備就安全保障進行談判表示歡迎,但表示,這一過程不能變成馬拉松式談判。普京23日在記者會上也表示,近期西方對俄關於安全保障體系的構想“反應積極”。
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網站23日稱,在過去一個月裡,俄羅斯一直在發動“戰略攻勢”,以阻止北約東擴。莫斯科“正在努力完成2014年在克里米亞所做的事情:改變冷戰結束後的束縛,使之有利於自己”。文章認為,達成一項安全保障協議,停止北約向俄邊界擴張,這將為俄羅斯與西方、與烏克蘭及喬治亞開啟一種不同的關係前景,而北約國家“除了改變措辭外什麼也沒有損失”。文章希望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直接互動為未來的關係緩和提供一個政治框架。但文章同時認為,由於俄羅斯在短時間內提出了對西方來說“不切實際的要求”,以及“對外交重視不夠,對軍事重視過多”,衝突升級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俄公司開始掐對歐供氣
同樣在22日,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已開始減少透過“亞馬爾-歐洲”管道的天然氣泵送,該管道是俄羅斯到歐洲的天然氣供應路線之一。英國《衛報》23日稱,德國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22日透過亞馬爾-歐洲管道流向德國的俄羅斯天然氣連續第二天反向流動,歐洲天然氣價格則在21日創下歷史新高。克里姆林宮稱暫停透過該管道輸氣無關政治,也跟“北溪-2”天然氣管道未獲批無關,“完全是出於商業上的考量”。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表示,由於俄國內近期天氣寒冷、需求增高,因此天然氣供應轉而流回俄羅斯。
歐亞集團能源和氣候主管格羅伊斯坦22日對《紐約時報》說,也許亞馬爾-歐洲管道流向變化反映的是商業的投機取巧,而不是莫斯科的險惡伎倆,但事實仍然是,歐洲天然氣價格“隨時準備在最輕微的挑釁下飆升”。
《衛報》稱,普京用“北溪-2”管道“癱瘓”了西方,“人們把它比作機場裡沒有把手的行李箱——無法丟棄,也無法攜帶。這個專案大部分最初的參與者已經離開了政治舞臺,只有一位政治家在整個故事中倖存下來——普京,分而治之的大師”。
CNN22日以“將軍(這裡指下象棋時的殺著):普京把西方逼到牆角”為題刊文稱,隨著2022年的臨近,西方正試圖弄清楚普京在複雜地緣政治棋盤上的下一步行動,從而準備出一套“激進的制裁方案”,以防止他在烏克蘭再次“掠地”。普京的下一步行動正值一個微妙的地緣政治時刻,西方擔心“烏克蘭被入侵、白俄羅斯被殖民、整個歐洲的能源危機、默克爾卸任‘歐盟首席談判代表’,以及美國總統拜登混亂的外交政策”。普京不費一槍一彈,就成功地讓西方陷入了集體恐慌。歐洲領導人對普京強硬的回應是試圖將他推到談判桌上。這可能是一個訊號,克里姆林宮已經透過限制天然氣產量和可能觸發整個歐洲大陸輪流停電的方式,顯示出它有能力將西方最嚴厲的制裁徹底擊潰。(隋鑫 任重 柳玉鵬)
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