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隨著一聲巨響,張作霖的專列被日本關東軍炸燬,“皇姑屯”這個地名便中外皆知了。
皇姑屯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的地名,而且,在清代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關於皇姑屯名字的由來,民間有許許多多傳說,而大部分都和皇帝收認民間乾女兒有關。下面我就講述其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故事。
當年,努爾哈赤定都瀋陽時,方城之外西北方向五里開外都是荒草野林。有一天,努爾哈赤忽然來了興致,他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樣子,獨自出去打獵。過晌之後,老罕王是又餓又渴,望見不遠處有一戶人家。他就把馬拴在樹上,前去討水喝。這時,正好打裡邊走出一位年輕的小媳婦,老罕王便說到:“我出來打獵,現在口乾舌燥,麻煩給碗水喝。”
小媳婦熱情地把老罕王努爾哈赤讓到屋裡歇息。老罕王喝完水,起身要走。小媳婦挽留說:“已經過晌午了,您老人家一定餓了,我給你做飯去。”說罷,她紮起圍裙,就忙活起來。不一會兒,飯菜就擺上桌。
吃過飯,老罕王已經知道小媳婦叫桂花,他對桂花道謝說:“我就是一個過路的陌生人,你待我太好了,該怎麼謝你呀?”桂花說:“不用謝啊,出門在外,誰也不能帶口鍋,吃頓家常飯不算事。”老罕王見這女子心地善良,說話做事樸實又利索,打心眼裡喜歡。他接著對桂花說:“我看你這孩子心眼好使,有心收你為幹閨女,不知你願意不?”“我父親去世早,您老不嫌棄,小女是求之不得啊!”桂花回答說。說話間,在地裡幹活的丈夫鐵柱回來了,小兩口便跪拜認親。
老罕王對鐵柱說:“姑爺兒,你騎上我的馬,到城裡幫我送份帖子。”說完,他從懷裡掏出一張特殊紙片,寫上彎彎曲曲幾個文字,並交待說送給皇宮門口把門的就行。鐵柱來到皇宮門前,見到門前衛士剛要說話,衛士見他是鄉下人便要轟走。小媳婦丈夫趕忙遞上帖子,衛士一看這御用帖子,慌忙進去送給總管。不一會兒,從宮裡出來一批人等,見到鐵柱齊刷刷跪下請安。原來帖子上用滿文寫的文字是:“這是朕新招的駙馬,趕快隨他前來接駕。”上面還有努爾哈赤的御筆落款。
文武大臣和宮娥婢女們,浩浩蕩蕩地來到桂花的家。桂花這才知道,這個老頭竟是老罕王。老罕王哈哈大笑說:“閨女啊,趕緊更衣,隨父進宮去吧!”宮娥侍女們捧上鳳冠霞帔,跪在地上請皇姑更衣。桂花連忙對老罕王說:“小女生在鄉下,長在鄉下,不習慣宮裡生活,父皇的厚意,小女心領了。”說完長跪不起。老罕王一看她如此堅決,便不再勉強了。
此後,桂花小兩口繼續在鄉下過日子,不過,老罕王經常給予關照。桂花死後,宮廷按公主待遇為她樹碑立廟,人們將廟稱為“皇姑廟”,將墳墓稱為“皇姑墳”,這裡的村子也被稱為“皇姑屯”。
講完這個故事,回到本文標題,這皇姑屯裡的“皇姑”,究竟是女還是男?既然是“皇姑”,肯定是女的,怎麼會有此問?其實,更接近歷史真實的說法,這個地方埋葬的根本不是什麼“皇姑”,而是一位清朝親王。
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第八子愛新覺羅·費揚武,曾立有戰功,後來因為坐受外藩蒙古賄賂,被削爵,不久復封鎮國公,後又被追封為貝勒。崇德八年(1642年),費揚武在錦州與明軍打仗時戰死,屍體運回後埋葬在皇姑屯。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他的曾孫德沛被封為和碩簡親王,同時也追封費揚武為和碩簡親王。也就是說,皇姑屯埋的是清朝的一位王爺。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陪都紀略》記載:“多羅貝勒芬古之墓,在城西十里皇姑屯,墳三、何同、蘇白玉照管。”這也是“皇姑屯”三個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和碩簡親王墓(皇姑墳)和廟(皇姑廟),位於瀋陽皇姑區和鐵西區交界處的光明街,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被拆毀,據老年人回憶,早先的時候,這裡有廟,有套院,內有磚牆,外有土牆,大門外還有看墳人住的東西廂房。
有專家說,“皇姑墳”實為“芬古墳”的諧音傳訛。因為費揚武和碩簡親王的名字又叫“芬古”,“芬古”的滿語語音與“皇姑”二字的發音極為相似,致使其在長期流傳過程中被誤讀。
對專家的這一觀點,我們也持保留態度。理由之一,《陪都紀略》記載了多羅貝勒芬古之墓,同時也寫上了“皇姑屯”地名,這說明親王墓與“皇姑屯”的地名是兩回事。理由之二,據考證,皇姑屯最早形成的村落叫“黃桂窩鋪”,宣統二年(1910年)出版的《承德縣誌書》及附錄《承德縣所屬輿圖》將“皇姑屯”寫成“大黃桂屯、小黃桂屯”,同時不見“皇姑屯”地名,這說明“黃桂屯”與“皇姑屯”兩者是混用的,如果說諧音誤傳,那麼“黃桂”比“芬古”更貼近“皇姑”的讀音。
其實,專家的說法也是推測,在瀋陽的老百姓心中,倒寧願那個善良憨厚的皇姑“桂花”是真的。
皇姑屯的正式定名,是源自鐵路的修建。京奉鐵路最初終點站就是皇姑屯車站,那時叫“瀋陽站”(現在的瀋陽站是日本人建的南滿鐵路上的“奉天驛”),1911年,京奉鐵路延長,在奉天城根修一新站,起名為“瀋陽站”,原瀋陽站因在皇姑廟和皇姑墳附近,因此改名為“皇姑屯站”。皇姑屯站其後也因張作霖的被炸身亡而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標性名詞,瀋陽市內行政五區之一的皇姑區也因“皇姑”兩字的歷史知名度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