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這件事情,其實說難也不難,但要說簡單,其中又暗藏了許多玄機。
有些人自己在廚房研究了十幾年,把廚藝鍛鍊成了大師級別,但也有人會說:“我在家裡做了幾十年飯,但還是做的不好吃!”
其實廚藝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在做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思考總結,如果只是一味的依葫蘆畫瓢,而不去總結經驗,就會變成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的狀態。一旦你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做起菜來就會事半功倍,怎麼做都不會難吃!
一、炒肉嫩而不老的原理
想要炒肉時,炒出來的肉嫩而不老,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下鍋前對肉的預處理——“上漿”
所謂上漿,其實就給肉穿上一層衣服,這樣肉下鍋之後,高溫會讓肉表面的澱粉迅速糊化,形成一層鎖住水分的“保護膜”,這樣炒熟的肉就會更加的鮮嫩。
除了“上漿”之外,想要炒出來的肉不老,就要用熱鍋涼油把肉“滑熟”,所謂的熱鍋涼油就是一定要把鍋燒熱,然後再加入足量的涼油。如果下鍋溫度太低,油量太少,則就不能透過“油”為肉傳導足夠多的高溫,造成的就是肉加熱時間變長,外面澱粉“糊化”速度變慢,就鎖不住肉的水分,也不能保證肉的口感。但是油也不能加得太多,否則就是炸肉了。
二、焯水的原理
肉類焯水要冷水下鍋,給肉焯水的目的是去除肉裡的腥味,而腥味大多存在於血液當中,所以我們去腥相當於就是去除肉裡的“血液”,冷水下鍋肉裡面帶有腥味的血水才會隨著內部溫度的升高滲出。如果我們熱水下鍋的話,肉的表面就會迅速收緊,從而將血水封鎖在肉裡面,這樣也就去不掉腥味了。
青菜焯水要熱水下鍋,要想在炒青菜的時候口感脆嫩,色澤鮮豔不發黑就一定要在炒之前焯一下水,如果青菜也是冷水下鍋的話,等待溫度漸漸升高,青菜也已經被煮熟了。
焯水的時長可以根據“開水入水開出”這個口訣來操作,如果焯水之後不是馬上就炒的話一定要過一下涼水。
三、魚湯變白的原理
奶白色的魚湯看起來會讓人覺得非常有食慾且有營養,要想燉出來的魚湯色澤奶白,香味濃郁該怎麼做呢?
其實燉出白色的魚湯的關鍵不是在燉上下功夫,而是在燉湯之前。先將魚放到油裡煎炸,將魚煎到兩面都呈現出焦黃色即可。
湯汁產生乳白色的原因就是因為在熬或煮制過程中,肉所含的脂肪外溢。同時,因為加熱,湯汁會在鍋內不斷沸騰,沸騰會使脂肪組織被粉碎成了細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膠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效能的蛋白質則擔當起了乳化劑的重任,將微小的細粒穩定而均勻地分散在水裡,進而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這樣就使得湯汁濃白如乳。
綜上所述,湯要變白要具備3個條件,脂肪,蛋白質,大火。
四、料酒去腥的原理
多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就知道酒可以去除肉類的腥味,經過後代不斷嘗試,才有了現在以黃酒為基添加了香料的“料酒”。
酒精接觸食材之後,食物中的腥味就會溶解在料酒中,再經過高溫烹煮,酒精揮發就會帶走腥味。
所以使用料酒時一定要注意兩點:
一是鍋要熱,只有熱鍋才能使酒精迅速揮發出來;二是料酒不能多放,料酒放多了之後,酒精不能夠揮發完全,做出來的菜就會有一股酒臭味,從而毀掉整道菜。
五、炒飯“粒粒分明”的原理
炒飯要想粒粒分明,最重要的就是使米飯裡的水分充分蒸發出去,所以最好用隔夜飯來炒,如果想要現煮現炒的話,最好將煮飯的水量控制在平時的三分之二左右,然後再加一勺油一起煮,這樣煮出來的米飯也可以達到粒粒分明的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5條“烹飪原理”,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探討,希望各位的學廚之路能夠更加輕鬆!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美食有好味
家庭有溫度
家電維修就找一步到家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