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的經典拳論,很多人把它奉為圭臬,甚至還有一些人弄不明白拳理與拳論的關係,以至於把它當作拳理來衡量太極拳。
我也認為王宗嶽的拳論很好,也經常引用他的一些句子,這是因為他的拳論大體上來說並不差,主要是他的拳論認知度比較高,引用他的話容易被別人認可,也比較有說服力。
但是,我並不認為他的拳論像有一些人認定的那樣至高無上。
我認為他的拳論有一些毛病,最主要的就是用了誇張的寫法,這在論文中是不嚴謹的,也是不專業的,容易引起別人的誤解,誤導別人。
比如“耄耋老人而能御眾”,這句論斷是極其錯誤的。
世上沒有這樣的老人,更沒有這樣的技術。因為人老體衰,體能不行任何技術都無法運用,這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事實。即使是佛祖,年老了也要涅槃。但是正因為有這句話,有的人就一直不把力放在眼裡,不把體能放在眼裡,總以為有別的能量,總是誇大了技巧的作用。即使在現實中屢屢被打臉也不反省是理論錯誤,偏執地認為是沒練到家。
我的師爺是把力與巧對立統一認識的,他認為力是首要的,無力巧難使。力是能量,巧只是方法、手段、技術。
還有,他為了強調後天學力,而批評先天之力,特別是批評“壯欺弱”、“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讓一些糊塗的人以為正宗的太極拳是“慢打快”,是“無力打有力”,“弱能欺壯”。實際上他只是為了強調後天學力,強調後天學習的技能,因為先天的不用學,並非反對力,反對快,反對強壯。
但事實上他的這一論述引起了眾多人的誤解。所以有的人拿他說事的時候,我就告訴他:“王宗嶽的拳論即使是寶山,你也是空手而歸”。為什麼?因為他根本理解不了拳論,而是憑相當然,從字面上理解,根本沒有理解王宗嶽的衷心和文中真實的意思。
“耄耋老人而能御眾”、“無力打有力”、“慢打快”都是反智的,是違背常識的,不要說太極拳是與常識不同的,有些地方不同,但多數時候是相同的。
再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也是誇張的說法。
誇張是修辭,跟前面我批評有的人“把打比方當真”是一個道理。“白髮三千丈”你真的以為有三千丈的白髮?“鯤鵬摶扶搖而上九萬里”你以為真的能飛到九萬里的高空?有的人對這些誇張可能不信,因為太懸殊了、太明顯了,但有的人就愛信“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所以有人還會表演雀不飛,表演不了不惜作假。王宗嶽的本義無非是強調靈敏,強調觸覺敏感,有的人就信以為真。非常可嘆!
這些,嚴格來說都與王宗嶽無關,只是讀者沒有正確理解,但他的文論不夠嚴謹也難辭其咎,事實上引起了很多人的誤解,弊大於利。
我要批評的是:從王宗嶽的拳論來看,他的太極拳水平並不高。這可能會有一群人嗷嗷亂叫,但事實就是如此。
王宗嶽提出的“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推出的結論就是柔定勝剛。
這是極大的錯誤。
剛克柔是常態,柔克剛需要時間和數量等條件,並不適合太極拳對抗中的一觸即發。
柔只是在化中那部分起作用,在纏上那部分起作用,在粘、黏、連、隨那部分起作用,而最終克對方,發起對方,打倒對方,擊敗對方的還是剛起的作用。如果真正是人剛我柔,那麼一定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背勢的甚至被打的一定是我。
這還不算。
真正能看出他技術有問題的是“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現代太極拳習練者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太極拳的真諦而接受,都受它的誤導,人家給個力就退。豈不知一退就潰,人家一跟進來就贏,自己就輸。
這說明他不會人進我進的技術,不會打截勁。
在他的同時代,形意拳早就提出了“硬打硬進無遮攔”。這個“硬打硬進無遮攔”並不是硬頂,而是順著對方的來力進。
對方進,我也進,這一點絕大多數練太極拳的理解不了,他們都以為這是頂。這一點,只有極少部分人會了,有的人在實戰中逼到了也能偶爾用上,但並不是自覺地學習和運用。這就是轉化和打化,要順著對方的來力方向進,不是正頂,就好像對方用槍來刺,我貼著他的槍桿進去刺他,因為貼他,所以算是橫撥,化了對方的直來的勁,並且自己的勁還過去了。
因此,從王宗嶽的拳論中只能看到退化和柔化,看不到轉化,看不到進化,看不到打化。即使有轉化,比如他說的“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像車輪一樣的轉也是比較低階的,能在接觸點上分陰陽,在接觸點上像車輪一樣轉才是高階的。
綜上,我認為王宗嶽的拳論並沒有一些人認定的那麼好,只是比多數人好。即使這一般的好,也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而他對太極拳的對立統一的理解並不徹底,對轉化、進化、打化幾乎沒有什麼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