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裡經常看到各種解決地下室返潮、發黴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也有朋友問我,某種產品靠不靠譜。 這裡不去做具體的評判,我們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是:地下室返潮、發黴,水是從哪裡來的? 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去判斷哪種產品或者系統是否適合某個具體案例。
總結下,地下室返潮發黴,水從哪裡來?常見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一、 外面漏進來的。
a) 實際上地下室在施工的時候,如果是正規設計、正規施工、基礎底板和土壤接觸的外牆都是有防水的。 而且穿越地下室外牆的管道都是要做防水套管的
b) 如果你確認你的地下室是正規設計、正規施工,需要觀察下,返潮、發黴的地方是不是在地面或者外牆上,有區域性的明顯的漏水點。 我自己的觀點,如果真是防水有問題,地下水位又高,咱們暖通和舒適家居行業相關的解決方案,也解決不了。 只有老老實實去做防水,才能解決。
c) 現實案例裡,如果排除防水施工質量問題,碰到那種私自開挖地下室,尤其是在基礎柱和牆體間開挖的,就一定要當心了,這種私挖的行為其實破壞了基礎、外牆原有防水的完整性,後面會帶來很多麻煩
二、 透過外牆和基礎的毛細管滲透進來的
a) 和漏進來相比,毛細管滲透進來,這個說法顯得更加神秘一些。 不過我個人觀點和第一條中說到的“漏進來”是一樣的:如果有良好的防水,水不會漏進來也不會滲進來。
b) 如果是防水質量有問題,另當別論。
這裡插一小段結論,如果說發現地下室的水是從外面漏進來或者滲進來的,其實治本的辦法是改善防水,而我們舒適家居行業的解決方案,只能是治標,和起輔助功能。如果真是漏水量或者滲水量很大,咱們行業裡常見的方案大機率也是解決不了的。
三、 空氣不流通,導致地下室出現返潮。
a) 這個說法聽上去也有道理,因為我們看到大量的返潮和發黴是發生在雨季,同時位置分佈也不僅是在和土壤接觸的外牆和地面上,吊頂等部位也經常發生。
b) 如果說空氣不流通導致的地下室返潮,那麼開窗通風是不是就能解決? 或者裝普通新風系統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們透過實踐可以知道:
i. 某些情況下,開窗通風並不能解決地下室返潮的問題
ii. 特殊情況下,開窗通風還會惡化返潮和發?
iii. 為啥樓上房間沒有通風,都是同樣的空氣,為啥樓上沒有返潮發黴呢?
iv. 裝普通新風可以解決一部分的返潮,有些特殊情況下反而會惡化地下室返潮和發黴
c) 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夠精確,需要深化和細化。
如果我們可以排除地下室水是外面漏進來和滲進來的,有良好的外部防水,地下室仍然返潮和發黴,那麼這種情況下地下室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我的觀點和看法:
1. 水來自空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於空氣露點溫度的表面,凝結而成。
2. 形成這種情況需要兩個條件:條件一,空氣中的含溼量要足夠高;條件二,表面溫度要足夠低。
3. 這樣就能解釋以下常見現象:
a) 發黴返潮多發於地下室,而地上房間較少見,因為地下室的壁面溫度足夠低,低於了空氣的露點溫度
b) 發黴返潮多發於雨季,因為此時空氣中含溼量足夠高,造成空氣的露點溫度更高,只要物體表面溫度稍微低於露點溫度,就容易結露
4. 同樣也能解釋一些不常見現象和細節
a) 在華南地區,有種特殊的氣候叫回南天,在回南天天裡,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空氣的含溼量非常高,相對溼度近似飽和,同時空氣溫度高,造成絕對的含溼量很高,空氣的露點溫度也很高,甚至高到了地面房間的四壁都會結露的程度。 所以在華南地區的回南天,開窗通風是不管用的,反而要關窗戶才能防止結露。
b) 地下室發黴的地方,常見於牆角、地下室頂板和外牆夾角等位置,這個位置往往是混凝土柱子或梁的。 混凝土的傳熱效能更好,導致這個地方的表面溫度更低,也因此最容易發黴。
解決辦法:
分析清楚了原因,那怎麼辦呢? 解決方案是什麼?知道的成因,水從哪裡來的,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
具體的解決方案無非來自兩個方面:提高表面溫度和降低空氣含溼量, 分別簡述如下:
大方向一:提高地下室內表面溫度
1. 地下室基礎和土壤接觸的外牆,作外保溫處理。
a) 很多朋友會說這個太離譜,但是保溫在大部分地區和氣候條件下才是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方法。
b) 如果地下室基礎和外牆不做外保溫,那麼地下室的結構體和大地連成一體,造成表面溫度近似等於大地溫度,而且有非常強的惰性,幾乎不隨氣溫改變而改變。 當空氣中含溼量由於雨季、梅雨季等情況升高,導致空氣露點溫度高於地下室建築表面溫度時就會出現結露。
c) 但如果進行了保溫,就可以把地下室建築結構和大地隔絕,這樣地下室內表面溫度就更加接近於室內空氣溫度,在大多數情況下,也就高於室內空氣的露點溫度。
d) 實際上底板和地下室的外牆做保溫是國外建築的常規做法,而國內在北方也做,南方地區很多情況下被忽略了,也是造成南方地下室返潮發黴的情況多於北方的原因之一(當然南方地下室返潮發黴比北方多,還有氣候、地下水等多方面的因素)
e)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華南地區的回南天,連地上房間牆壁都會結露,那麼地下室光靠外保溫也當然解決不了問題,還要有其他手段來處理
2. 用地板採暖、吊頂輻射等方式升高內表面
a) 如果地下室沒有地板和外牆外保溫,或者空氣的含溼量到達了華南迴南天的程度,那麼就只有透過地板採暖或者輻射吊頂採暖的方式來升高地下室表面的溫度。
b) 裝設地板採暖或者輻射採暖的表面溫度升高,同時透過輻射升高了其他表面的溫度,自然就解決了結露的問題。
c)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不同氣候、不同地域條件下,需要防潮的季節很有可能不是需要採暖的季節,用這種方式會衍生出新的問題,要多種方法綜合考慮,不然房間溫度又失控了。
大方向二:降低空氣露點溫度,也就是降低空氣含溼量
1. 空調製冷除溼
a) 空調製冷時,是可以除溼的,降低了空氣的含溼量,自然就降低了空氣的露點溫度,也由此緩解或解決了內表面結露問題。 所以,有些特殊情況下,開著地暖供熱,同時開著空調製冷,雖然聽上去有點荒唐,但是確實雙管齊下,解決了地下室返潮和發黴的問題。
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空調的除溼,在室內溫度到達設定溫度後,製冷停止,除溼也就停止了,這時候如果地下室不夠密閉,有外界潮溼空氣進來,仍然會導致問題。 特別是在室外氣溫很低、溼度很高的情況下,室內如果製冷,室溫會很快達到空調設定溫度,製冷就停止了,隨之除溼也就停了。
c) 用普通空調除溼帶來的另一個衍生問題是單純空調除溼會導致房間溫度下降,尤其是在華東華中地區的梅雨季節,這個時候房間裡的空氣溫度並不高,再製冷除溼,就更加不舒適了。 因此一些品牌的三管制氟機多聯機空調,所謂溫溼平衡的產品就比較適合這個場景。
2. 新風除溼
a) 帶有除溼功能的新風機可以降低室內空氣含溼量,也就降低了空氣的露點溫度,也會緩解或解決地下室返潮的問題。
b) 新風除溼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華南那種非常極端的回南天下,除溼量很有可能不夠,用空調除溼在這種情況下也會面臨一些挑戰。 第二個同時內建壓縮機的新風除溼機其出風溫度是高於進風溫度的。一定條件下,也會造成室內溫度不舒適,需要其他手段配合。
3. 加強通風:新風機或者開窗通風
a) 當室外空氣的含溼量低於地下室空氣的含溼量的時候,當然加強通風是管用的。 用含溼量更低,露點溫度更低的空氣去替換掉地下室含溼量更高,露點溫度更高的空氣。
b)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室外空氣含溼量比室內更高,那麼加強通風不但不會解決問題,而且會惡化問題。 華南地區的回南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華南地區在回南天時,老輩人都教育小孩子要早晚關窗。
c) 一些歐洲的新風廠家講新風系統可以解決地下室返潮發黴的問題,要辯證地去看。 歐洲新建房屋的地下室多有外保溫,他們的氣候也沒有國內這麼嚴苛:華東和華中梅雨天以及華南迴南天。 不是說他們觀點是錯誤的,而是說,要辯證地看,結合國內氣候條件和建築條件。
囉嗦了許多,大家可以發現,地下室返潮發黴的情況,其實說起來還是挺複雜的一件事情,諸多因素共同造成,不同區域、不同氣候條件下,解決方案和方法也不相同 。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包打天下,需要根據具體條件去尋找解決方案。
同樣為了解決溼度的問題,如果採用我們空調、地暖、除溼的問題,又會牽扯到溫度:某些手段解決了溼度,但溫度會受影響;有些手段除溼會受到溫度的制約,當舒適度要求比較高、或者是一些特殊情況下,就需要相對複雜和綜合的手段去處理。
作為一個北方人,其實我個人生活中加溼比除溼更重要,下次我們聊聊加溼問題吧,相對除溼要簡單不少。
鳥叔 2021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