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昌平縣有一個佃戶叫常三甲,二十六歲還沒有娶妻,皆因家裡太窮,又有一個常年重病臥床的母親,村裡的人家都不願意把閨女嫁給他受苦。
常家曾經在當地是清流,常三甲的祖父官至知府,因不願同流合汙,被同僚誣陷獲罪,家產抄沒,被貶回鄉,死在了途中。常三甲的父親被牽連斷了科舉之路,自此家道中落。
常三甲的母親劉氏也是大家閨秀,不顧孃家反對,跟著丈夫回鄉,因此與孃家決裂。劉氏本就體弱,生下常三甲落下病根,由於家裡沒錢,得不到及時治療,沒過幾年病的就不能下床行走。
常三甲的父親幫人代寫書信養家餬口,有一天,村裡來了一群強盜打家劫舍,他的父親為了救人被強盜殺害。家中發生變故的時候,常三甲只有6歲。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放牛割草,洗衣做飯,照顧病重的母親。
在常三甲25歲那年,母親劉氏告訴他,早年間,祖父與同僚定下一門親事,將來孫輩長大結為親家,雙方互留下一封婚書。劉氏將婚書交給常三甲去提親。
時隔二十年,定下婚約的兩家老人都已做古,兩家人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常家人變成了白丁,女方家姓鄭,後人叫鄭稟,正是現任昌平知縣。
常三家拿著婚書來到了縣衙,被衙役攔在,他們認為常三甲是騙子,衙役惡狠狠說道:“你膽子真大,都敢騙到縣衙門口,再不離開,小心打板子。”
此時,兩頂小轎在門口停下,轎子裡坐著知縣夫人柳氏和女兒柳青青。柳氏風韻猶存,年輕時候就是個美人,她見縣衙門口發生喧鬧就讓丫鬟去打聽發生何事。
當丫鬟回來稟告有人冒充小姐的未婚夫,這才被衙役阻擋在門外。柳氏心中咯噔一聲,她嫁入鄭家的時候,鄭老太爺還在世,所以她知道鄭老太爺和常老太爺的約定。
當時,常老太爺已經獲罪罷官,本以為鄭老太爺會退婚,可是他卻說這門婚事一定要認下來。常老太爺病故之後,兩家人就沒有走動,再加上她一直未孕,這事情就淡忘了。
如今女兒鄭青青十八歲,正值青春豆蔻,生得花容月貌,達官貴人的子弟上門求情,這時候,常家人的出現,讓她心裡驚慌起來。
她拾起轎簾偷偷觀察常三甲,面板黝黑,五官端正,可惜穿了一身洗的發白地粗布麻衣,指甲縫裡都是黑色的泥垢,可見平時做多了粗活。柳氏哪裡捨得女兒去吃苦,於是回到府裡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
鄭縣令聽說以後,有些為難道:“父親生前定下的事情,這樣悔婚不太好。”柳氏說道:“如果讓女兒嫁給窮人,我就死給你看。”鄭縣令見妻子哭鬧,心中也是厭煩,說道:“此事依你。”
柳氏讓人將常三甲請到客廳,常三甲行禮之後,柳氏就說道:“我的女兒平日裡只吃蘇州產的大米,喝山泉水泡的龍井,愛穿綢緞衣衫,這些東西你家有嗎?”
常三甲聞言,苦著臉搖頭。柳氏繼續說道:“這些東西是你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我找人打聽過你,知曉你生活窘迫,怕是想拿著這封婚書當要挾,既然如此我願意拿一百兩買下這婚書,從此兩家恩斷義絕。”
柳氏的話像銀針一般,扎得常三甲面紅耳赤,他這次進城並不是真的來提親,他雖然不願意忤逆母親,可是也知曉家庭情況,不願意讓未婚妻跟著他吃苦,所以,這才答應母親進城,其實他是來退婚書的。
常三甲作揖說道:“我並沒有高攀的意思,我只是一介草民,可我賺的都是良心錢,我家裡沒有美味佳餚,可我從不與人攀比。”
柳夫人覺得被常三甲嘲諷,說她只是沾了知縣夫人的光,常三甲從懷裡拿出一封信,說道:“柳夫人,並不是你鄭家要退婚,而是我常要退婚,您的寶貝女兒,高攀不上我常家。”
沒想到常三甲反將一軍,讓柳夫人丟盡臉面,儘管如此,常三甲的退婚,終於不必擔心女兒遠嫁窮鄉僻壤去受苦。常三甲離開縣衙之後,並沒有急著回家,而是去了一個甜品鋪子給母親買愛吃的桂花糕。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包子鋪發生了爭執,一個六旬老者被包子鋪的老闆按倒在地,並用拳頭打,他說道:“你這個窮乞丐,敢偷我家的包子,我打死你都沒人敢吱聲。”
有人看不下去說道:“差不多行了,不就是一個包子嗎?你再打乞丐,他就要死了。”包子老闆反駁道:“乞丐的手那麼髒,碰了我一屜包子,誰還敢吃?你那麼好心的話,把我的包子買了,我就不打這個乞丐。”
眾人聞言不再說話,他們與乞丐非親非故,當然不願意掏錢幫忙,常三甲也在人群中,他不忍心老者的慘樣,開口說道:“你這一屜包子,我買下了,你快放了這位老人家。”
包子老闆聞言放開了乞丐,伸手問黃三甲要錢,黃三甲拿出僅有的三十文錢都給了老闆,正好夠一屜包子的錢。
老乞丐扶著老乞丐走到不遠處的一塊大石頭旁坐下,老乞丐感謝黃三甲的救命之恩,常三甲看乞丐餓的面黃肌瘦,便拿出二十個包子給他。
老乞丐感動的說道:“我這一路上逃難而來,受盡旁人白眼,只有你願意伸手幫我,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
黃三甲並沒有把老乞丐的話當真,只是說舉手之勞不必掛齒,趁老乞丐吃包子的時候,黃三甲悄然離開,老乞丐發現之後捶胸頓足。
黃三甲回到家中將退婚的事情告訴了母親,劉氏知道兒子的個性,做了決定四匹馬都拉不回來,只能暗自流淚。黃三甲說道:“娘,你放心。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然後娶一個媳婦,讓您抱大孫子。”
第二天,黃三甲又進城,他昨日得知山東巡撫衙門正在招衙役,每個月有一兩銀子,就前來報名。常三甲不僅身體高大又識字很輕鬆的通過了。
由於他是新衙役,被調配到保護巡撫的家眷,這一天,恰逢常三甲當班,他在門口站崗,遠處駛來一輛馬車,從車上下來一位老人,旁邊的衙役說這人是巡撫大人的父親。
常三甲只覺得老人很面熟,就是不記得再哪裡見過。老人下車之後就發現了常三甲,他激動的拉著常三甲的手,向旁人解釋,常三甲救了他的命。
原來老人叫楊貴,是山東巡撫楊閩的父親,楊貴一直在鄉下,不料半年前家鄉發生洪災,百姓流離失所,楊貴就跟著災民離開家鄉投奔兒子。
這一路上楊貴乞討才得以保住性命,在昌平實在餓的不行,才偷拿包子吃,被常三甲救下。楊巡撫知道此事以後,提拔黃三甲做了捕頭。
這期間常三甲與楊家人相處甚歡,常三甲辦事認真又勤奮,被楊巡撫的女兒楊豔豔看上。楊家父子都是很開明的人,沒有嫌棄常三甲的身份,便把女兒許配給了黃三甲。
沒過幾年,朝廷在清查歷年舊案,常三甲祖父被人誣陷的事情沉冤得雪,抄沒的家產被返還。常三甲可以參加科舉,這些年在岳父的幫助下,他一直都在讀書,爭取來年金榜題名,這期間,楊豔豔為丈夫生下一個孩子,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後,鄭稟的女兒嫁給了知府的兒子,沒誰曾想知府貪墨被查出來,因數額巨大被判斬刑,家眷發配關外。鄭稟受牽連被革職貶為庶人,後來為了生計,鄭稟街頭賣字為生,柳夫人幫人漿洗衣物。
寫在最後:
貧窮不可怕,只要肯努力,不懶惰,不好高騖遠,總有一天會過上富足的生活。
常三甲拿出僅有的三十文救下老乞丐,在別人見死不救的情況下,他伸出援手,換來的是巡撫一家的感恩,他的命運就此改變,不僅娶了漂亮的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鄭氏夫婦的下場讓人唏噓,幸福的生活並不是只有嫁入高門才能擁有。
這則故事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好人永遠比壞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