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數十載,技術卻沒怎麼提高,這是困擾廣大業餘球友的技術難題。這裡的提高是指肉眼可見的進步,比如無謂失誤明顯變少,進攻質量明顯加強。
有很多球友,雖然經常打球,有的已逾數十寒暑,但水平仍在原地踏步。數十年的練習,僅僅是保持了水平和手感。
筆者也是這樣的人。但即便是一個沒有勝負欲的人,也會有偶爾的勝負心,畢竟一直輸給某些人,特別是“沒比”自己高多少的人,終究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也曾想仗劍走天涯,後來因為工作忙沒去成。多少次慘敗和被虐後下定決心提高自己的球技,最後卻因為沒有行動的動力和方法而不了了之。
如果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球技,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呢?今日結合自己打球和學弟漲球的經歷,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首先,應當界定一些事項。
第一,練球者原來的水平,或者所處的階段。我粗略地將乒乓水平等級劃分為萌新、入門、進階、高手、半專業、專業、職業、國乒,本次主要討論從進階到高手乃至半專業的問題。
第二,本次討論主要涉及免費漲球的方法,原因有二:其一,國人多有白嫖的習慣,嗟來之食不能再香;其二,付費練球在入門和進階階段,或者高手階段的答疑解惑必然事半功倍,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也不在本次討論的等級範圍。
第三,本次討論重在從宏觀上講解漲球方法,而不在微觀上指出具體練習方法。
其次,應當陳述一些事實。
本人於2012年由直改橫開始正規練球,在大學乒乓課上建立的正反手攻球基礎,而後跟著國二的同學練習夯實,多年來一直間歇性保持練習,基本功、球感、對旋轉和打球的理解都有提升。但不喜發力,喜歡借力打力,搓控為主,拉調為輔,時常號稱“泥窪”而沾沾自喜,技術多年止步不前,打比賽遇到高手或顆粒就GG思密達。
我學弟,練球時間不詳,前乒協培訓部副部,基本功較好。一年前,我打他不用進攻,只需要控和防,就能成為撿漏王。現在他臺內能擰,出臺能拉,正手能連續衝弧圈,反手具備一板過的能力。另一個師弟,以前也是以控制為主,現在與前面的學弟結伴同行,加強進攻之後,比賽中很佔上風。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何也?
1、好陪練
業餘漲球的第一要素正是好的陪練。何謂好的陪練呢?第一,志同道合,都有想要漲球的目標,或者說慾望。在精神上達成共識,這點尤為重要。第二,水平旗鼓相當,總之差距不能太大,否則根本練不起來,也就沒了效果。
更強的人,不願意或不屑於跟你練,反過來為了漲球你也不願意跟水平差的人對練。然而找到這樣的人卻是不容易的,但打球多了,認識的人多了,機會就很大了。這兩個學弟同屬一個學院,打球之餘還可以交流學習,可謂是共同進步。
國乒隊,冠軍之師,幕後當是很多辛勤的陪練。
2、敢發力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在同等水平下,這確實是真理。特別是隨著球體的變大,器材的碳化,更需要自身發力,才能打透,打出速度,甚至是旋轉。理論上,能防住所有的球就不會輸,然而防守技術比起進攻技術更難練習,賽場之上球性各異更增加了防守的難度。
敢於發力,首先是建立進攻的意識,思想先行,行動才能跟進,鐵搓鐵推的人久而久之便沒了進攻的慾望。其次,只有發力才能更好地體驗撞擊或摩擦的擊球效果,對球性的深刻理解方能促使技術的進步。最後,唯有發力才能打出質量,才能“打死”對手。
學弟的正手藍省,不到兩個月就打起泡了,擊球點相當集中,大抵是正手拉球闆闆發力的緣故。後來跟他對練的時候,也能明顯感覺到球的衝擊力,我不發力的情況下防守都能透板。
敢發力,是球技邁向新臺階的必要保障。
3、會使勁
敢發力,並不等於亂髮力,有勇而無謀。亂髮力不僅達不到訓練效果,還可能損傷人體機能。發力,講求的是動作規範與合理,這方面有理論,更有實踐支撐。
在影片創作高度發展的當下,網路上有很多專業、權威運動員的影片教學和講解,學習模仿是人類最基礎的能力。自我校正最好的方法就是給自己錄影片,然後仔細比對,問題就全然暴露出來了。我們總能對別人的打球影片“品頭論足”,觀看自己想必別有一番趣味。
如果擴充套件開來,這是一種學習和專研的精神,一個從入門到精深過程,任何事情皆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而已。
4、勤練習
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念口生。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同行知道,三日不練觀眾知道。大抵說的就是業精於勤、荒於嬉的道理。
任何成長都是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乒乓球也是要勤於練習,才能維持手感,鞏固昨日之頓悟。專業選手就是經歷千錘百煉之後,形成肌肉記憶。
我那兩個學弟,一有時間就去練球,一練就是兩個小時起步,從正反手攻球練到搓球,再到中遠臺對攻,堪稱冬日球館的浩然正氣。
5、多比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比賽是檢驗技術的唯一途徑,只有透過打比賽,才能知道自己練過的技術發揮了幾層,以及還存在哪些問題。
跟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打比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練習的東西;跟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打比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練得不夠,或還存在哪些問題。然後再繼續練,繼續提高。
如此,豈有不強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