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沒有棉花,為什麼古人穿紙衣蓋紙被照樣不受凍?古代在宋朝以前其實並沒有棉花的,乃至宋朝也是到了末期才引進。人們該怎樣保暖,又為何很少有凍死人的記載呢?
唐朝詩人曾經做過一首詩,詩的名字很有意思,叫紙被。這首詩描繪的是唐朝時期一位讀書人窮困潦倒。到了冬天,連紙被子都買不起的場景。換句話說,在宋元以前,人們冬天防寒要靠紙被子以及紙衣服,這麼一聽是否有點嚇人,很忌諱。紙衣服不是那些塗的花花綠綠,然後拿來燒掉的祭祀品嗎?怎麼古人將它穿在身上,另外紙張很容易破,也很薄,又是怎麼樣能起到保暖的效果呢?在任何時代都有一些特殊存在的東西。紙衣服和紙被子也並不是我們設想中應用的普通紙張製造而成的。
依照歷史的記載,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穿著紙衣服。最初使用的是韌性較大的麻紙或是樹皮紙,透過加工以後製作成一件厚厚的紙衣服,由於其韌勁足也很保暖,所以除非碰到雨雪天氣,一般不會毀壞。
製衣服用的麻紙
後來人們發現,儲樹皮製作的紙張更加堅韌,正由於儲樹紙如此堅韌和保暖,再加之價格便宜,就這樣不僅成為窮苦老百姓最為喜愛的禦寒品。並且還被宋朝拿來製造紙幣,所以我們看,雖然宋元之前沒有棉花,但古人很有智慧頭腦,將紙張的用處發揮到極致了。
宋朝紙幣
雖然和棉衣棉被比起來差遠了,但起碼在那個時候不會挨凍,所以古代很少有凍死人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