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則珠江
生活有時平淡如水,有時驚濤駭浪,更多時候要面對的還是平淡日子。如何度過生命中的平淡日常,決定著個人生命的厚度與廣度。有人選擇躺平式的得過且過,有人選擇苦行僧式的充實人生。季羨林的一生自然屬於後者,他筆耕不輟,把所思所悟轉化為行行文字,一生著作彙編成共24卷《季羨林文集》,處處彰顯著其獨具魅力的治學態度和生存理念,為世人留下了最為寶貴的文脈。從《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中可窺見,季老的一輩子,有坎坷曲折,也有高光時刻,但無論面對何種境遇,他都積極與時間做朋友,智慧對抗時間消磨,始終在不斷奮鬥與探索,拓展了生命的高度與厚度。
於被動中尋找主動
人的生和死都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先制定一個誕生計劃,然後再下生,一步步讓計劃實現,只有佛祖釋迦牟尼例外。對於死,人們也基本上是被動的,我們只有那麼一點主動權,那就是自殺,但這點主動權卻是決不能隨便使用的,除非萬不得已。
山路
看透了生與死的被動,選擇隨波逐流,還是積極作為,反映出個人的人生態度。季羨林在被動中選擇有所作為,他透過點滴務實的行動,在“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的刻苦耕耘中展現出了生命的活力與張力。季羨林堅定“天資+勤奮+機遇=成功”的成功法則,尤其強調要以敬畏心理對待勤奮,以行動去踐行奮鬥的意義。因為人的天資是客觀事實,由“天”決定的,誰也不能否認,個人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自來的,個人也不能強求,只有勤奮是完全由自己決定的主觀因素,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季老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對學術的敬畏,畢生都在踐行著奮鬥的意義。他幾十年如一日,凌晨4點半起床,堅持每天閱讀寫作,深耕專業領域,分享生活感悟,讓每一天都過得足夠充實,主動對抗時間的消磨。季羨林用宋代大儒朱熹的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以自省自檢、磨礪心智。在《九十述懷》一文中,他這樣描述對學術的痴迷:“未名湖的漣漪,博雅塔的倒影,被外人稱為奇觀的勝景,也未能逃過我的漠然、無動於衷。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圖書館中的盈室滿架的圖書,鼻子裡聞到的只有那裡的書香。”這樣的境界,與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有異曲同工之妙。
石階
對於死亡,季羨林看得更豁達,他以莊子“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的生死觀自勉。自從人生唯一一次行使“主動權”未成功後,他對生命的態度更加達觀。他常常用倒計時來考量生命,從終點來看待餘下生命歲月,在經年累月的持續創作中感受著生命的無窮魅力,在春花秋月的季節曼妙變幻中體味著人間值得,經常默默自語:“活一天就賺一天”。
季羨林一生極為欣賞陶淵明的達觀理念,嚮往不悲不喜的生命狀態,以陶淵明“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的詩句為畢生座右銘。在德國留學的十年,有五年因為是二戰時期,季羨林忍飢挨餓,卻能堅持下來專心致志讀書,書,成了他一生最好的朋友。縱觀季老的一生,不管境遇如何,他始終積極樂觀,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超然物外的心態面對人生浮沉、生活苦樂,並孜孜不倦、持之以恆攀到學術高峰,真正活出了陶淵明的詩意化境界。
秋色
肩負傳承使命
子曰:“食色,性也。”魯迅有言:“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季羨林曾說,在人類社會的長河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絕非可有可無,如果人生真有意義和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那份責任感。這份獨特的生命傳承觀,與宋代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理念一脈相承,是一種文化人的崇高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的體現。
燦爛
不僅人類如此,動植物也如此,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解決後,還要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完成其獨特的傳承使命。拿距離人類更遠的植物來說,如“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李雖不能行動、也不能發聲,但它們求生存和發展的慾望,卻表現得淋漓盡致。桃李等為什麼結甜果子呢?無非是想讓人和其他能行動的動物吃了甜果子把核帶到其他地方,落在地上,生入土中,再發芽、開花、結果,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同樣,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頭縫中,或者甚至被壓在石頭塊下,缺水少光,但是它們卻以令人震驚得目瞪口呆的毅力,衝破了身上的重壓,彎彎曲曲地、忍辱負重地長了出來,由細弱變為強硬,由一根細苗甚至變成一棵大樹,再作為一個獨立體,頑強地實現那種傳承的使命。
扁舟
造化賦予人類思想,又賦予人類良知良能。古人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即使極少,總還是有的,在對待生物的生存、溫飽、發展的本能的態度上,就存在著一點點“幾希”。季羨林把這點“幾希”看做人與動物的區別,即人類能全力堅守這份良知良能。他一生只說真話、不說假話,永遠堅守自己的良知,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
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而言,他們也從來不考慮人生這樣的哲學問題,但是文明的傳承、文化的傳遞、良知的堅守始終要有一部分人來承擔。季羨林以其畢生精力在擔負著這份傳承文明之責任,也向世人傳遞著一份生命的發展動力。他一生勤奮耕耘,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季老既深根“梵學、佛學、吐火羅文”,也研究“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等,生前被授予“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大桂冠。季老的一生,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了中華民族精神、詮釋了生命的重要價值,用具體行動踐行了其秉持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價值理念。
眺望
對自己不煩不燥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面對和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係,要置身各類紛繁複雜的社交網路中,如何處理好個人與自然、與他人、與個人的關係,顯得極為重要。
季羨林的一生,一直用敬畏心和大同理念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與之和諧相處;以仁愛、寬容之心處理好與他人關係(包括家庭關係),懂得愛人,贏得人之所愛。
人終其一生,如何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決定了其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內心定力。人身居高位的時候,到處都是鮮花、掌聲與諂媚,賓客盈門;一旦落魄,門可羅雀,甚至還會有人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蘇東坡有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岳曾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季老的一生,儘管經歷了無盡的磨難和摧殘,看透人情冷暖,但他始終堅持做人坦蕩、遇事知足,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體諒理解,既堅持積極作為,也不固執地事事苛求完美,懂得面對不完滿的人生,做到圓融達觀、處之坦然。
如何對抗時間的消磨,如何充實人生的每個階段,決定了你生命的厚度與質量。《季羨林談人生》裡的人生智慧,也許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
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