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也應順應自然、遵循自然界“蟄伏閉藏”的規律。今天,小編邀請到了上海市中醫院的專家來給大傢俱體講講冬日養生該“藏”哪些。
藏陽:做到生活規律
冬季適當早睡、晚起,不熬夜,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建議:
1.上床就寢前,可揉搓腳心(湧泉穴)、用手掌搓熱後腰(腎腧穴)、艾灸或熱敷小腹(氣海、關元穴),這些部位上分佈的穴位有養腎安眠的作用。
2.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可雙手抱膝,讓背部在床上前後滾一滾。雙腿上舉,做空蹬腳踏車動作,先正向再反向。俯臥,頭腳儘量上翹,做小燕飛動作。活動一下身體的主要關節,使氣血通暢後再起床。
藏神:心神安靜自如
冬季萬物凋零,人們易觸景生情,引起情緒波動,從而出現抑鬱、情志消極等表現,干擾陽氣。
建議:
多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運動,對防治冬季情緒症狀有良效。散步和運動還能夠對腳掌(湧泉等穴位)起到刺激與按摩的作用,並促進心血管系統功能,改善血液迴圈,增強體力和精力。
此外,經常聽聽輕鬆悅耳的音樂,參加一些能振奮精神的文體活動,與情緒樂觀的朋友談心聊天,讀些健康向上的書刊,對防治冬季情緒鬱結也有幫助。
藏“頭背腳”:注意禦寒保暖
寒冷的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較為緩慢,再加上環境氣候等因素,極易使人患上風寒感冒、風溼骨痛、心腦血管等各類疾病,且此時陽氣最弱,各種冬病容易復發。所以,要做好頭、背、腳這三個重要部位的保暖。
建議:
1.頭部是人體諸陽所會、百脈相通的部位。頭部一旦受到寒氣侵襲,容易引發感冒、鼻炎、三叉神經痛等疾病。每天清晨可梳頭百餘次,頭皮有微熱感即可,或用四指指腹拍打頭頂(百會穴處),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通暢。
2.背部是身體運輸和管理陽氣的經脈彙集處,經常背對日光而坐,讓太陽把脊背曬得微暖,陽氣會透過背部穴位吸收到體內,然後運送到全身各處。當曬了太陽感覺遍體和暢時,就是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的表現。
3.腳底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當腳部受寒,迴流心臟的靜脈血液就會像“塞車”一樣瘀滯在腳踝附近,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每天用熱水或加入一些溫熱的藥物泡腳,並用力揉搓足底,可禦寒補腎。
藏精:滋陰潛陽護腎
冬令進補有助於體內陽氣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基礎。根據中醫對應五行的原則,冬季養生應以補“黑”為主,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髮菜、海參等,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對人體健康有益。
另外,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多吃溫熱性質、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可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如羊肉、牛肉、雞肉,以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核桃、桂圓、栗子、芝麻等果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老年人或久病體弱者,逐漸出現腎虛,必要時可採取中醫藥調理或膏方調理,但須辨證施用,適者為宜。
建議:
冬令進補前最好能夠向醫師諮詢,以免誤用不適當的藥材,反而造成身體不適。
對於食慾過於旺盛者,最大的煩惱就是一到冬天體重增長明顯,可嘗試飯前按摩小腹,有一定消脂減肥作用。
科普來源:
《上海大眾衛生報》
更多閱讀☞
預覽時標籤不可點
收錄於話題 # 個
上一篇下一篇
【來源: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