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賁、孫輔是孫氏宗親,被陳壽稱作“贊興初基,鎮據邊陲”,為東吳建國立下過殊勳;不過二人的年齡問題,卻較少被著眼。
況此諸孫,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乎?--《吳書 卷六》讚語
以行輩而論,孫賁兄弟是孫堅同母兄孫羌之子,即孫策與孫權的堂兄弟;但透過對《吳書》及裴注的線索分析,可以發現二人年齡遠大於孫策兄弟,這一問題引起了筆者較大興趣。
鑑於史料的有限性,想要精確界定孫賁兄弟的年齡已無可能,不過依然可以大致推算出年齡範圍,這也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東吳歷史。
孫賁兄弟因為年長緣故,出仕較早,一度顯赫;然而由於孫賁與曹操的聯姻關係,導致孫賁、孫輔在立場上親近曹氏,最終相繼遭到孫權廢黜。
本文想就孫賁兄弟的年齡以及立場問題,展開論述。
本文共 5300 字,閱讀需 10 分鐘
孫賁與孫輔的年齡問題
孫賁兄弟的事蹟載於《吳書 卷六》,即宗室傳。該卷主要記述孫堅的兄弟輩及其後裔,即孫堅之兄孫羌、與孫堅之弟孫靜的子孫。
在陳壽筆下,孫靜後裔以孫暠、孫瑜、孫奐、孫皎等人為代表,活躍時間較早。孫暠之孫,孫峻、孫綝則活躍於東吳中後期,一度成為操持朝政的權臣。
(孫靜)有五子,暠、瑜、皎、奐、謙。暠三子:綽、超、恭。超為偏將軍。恭生峻。綽生綝。--《吳書 孫靜傳》
孫羌後裔則以孫賁、孫輔為代表。此二人後裔雖然仍有仕宦,但整體權勢不及孫靜後裔,列傳篇幅也少於孫靜後裔。
(孫賁)子苗嗣。苗弟旅及叔父安、熙、績,皆歷列位。--《吳書 孫賁傳》
(孫輔)子興、昭、偉、昕,皆歷列位。--《吳書 孫輔傳》
孫靜系諸子事蹟見於《吳書 卷六》,其後裔孫峻、孫綝在《吳書 卷十九》亦有列傳,故無需贅述。本文主要著眼於孫羌一系的孫賁與孫輔。
孫羌是孫堅的同產兄,即同母兄。不過同產兄弟之間的年齡差異可大可小,比如曹丕與曹彰相差兩歲、與曹植相差五歲,諸葛瑾與諸葛亮相差七歲,諸如此類。
孫賁字伯陽。父羌字聖臺,堅同產兄也。--《吳書 孫賁傳》
孤嘗語子瑜(諸葛瑾)曰:“卿與孔明同產,且弟隨兄,於義為順,何以不留孔明?”--《江表傳》
孫堅字文臺,孫羌字聖臺
雖然《吳書》沒有具體記載孫羌的生卒年,但從孫賁、孫輔的年齡推斷,孫羌與孫堅的年齡差異應該不小。
孫賁字伯陽,可知是孫羌的嫡長子,年齡冠絕同輩,他也是孫堅死後“攝帥餘眾”的不二之選,甚至從袁術那裡繼承了孫堅的豫州刺史之位。
(孫)堅薨,(孫)賁攝帥餘眾,扶送靈柩。後袁術徙壽春……表賁領豫州刺史。--《吳書 孫賁傳》
在孫堅死後至孫策渡江之前(191-195),孫賁一直是孫氏集團的頭面人物。相關線索在《吳書》、《吳歷》、《江表傳》中俯拾皆是。
孫策稱孫賁為兄,亦可為其年齡佐證。
(孫)策謂(孫)賁曰:“兄今據豫章,是扼僮芝咽喉而守其門戶矣。”--《江表傳》
比孫賁年齡更有趣的問題,是孫賁之弟孫輔的年齡。
按《孫賁傳》記載,孫賁“早失二親,弟輔嬰孩,賁自贍育,友愛甚篤”。可知孫賁與孫輔的年齡差異極大,孫賁喪父時,孫輔尚處於嬰孩階段,是被兄長撫養長大。
(孫)賁早失二親,弟(孫)輔嬰孩,賁自贍育,友愛甚篤。--《吳書 孫賁傳》
然而就是這個幼弱的孫輔,年齡也大於孫策之弟孫權。在孫輔與曹操“遣使相聞”時,孫權徵召孫輔,對他說“兄厭樂邪,何為呼他人”按孫權稱孫輔為兄,可知孫輔的年齡亦長於孫權。
(孫)權謂(孫)輔曰:“兄厭樂邪,何為呼他人?”輔雲無是。權因投書與(張)昭,昭示輔,輔慚無辭。--《典略》
按孫輔在嬰孩階段即被孫賁撫養的記載看,孫賁兄弟年齡至少相差十歲以上。孫輔的年齡又大於孫權,按孫權十九歲提領江東(200)的記載看,彼時的孫賁至少在三十以上,實際年齡可能更大。
孫策統事時,曾與曹操家族廣泛聯姻,孫賁之女嫁曹操之子曹彰,曹操侄女嫁孫權之弟孫匡。
(曹操)乃以弟女配(孫)策小弟(孫)匡,又為子(曹)章取(孫)賁女。--《吳書 孫討逆傳》
曹操以弟女配孫匡,又為曹彰娶孫賁女
按孫匡之子孫泰被稱作“曹氏之甥”來看,雙方的婚姻都是實婚,而非“口頭許諾”或“待年於國”。
(曹)公遺(袁)譚書,責以負約,與之絕婚,女還,然後進軍。--《魏書 武帝紀》
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廟。天子聘(曹)公三女為貴人,少者待年於國。--《魏書 武帝紀》
按照孫匡迎娶了曹氏之女並生子(孫泰)的記載看,孫賁之女當時無疑也已成年。
(孫匡)子(孫)泰,曹氏之甥也,為長水校尉。--《吳書 孫匡傳》
按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的意見,十三歲基本處在兩漢成婚年齡的下限。換言之,早在孫策在世時,孫賁的子女年齡便已不小。
須知孫策死時(200),諸弟中年齡最長的孫權,也不過十九歲而已。至於孫策之子孫紹,更是幼弱得不堪政事,否則孫策也不至於傳位給弟弟。
照此論之,孫賁與孫策、孫權兄弟應該存在極大的年齡差距,宗法上雖是同輩,實際上幾乎差出一輩人。
孫賁兄弟的微妙地位與政治立場
在宗法專制社會中,年齡是巨大的優勢。因為佔據年齡優勢的人物,更容易在與同輩人物的權力競爭中勝出。
此處以魏明帝曹叡為例。
曹叡是曹丕長子,再兼甄夫人“擅室數歲”(《世說》注引),導致曹丕早年未能廣佈子嗣,因此曹叡的年齡遠超諸弟。
曹叡在極端不受寵的惡劣局面下(曹丕曾多次考慮立曹禮為太子)依然從奪嫡之爭當中勝出,其年齡優勢無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文帝始以(明)帝不悅,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曹禮)為嗣,故(曹叡)久不拜太子。--《魏略》
七年夏五月,(文)帝病篤,乃立(曹叡)為皇太子。--《魏書 明帝紀》
孫策死時,孫賁兄弟的情況也類似。
孫策雖然靠實力打出了一片基業,但因為過早離世而導致根基尚淺,不僅是江東大族心懷怨恨,連賓旅寄寓之士(即淮泗人士)也未盡為用。
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吳書 吳主傳》
在此背景下,曾經佔據過孫氏集團最高領導地位的孫賁,實際處在相當微妙的境地。
從曹操的聯姻物件來看,其一是孫羌-孫賁系(孫賁之女)、其二是孫堅-孫匡系(孫策之弟),即孫氏集團中最具實力或潛力的代表人物。可知在曹操看來,如果孫策意外身亡,孫賁兄弟無疑是東吳繼承人的有力競爭者。
更值得玩味的是,孫策的暴死並非毫無徵兆,曹操的謀主郭嘉便曾精確預言“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可知曹操聯姻孫氏,或許是在提前佈置一盤大棋。
(郭)嘉料之曰:“(孫)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魏書 郭嘉傳》
郭嘉:孫策輕而無備,必死於匹夫之手
孫策死後,孫賁進一步受到曹操拉攏。
按《志林》記載,袁紹破後(200),曹操授張津為零陵、桂陽太守,授孫賁為長沙太守。
案夏侯元讓(夏侯惇)與石威則書,袁紹破後也。書雲:“授孫賁以長沙,業張津以零、桂。”--《志林》
袁紹敗於建安五年(200)十月,孫策死於同年四月。換言之,曹操授孫賁為長沙太守,發生在孫策死後。
(五年)冬十月,紹遣車運谷……(許攸)來奔,因說(曹)公擊(淳于)瓊等。--《魏書 武帝紀》
(虞)喜推考桓王(指孫策)之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是時曹、袁相攻,未有勝負。--《志林》
按張津彼時為交州刺史,孫賁為豫章太守的記載看,曹操這道敕封無疑是遙署虛封;何況長沙、零、桂彼時均在劉表手中,孫賁也不可能真的去長沙赴任。不過從曹操的示好行為中,依然可以看出他對孫賁的刻意拉攏。
按《朱治傳》記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破荊州後,孫賁“畏懼,欲遣子入質”,可見雙方藕斷絲連,長期私下來往,未曾間斷。
及曹公破荊州,威震南土,(孫)賁畏懼,欲遣子入質。--《吳書 朱治傳》
比孫賁“遣子入質”行為更加露骨的,便是孫賁之弟孫輔直接與曹操串謀,陰謀顛覆江東政權的事蹟。
按《典略》記載,孫權出行東冶時,孫輔“恐權不能保守江東,乃遣人齎書呼曹公”。東窗事發後,孫輔被幽禁致死。
(孫)輔恐(孫)權不能保守江東,因權出行東冶,乃遣人齎書呼曹公。--《典略》
孫權“出行東冶”是關鍵線索。東冶在會稽,民帥秦狼曾在此聚眾為亂。按《呂岱傳》、《蔣欽傳》記載推斷,東冶之亂應發生在孫權繼位(200)之後不久。
孫權繼位時,曾遭遇江東實力派人物的集體挑釁。廬江太守李術、定武中郎將孫暠等人紛紛叛亂,地方上的騷動更是不計其數,驚得吳夫人詢問董襲“江東可保安否”;逼得孫權焦頭爛額,花費數年時間才將叛亂彌平。
策亡之後,(李)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江表傳》
策薨,權統事。定武中郎將(孫)暠,策之從兄也,屯烏程,整帥吏士,欲取會稽。--韋曜《吳書》
策薨,權年少,初統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董)襲等,問江東可保安否。--《吳書 董襲傳》
吳太妃引見張昭及董襲,問江東可保安否
換言之,孫輔意欲顛覆孫權政權的行為,無疑也發生在此孫策死亡之後不久。
按孫輔被幽禁“數年卒”的記載看,他應該死於赤壁之戰(208)以前。然而孫輔之兄孫賁在赤壁之戰時(208)仍“欲遣子入質”,諂媚曹氏,可見孫賁一系被曹操滲透得多麼深,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東吳宗室身份。
孫輔在廬陵時,亦廣招術士,甚至以平原劉惇為軍師,令其占星望氣。在術數理論中,占星可以預知王朝吉凶,屬於太史官的職責,乃最高統治階層的秘術禁臠。孫輔如此行事,已經有了僭越的嫌疑。
(劉惇)客遊廬陵,事孫輔。以明天官達佔數顯於南土……(孫)輔異焉,以為軍師,軍中鹹敬事之,號曰神明。--《吳書 劉惇傳》
先是(曹操)科禁內學及兵書,而(吉)茂皆有,匿不送官。及其被收,不知當坐本等,顧謂其左右曰:“我坐書也。”--《魏略》
孫賁兄弟由於具備曹氏姻親的特殊身份,因此政治立場十分可疑。孫羌後裔在東吳政壇的地位不及孫靜後裔,或許與此有關。
權疾困,召(諸葛)恪、(孫)弘及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孫靜曾孫),屬以後事。--《吳書 諸葛恪傳》
孫氏宗族的領袖地位問題
孫賁、孫輔兄弟的事蹟,涉及到東吳繼承權的隱患問題。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即孫策兄弟在東吳政壇的地位升降。
孫策統事之初,因受制於三互法,導致地位不高。所謂“三互法”即任官避籍制度(見《後漢書 蔡邕傳》)。
因此,吳郡富春出身的孫策兄弟,無法出任吳郡太守,也無法出任揚州刺史或揚州牧,只能暫領會稽太守,權以濟事。
盡更置長吏,(孫)策自領會稽太守。--《吳書 孫討逆傳》
這就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孫策是會稽太守、孫賁是豫章太守、孫輔是廬陵太守,周瑜領江夏太守,朱治領吳郡太守,吳景領丹陽太守,諸如此類。
(孫策)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孫)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吳書 孫討逆傳》
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吳書 周瑜傳》
換言之,作為首腦人物的孫策,在自身地位上(會稽太守)與宗室和諸將並無本質差異,均為太守。後來孫策屢次向漢廷求賜將軍封號,也是希望能借將軍身份的加持,稍微凌駕群臣,方便發號施令。
(孫)策自以統領兵馬,但以騎都尉領郡(指會稽太守)為輕,欲得將軍號,及使(王)輔便承製,假策明漢將軍。--《江表傳》
孫策死後,孫權的資望、才幹不及其兄,因此諸將更不把孫權放在眼中,連起碼的君臣禮節都不復存在。
是時(孫)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吳書 周瑜傳》
是時孫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
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從身份上看,還是從實力上看,即位之初的孫權都顯得十分孱弱,無力服眾,因此導致叛亂迭起。
直到孫權在周瑜等人的輔佐下,坐穩了江東之主的椅子,在建安十三年(208)先後擊敗黃祖與曹操,翌年(209)又被劉備表奏為車騎將軍兼徐州牧,這才在身份上徹底甩開宗室與諸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江東之主。
(建安)十四年,(周)瑜、(曹)仁相守歲餘,所殺傷甚眾。仁委城走。權以瑜為南郡太守。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吳書 吳主傳》
孫賁等人之後便再無越禮的記載,大概也與此有關。
小結
孫賁兄弟年齡甚長,冠絕同輩,兼與曹操聯姻,因此一度成為曹操向江東滲透的線索人物。
年長便有即位優勢,聯姻便會親近曹氏。這使孫賁兄弟在孫策死後的動盪期內,具備極高的拉攏價值。這也是曹操頻繁向孫賁兄弟示好,孫賁兄弟頻繁與曹操“遣使相聞”的重要原因。
從朱治稱孫賁為“君侯”的記載看,孫賁在東吳集團中不僅地位冠絕,同時兼備極高的自主權。
(朱)治說(孫)賁曰:“破虜將軍(指孫堅)昔率義兵入討董卓……特以君侯(指孫賁)骨肉至親,器為時生,故表漢朝,剖符大郡(指豫章郡),兼建將校(指開府),仍關綜兩府,榮冠宗室,為遠近所瞻。”--《江表傳》
彼時被稱作“君侯”者,還有關羽(見《費詩傳》)、孫慮(見《陸遜傳》)等人。關羽地位自不必說,孫慮也曾“假節開府,藩屏本朝”。
權乃許之,於是(孫慮)假節開府,治半州。--《吳書 孫慮傳》
照此記載,孫賁在世時,他的地位應該遠超一般的宗室、諸將。朱治口中的“剖符大郡,兼建將校,關綜兩府,榮冠宗室”絕非虛言,而是客觀事實。
尤其考慮到孫賁曾經作為孫堅的繼承人“攝帥餘眾”,維持孫氏集團不散,功勳卓著,其地位便更顯特殊。
有鑑於此,孫權對孫賁的處理方式也頗為溫和,其中不乏投鼠忌器的顧慮。
比如孫輔與曹操陰謀顛覆江東時,孫賁便未被牽連責罰。其實作為孫輔的長兄,孫賁對此事不可能毫不知情。
尤其考慮到與曹操聯姻之人乃是孫賁而非孫輔,那孫輔的所作所為,究竟是誰在幕後指使,不言自明。
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孫權擊敗黃祖,正式建立起自己的聲望之後,孫賁仍在孜孜不倦地與曹操暗通款曲,還一度打算“遣子入質”,可見孫輔之死,並未改變孫賁的既定意志。
由此可知,朱治認為孫賁為了“曹氏親家”而背叛“孫氏本家”,完全符合事實,可謂一針見血。
將軍(指孫賁)當斯時(指曹操南下)也,而欲背骨肉之親,違萬安之計,割同氣之膚,啖虎狼之口,為一女子(指孫賁之女),改慮易圖,失機毫釐,差以千里,豈不惜哉!--《江表傳》
孫賁為一女子,改慮易圖,失機毫釐
不過隨著曹操赤壁折戟,孫賁終於看清了鼎足之勢不可改易,也便未再做出越禮之舉,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卒官於豫章太守任上。
耐人尋味的是,自赤壁之戰(208)至孫賁之死(219)的十餘年中,《孫賁傳》對傳主的記載是一片空白。或許赤壁之戰以後的孫賁已然失勢,只是孫權礙於情面未加懲處而已。
建安十三年,使者劉隱奉詔拜(孫)賁為徵虜將軍,領(豫章)郡如故。在官十一年卒。--《吳書 孫賁傳》
實際以孫賁的行輩、地位、功績來看,他在豫章太守任上前後近二十年不見升遷,這本身就是得罪孫權的鐵證。好在孫權彼時天良未泯,未對孫賁痛下殺手,總算保全了兄弟間的一線情意。
雖然陳壽在卷末讚語處諱稱“親親恩義,古今之常”,但從孫賁兄弟的下場看,這些心向曹氏的孫氏宗親,由於身處嫌疑之地,終歸難免悲劇。非徒天意,亦為人禍啊!
我是胖咪,頭條號歷史原創作者。漫談歷史趣聞,專注三國史。從史海沉鉤中的蛛絲馬跡、吉光片羽,來剖析展開背後隱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