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小鼠體內有大量梭狀芽胞桿菌,如果這些微生物消失,即使喂健康的食物,小鼠也會不可避免地變胖。把這些微生物放回這些動物體內,可以讓它們保持苗條。
猶他大學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中有一種特殊型別的細菌可以防止小鼠發胖,這表明這些細菌也可以控制人類的體重。
這種有益的細菌被稱為梭菌屬(Clostridium spp),是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腸道中有數萬億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
梭菌屬是一群革蘭陽性菌,能產生芽孢,對外界抵抗力強。因芽孢直徑大於菌體寬度,使菌體膨大呈梭形,因而得名。其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存在於土壤、人和動物腸道中。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為致病菌。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小鼠體內有大量梭狀芽胞桿菌,如果這些微生物將會消失,即使喂健康的食物,小鼠也會不可避免地變胖。把這些微生物放回這些動物體內可以讓它們保持苗條。
June Round博士是猶他大學的病理學副教授,也是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之一。助理教授W. Zac Stephens博士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Charisse Petersen博士參與領導這項研究。
Round說:“既然我們已經發現了產生這種減肥效果的細菌,我們就有可能真正瞭解這些微生物在做什麼,以及它們是否有治療價值。”
本來研究的結果就指向了這個方向。Petersen和他的同事發現梭狀芽胞桿菌透過阻止腸道吸收脂肪的能力來防止體重增加。在實驗中,梭狀芽胞桿菌是小鼠腸道中唯一的細菌。
與完全沒有微生物群的小鼠相比,有梭狀芽胞桿菌的小鼠更瘦,脂肪更少。它們的CD36基因水平也較低,而CD36基因控制著人體對脂肪酸的吸收。
Round說,這些發現可能會導致一種比糞便移植和益生菌更有優勢的治療方法——目前正作為一種恢復健康微生物群的方法被廣泛研究。
基於活體菌群轉移到腸道的治療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不同的飲食和其他因素會影響哪些細菌可以生存和繁殖。
目前的研究發現,梭狀芽孢桿菌產生的一種或多種分子可以阻止腸道吸收脂肪。
下一步是分離這些分子,並進一步確定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確定它們是否能引發對肥胖、2型糖尿病和其他相關代謝疾病的強化治療。
Petersen說:“這些細菌已經進化到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並對我們有益。我們有很多東西要向它們學習。”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免疫系統受損的小鼠變得肥胖的發現幾乎是一個無用的發現。
一個偶然的機會,Petersen在正確的時間進入了實驗室,發現基因工程使缺乏myd88的小鼠變得“像煎餅一樣胖”,myd88是免疫應答的核心基因。
她讓這些變老以後的齧齒動物活得比通常久一些,揭示了免疫和肥胖之間尚未被認識到的聯絡。
然而,這一觀察結果並沒有回答這些動物為什麼會超重的問題。
根據她之前在Round實驗室的研究,她懷疑這與微生物有關。
她證明了免疫系統的一個作用是維持腸道內各種細菌之間的平衡。削弱身體的防禦能力會導致某些型別的細菌控制其他型別的細菌。
有時這種轉變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基於類似的邏輯,Petersen和他的同事們斷定,免疫受損小鼠身上觀察到的肥胖是由於機體的防禦系統無法正確識別細菌。
這些小鼠產生的抗體較少,這些抗體通常附著在微生物群上,就像一枚尋常的導彈。
這種變化使得腸道不太適合梭菌,導致更多的脂肪吸收和過度的體重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鼠也出現了2型糖尿病的症狀。
Round指出,其他研究表明,肥胖的人也沒有梭狀芽孢桿菌,這與這些小鼠的情況相似。
還有一些跡象表明,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反應可能較差。
人們希望瞭解這些聯絡將為預防和治療這些流行的健康狀況提供新的見解。
“我們無意中發現了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一個相對未被探索的方面,”Round說:“這項工作將開啟新的研究,研究免疫反應如何調節微生物群和代謝性疾病。”
文獻檢索:
C. Petersen el al., “T cell-mediated regulation of the microbiota protects against obesity,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t9351
來源:medicaltrend
免責宣告:康加號致力於健康知識傳播,內容根據公開資料編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線上留言刪除。文章旨在介紹健康科學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如需精準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