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常常被大人們問起“長大了想做什麼?”“你的願望是什麼?”
答案好像時常變化,有時是做工程師,蓋樓房,因為家裡住得實在太擁擠了,期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家庭居住環境;有時是想做如居里夫人、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的發明造福了人類;有時想做個廚師、美食家,看著各種食材在他們手中像變魔術一樣,變出一桌豐盛的飯菜;有時被小說中的故事感動,又想成為作家,自由自在,天馬行空,寫出感動讀者的故事……願望一直在變,從未停歇。
不知從何時起,願望已經慢慢地離我們遠去,每日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中,一地雞毛,我們只想能夠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夢想是什麼?早已忘卻。
直到與《白馬布朗》相遇,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夢想可以一直都在,可以一直追逐,只要你不放棄,就會有實現的一天,於是,我振奮精神,開始向著願望進發。
《白馬布朗》講述了一個漁民的孩子福爾科夢想成為牧馬人的故事,故事不長,卻足夠吸引人一口氣讀完。福爾科從來不介意別人的看法,堅定地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
《白馬布朗》是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獲獎作品,是法國作家勒內·吉約的作品,他也是第一個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法國作家,《大象的主人》也是他的作品,被搬上熒幕。
布朗是福爾科給一匹白色的小馬起得名字,福爾科與它的第一次相遇,就被深深吸引
它舞動著垂在前額的白色鬃毛,一陣微微的顫抖掠過它短短的毛髮,那身潔白無瑕的皮毛從馬鬃到馬尾都如雪一般
嘿,布朗!……來呀,輕點兒……咱倆會成為好朋友。
讀到這裡,突然想到王菲《傳奇》中的一句歌詞: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 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
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從此以後,福爾科對布朗念念不忘,回到農舍,他把和布朗的相遇講給爺爺和弟弟聽,可是卻被爺爺一直潑冷水,“他永遠不會成為牧馬人”。
福爾科日日還是要出門打漁,但是他腦海裡卻一直想念著布朗“布朗在哪裡?他的媽媽還好嗎?有沒有逃脫波西米亞人的魔掌?”
書中的懸念夠多,如果能與孩子共讀,我想,孩子一定會被深深吸引,書中關於森林、草原、河流、布朗與同伴的決戰,都是精彩至極,讀來酣暢淋漓。
給孩子選書,其實一點都不難,選安徒生獎的獲獎作品就對了,我們需要童書給孩子帶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帶來對夢想的正確認識,這本書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