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網路直播一姐薇婭被處以13億的鉅額罰款,大家被薇婭的鉅額收入所震驚,另外也對這種為富不仁的做法深表不恥。
薇婭作為國內直播行業巨頭,在行業內具有高度的壟斷地位。國家打擊薇婭一方面是懲罰偷稅漏稅,另一方面是想打破這種寡頭格局。
國家並不是不允許寡頭存在,而是不允許他們為富不仁,只顧著自身的利益,把國家的利益放在一邊。這其中網際網路行業表現得非常明顯。
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比美國晚很多,如今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規模已經位於全世界前列,在國內形成了寡頭壟斷。
前幾年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紅利期,國內的商業領袖也以網際網路大佬為主,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網際網路巨頭也成為國內年輕人爭相追逐的偶像。網際網路公司也成為年輕人就業的首選之一。
不過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並沒有起到與自身相匹配的社會作用,反而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國家針對網際網路公司的這些行為也做出了相應的處罰,之前的螞蟻金服上市被終止就是一個經典事件。
後續國家針對網際網路企業還會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進行處罰。有人會問為什麼會對網際網路企業如此下狠手,是不是矯枉過正?如果你看完網際網路公司的這些行為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首先,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家史通常伴隨著薅羊毛事件的發生。簡單來講就是薅國家的羊毛髮展起來的。
90年代我國進行了一次大面積的國企改革,這期間出現了很多併購重組。一些民營資本憑藉著對國有資本的抄底,走上了逆襲之路。
這種行為讓民營資本嚐到了甜頭,在各個環節紛紛效仿。如今的民營企業不懂得與國家風雨同舟,只會伸手向國家要錢和政策紅利。網際網路公司亦是如此。
國家給足了民營企業各種紅利,希望他們能夠做出相應的回饋。然而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民營資本不但沒有正向的回饋,反而在玩各種資本遊戲。當初賈躍亭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樂視網帶上了A股,大肆的收割股民,最終逃往美國給國內的投資者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網際網路公司的第一宗罪就是薅國家羊毛。
網際網路公司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任意地搞行業壟斷。網際網路公司憑藉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和海量的使用者資訊,形成了行業壁壘。他們利用這種優勢在資本市場上橫行霸道。
一旦有新興的技術公司出現,他們就會動用資本的力量進行收購,最終據為己有。一旦有競爭公司出現,會動用資本手段進行各種打壓,目的就是為了形成壟斷。
網際網路公司應該是技術改革的先頭兵,像國外的一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一樣,在技術研發上面常年保持大量的投入,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同時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援。
而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並沒有把科技研發放在首位,除了華為之外其他的公司都在走組裝路線。從國外購買晶片以及相應的硬體回到國內組裝貼牌,搖身一變成為高大上的科技產品。
這種發展模式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當年特朗普發動科技封鎖的時候,除了華為敢站著硬扛之外,其他科技公司紛紛下跪。
網際網路企業憑藉自己的壟斷地位做起了高利貸的買賣,他們大肆地購買金融牌照,建立了自己的金融帝國。利用收集的使用者資訊瘋狂獲利。
這種企業發展模式顯然和網際網路公司不搭邊更無法影響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更有甚者和國家的意志相對抗,例如滴滴逃避中國的監管在建黨100週年前夕跑到美國偷偷上市,這種行為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惡意地搞行業壟斷是網際網路公司的第二宗罪。
另外,網際網路公司不敢和國外的科技巨頭正面硬剛,轉身拿起鐮刀揮向國內的普通百姓。剛開始他們只是在高階領域燒錢對抗,後來把手伸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和燒錢補貼的優勢,去追求老百姓菜籃子裡幾分錢的利潤。
一些平臺中介公司前期建立起來資料優勢之後,後期把砍刀無情地揮向老百姓。比如滴滴美團等平臺公司無情壓榨商戶。高額返傭讓實體商戶沒有了生存空間,這也是導致實體經濟低迷的原因之一。
國家培養網際網路巨頭是為了向外擴張,和國際上一線的科技巨頭相抗衡,打破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而網際網路公司只顧著賺快錢,把國家的使命放在一邊,幹起來放貸賣菜等生意,顯然和國家的方向不一致。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企業為中國的變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不該躺平。如果不願意為國家效力就及時停止給其他企業讓位,一味地依靠壟斷來薅國家和人民的羊毛,必定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