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三季#近四十幾年,走遍了全國各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方言,對周圍人和事的稱呼,各不相同,非常奇葩,也非常有趣。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那些奇怪的稱呼和叫法。
①,在湖南湘潭,父親叫做“伢老子或伢”,伯父伯母都叫“伯伯”。一般男孩子叫“伢子”,女孩子叫“妹子”,但是很多男孩子也可以叫“某妹子”,男女孩子一般可以不區分。
②,麻陽苗族自治縣,是一個苗族住聚地。這裡的人們生活都有著苗族的特色,說的都是苗語,連少數漢族人也習慣使用苗語來稱呼周圍的人。苗語爺爺和奶奶叫做"芽"和"滿",外公外婆叫做"嗄公嗄婆”,伯伯叫做“拜拜",叔叔叫“漫漫”,舅舅叫"秋芽”,把夥計叫稱為"鄉鐵",把老婆叫做“娘女"或“堂客",把老弟叫做"老鐵",把哥哥叫做"大大"或“臺大",把小姑娘做“妹仄嗄",男孩子叫"芽仄嗄"。這純屬苗語稱呼。
③,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喊姑姑叫做“大大”,或者叫“阿大icon”,喊叫姑父叫做“繼丫”,他們叫叔叔喊“奧巴”,大伯叫做“大巴”,乾媽叫“嗯娘”。這種叫法在我國很多地方是相同的。
④,在湖北非常奇葩的稱呼是“老子”。在湖北不論男人女人,成年人的口頭禪,都喜歡稱呼自己為“老子”。比如說,“老子今天去買菜,賣菜的人很多,收了老子兩分錢,老子喝酒喝了一斤半,老子昨天打牌打輸了,老子不小心掉到茅屎坑裡了。”如爸爸和兒子一起吃早餐,兒子對爸爸說“老子喜歡吃肉包子,不喜歡吃菜包子”,爸爸說“老子全部都愛吃”。這“老子”就是指自己。
⑤,東北農村非常奇葩的稱呼是叫別人“癟犢子”,形容這個人做事不敞亮,不大方很吝嗇,不討人喜歡。當然有時候也可用在長輩對小輩,情侶夫妻間的暱稱,比如你看這小“癟犢子”。還有“完犢子”,“王八犢子”等等都是罵對方,對他人很不滿意,都有特定的意思。
⑥,在重慶秀山,把弟弟喊做“毛弟”,有的把媽媽喊“nai娘”,把外公叫“嘎公”,外婆叫“嘎婆”,爺爺喊“公”,奶奶喊“粑”,姑姑喊“孃孃”,姑父喊“姑爺”,叔叔喊“滿滿”,嬸嬸喊“滿娘”,伯伯喊“白白”,伯母喊“白娘”。
⑦,有個朋友說,他家鄉把姑姑叫“么爸爸”,小孩把爺爺的姐姐或妹妹叫“達達公”。把奶奶叫“妑妑”,爺爺叫“嗲嗲”,爸爸叫“拔拔”,姑姑叫“呀呀”,兒子叫“放牛娃或光腳板”。過去耕田用牛,放牛的孩子都是男孩,夏天男孩喜歡光腳,因此把它作為男孩子的代名詞。女兒叫“酒罈子”,女兒長大了嫁人了,回孃家要拿酒回去。這裡把老婆叫“姑娘”。四川人把老婆叫“婆娘”,這裡喊婆娘就是罵人的話。
⑧,河南省洛陽市更奇葩,把嬸嬸叫“嬸(dei)”,叫妗子為“妗(dei)”,喊媽叫“mao”,喊哥哥叫“哥gao”,喊大伯叫“大bai”。
⑨,有個地方長輩們把年輕的女孩子稱為“毛將”或是“毛匠”,反正就是這兩個音,如張毛將,李毛將,小時候被人這樣稱呼,覺得對方還挺和藹挺慈祥的,女孩子長大了現在這種稱呼幾乎都聽不到了。
⑩,山東過年包餃子,不叫餃子叫“包(gu zha)”,(gu)是三聲,(zha)是四聲,這都只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就這是這樣叫,很奇葩吧。
總而言之,各個地方的人,對自己周圍的人,稱呼是千差萬別,千種叫法,各不相同。親愛的網友,你老家的方言是怎樣稱呼,可以在留言區分享給大家!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