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有一座敞軒,匾額是三個篆字,叫做“近柳軒”。這座敞軒之所以叫做是“近柳軒”,是因為這兒離柳亞子故居很近的緣故。
軒中一組栩栩如生的雕像。那穿著中式上衣的老者用二胡奏曲,雙眼微閉,完全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中。邊上的小孩子露出掩飾不住的笑容。那樂曲彷彿還飄蕩在水鄉的空氣中,是《月夜》,還是《江南春色》?近柳軒背面的牆上是一幅淺磚雕,刻劃的是舊時中秋禊湖廟會的情景,從這幅磚雕上可以看到當年黎裡古鎮的許多民俗。磚雕上還有一首吟詠廟會燈火輝煌的詩。詩畫相配,可以想見禊湖廟會是多麼的熱鬧。
站於“近柳軒”旁向東眺望,可見一棟民國建築矗立在南岸。
街邊樹立著黎裡古鎮的宣傳畫,“暢遊江南,隱世古鎮”是其主題。
繼續東行,老街的這一小段突然寬闊起來,形成了一片小廣場,貌似過去大戶人家門前。
右邊是碼頭,蘇州地區的人們把這種船埠叫做“河灘”,在這裡可以停船,洗衣、洗菜。河灘上面是一座四柱三門的牌坊,柱頂是祥雲石雕,牌坊的坊額為“迎恩坊”,牌坊北面的對聯為“舉業無求史記,迎恩特立高坊”;朝南的對聯為“流光流水無數,斯人斯文第一”。
“迎恩坊”是紀念南宋理宗(1244年)特奏名狀元魏汝賢而建立的牌坊。原來位於廟橋邊,清代時就已不復存在。為了展示黎裡文化,在展示中心前面重建了該牌坊。
黎裡最窄的橋是梯雲橋,俗呼唐橋。此橋《黎裡志》有記載:初建無考,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和光緒二十年(1894)分別重建。1894年再建時,橋樑上有刻石“光緒甲午年重建”,橋孔的寬度有變,上寬3.9米,下寬3.7米,成為倒梯形。
梯雲橋,倒梯形,上寬下窄,橋墩兩端亦有方形洩水孔。
梯雲橋邊有一座寬敞的木製水軒,軒內擺設了石桌凳,造型簡單,遊人可以駐足休息。
水軒對岸就是那棟民國建築,未見有任何標識,從成色上看像是翻新的。
位於古鎮中心迎恩坊後,建築名曰 “黎川苑”。“黎川”是黎裡的別稱,“苑”是歷史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顧名思義,這裡就是黎裡古鎮的展示中心。
地面上的手繪地圖,容納了古街上重要的文物勝蹟與歷史文化景點,很有創意。黎裡古鎮的標誌設計得真心不錯,很有韻味,辨識度也很高,有種過目不忘的感覺。
展廳面積1049平方米,由前庭、故影廳、繁華廳、風雅廳、市井風情區、漫遊廳和新顏廳等部分組成。規劃設計得很見功力,相當值得一去看看,可以全面瞭解黎裡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從一幅清代黎裡的地圖上看,這裡原本河流交錯,真正是江南水鄉的模樣。
地圖旁還有立體的地圖,做得精巧可愛。
故影廳西邊是服務檯,設計原型來自江南一葉扁舟。背後“梨花出粉牆”的背景圖詮釋了梨花裡的美名。
大廳的陳設主要展示黎裡的歷史沿革。
黎裡的“舊影”展區,展區內分別展示了黎裡的特色:河埠、古橋、纜船石、市河、廊棚和弄堂。
河多橋眾,是黎裡特色之一。由東向西,伏臥著十幾座型式多樣的橋,把南北兩岸緊緊地連成一體,勾畫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每一座橋的根源,每一座橋的起落,都與當地的人文、經濟有著很大的關聯。
當地的異趣風俗,都充盈在橋的記憶裡:要討老婆,走通訊橋;早生貴子,走子仁橋;要抱孫子,走鮑家橋;要吃奶奶,走汝家橋;連中三元,走接貴橋;甜甜蜜蜜,過唐橋;勿歇不停,極擱橋……古橋,承載了黎裡悠遠的歷史,天長地久的幸福和祝福,都在腳下蔓延。
纜石文化,是黎裡的特色之一。貼水的石階上,每隔一段,就有一顆獨特的纜船石。千百年來,它們靜立在那裡,繫住了船家的纜繩,也繫住了每一個外出旅人的鄉愁。沿著水流的聲音繼續行走,河岸旁的纜船石、纜船洞隨處可見:如意、暗八仙、梨花、蝙蝠等,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據統計,古鎮黎裡的纜船石為江南水鄉之最,共有252顆,花紋雕飾多達20餘種。
時光迴轉,那時的黎裡是運河周邊的大鎮。太浦與運河相連,運河的繁華令黎裡與“絲綢之鄉”盛澤一樣出名,這裡也上演過百舸爭流穿梭往復的繁華盛況。數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商賈曾彙集於此。日升日落,週而復始,商船在這裡討價還價,裝船卸貨。黎裡隨大運河的興旺而繁華,也隨大運河的衰落而寂寞。
“舊影”廳西邊,是黎裡古鎮的總體規劃模型,面積15平方米,全景展示黎裡浦南片區6.5平方公里的規劃藍圖。
斑駁的老牆,敘說著歷史的滄桑。
館內建有簷廊,通往各個展區。
第三進前庭——故園。黎裡私家園林美景如畫,展區以端本園、五畝園、五峰園、七峰園為原型進行手繪創作。
繁華廳主要展示未來黎裡的發展定位。未來黎裡將形成三大片區:一是以攬橋蕩為中心的現代人文休閒區;二是以市河為中心的歷史文化街區;三是以寺後蕩為中心的宗教文化體驗區。
三個片區以湖蕩水系為軸,配以地面投影,以船為導覽,尋根問源,引人入勝,隨著移步不斷換景,融入歷史記載的“黎川八景”,呈現一派水鄉田園風光。
展示中心的前庭,大門兩邊,兩個正方形磚雕圖案,融匯了黎裡著名的“黎川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