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怡然火燕山西行第十天。昨天休整一天,今天長城行繼續,行程是三個堡子一段牆:保安堡、威魯堡、助馬堡與保安堡-威魯堡段長城。
保安堡——曾經的“保國安民”重鎮
左雲再好,也得出發了。早上起來我們依然奔威魯堡,我們還要把自己的車停在那裡,再從那裡打車到出發點,今天威魯堡農家院的小車正好有空。開車的小夥子聽說我們要從黃土口走回威魯堡,說距離太近了,不如到保安堡,從保安堡到威魯堡也不過十幾公里。“保安堡?那可太好了,從保安堡出發我們可以好好看看這座堡子,這可是長城進入左雲的第一個軍堡”,我們心裡一陣驚喜,也自己檢討功課做得不夠好。
迎著晚秋溫情的旭日,我們奔保安堡出發了,十幾公里的路開車也就二十分鐘,7:50我們便到了保安堡外。“停到村口吧,不用開到長城腳下了”,我們遠遠就看見一座古塔矗立於村口,“當地人稱這座塔為‘和尚塔’”,開車的小夥子告訴我們。我們到了塔的近前,這是一座八角三級樓閣式磚,塔須彌基座束腰部分有磚雕紋飾,塔身出簷皆仿木椽,頗具古樸風韻。塔前有碑文簡介,其大意是:因鑲嵌於塔身內的塔銘為“寶光如來真人”,故此塔為寶光如來真人塔,本塔建於清朝。相傳保安堡有一佛教徒叫劉應世,以禮儀為本,立身處世,善行鄉里,濟人之急,救人之危,鄉人仰慕其高尚品德,尊稱“劉祖爺”。後來劉應世修行得道,他在人們心目也進一步得到了神化,因其坐化於白洋河谷地,於是人們在這裡建塔祭祀他。據說自打此塔建立以後,白洋河水再也沒有氾濫成災、危及村莊,所以此塔又叫“逼水塔”。
眼前的這座塔剎已毀,但塔身及塔上的雕飾儲存很好,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但據《明長城考實》介紹:“(保安堡)城南有一磚砌四層小塔,為明時所建。”此塔應該是清時復建,關於劉應世的傳說,放在哪朝哪代都合適吧。
離開寶光如來真人塔,我們走進保安堡村。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溫情向這座寧靜的小村投以溫情的目光——這便是明塞外五堡之一的保安堡。處於白洋河谷地的保安堡,因“地勢平衍,與破、滅二堡相為唇齒”,如果失守,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保安”也有著“保國安民”的初衷。據《三雲籌俎考》載,堡為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土築,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包磚,堡城週一裡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時在此堡駐操守,分守長城“十四里,邊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
475年過去了,保安堡累了,老去了,其堡城四面土夯牆輪廓已然模糊,堡牆多處坍塌,西牆還能大體連綴成一面牆,北牆只剩下西段一截,東牆和南牆基本消失不見,堡裡堡外的居民住戶已經聯成了一片。曾經的“保國安民”重鎮已經變成了一個安靜祥和的小村莊。
“堡子裡還有什麼古蹟嗎?”我們問村民,“村外有一塔,村內有一座廟和戲臺。”這一塔一廟一戲臺,讓怡然想起了北大學府赫赫有名的“一塔湖圖”,怡然又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了。
我們先看村廣場邊的古戲臺。這古戲臺實際上是明清時期遺留的樂樓,裡牆繪有壁畫,內容為人物山水,上有紀年題記,從畫風與字跡上看不像明清遺留,村民說戲樓是復修的,但裡邊的梁木都是原物。樂樓前是一個大廣場,這足以滿足村民看戲的需求,現在這空曠的廣場成了打穀場,平展展的水泥鋪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保安堡古樂樓的壁畫
古樂樓廣場——如今的打穀場
保安堡的廟是指創建於明代的地藏王菩薩廟,亦稱南禪寺。但我們去的時候禪寺處於閉關狀態,我們不得而進。據介紹院內有明代至今重修南禪寺碑刻數塊,廟內正殿有臨摹《水陸鎮》壁畫,東西配殿繪有十殿閻羅畫像。
這一塔一廟一戲臺都看了,我們出村子去走長城,從村子到長城不到1公里。據《明長城考實》介紹:“與氣勢宏偉的摩天嶺長城不同,此處長城築於平野之中,大體呈南北走向,雖有圮殘,但威嚴尚存。此處隘口即古之白羊口,明改保安口,今天依然是山西和內蒙古的交界。”我們就從白羊口/保安口即山西與內蒙古界碑處出發,奔威魯堡!
保安堡村外的穀子,一片豐收的景象!
保安堡到威魯堡——波瀾不驚的一段牆
從保安堡外切入長城,我們便一路向西。這是一段波瀾不驚的長城,說波瀾不驚是指這一段長城比較平緩,但在歷史上這裡曾經風起雲湧。網上資料介紹:這段長城最早築於漢朝,相傳“蘇武牧羊”、“昭君出塞”均曾從此路過,明英宗“土木之變”被俘後也是經這裡被瓦剌押解走的。“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跨過這道關口、這段牆,便是“生死兩茫茫”了。
有了歷史傳說的加持,走起這段波瀾不驚的長城便莊重了許多。這段長城建於平原之上,長城兩邊都是平展展的土地,長城上有很多界碑,但敵臺並不算密集,長城像一道長長的土壠,少了些蒼勁多了幾分平和,有些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意思。
“平原地帶的長城防禦起來多難啊,這長城能防得住嗎?”怡然有些疑惑。“正因為是平原,才好防禦吧。”火燕的解釋也算是有道理。後來看到一位長城行者對這段長城的理解:“長城建在平原中間,是均分耕種田地以求長城內外民眾都能安居守業?而不是依山險而建,分割遊牧與農耕民族的藩籬?”這種理解也許是對的吧,長城外的遊牧民族如果也能耕者有其田,過著與農耕民族幾乎相同的生活,誰還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搶呢?
這段長城有故事的要數徐達窯段了。據傳說,徐達大軍曾在此駐紮,後來村子便取名徐達窯。為肅清沙漠,洪武五年,明廷對故元殘餘勢力進行了第二次征伐。這次征伐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並統帥中路軍從大同出塞,深入漠北。豈料,這次出塞,徐達遭遇了他領軍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只得退回大同等地據守。對此,《明實錄》的記載語焉不詳。
進入明長城徐達窯段,內蒙古一側的文保碑,有字兒?無字兒?
這條路也有兩省市交界標誌
徐達窯標誌性的敵臺
徐達窯也是一個“長城結”,即長城大邊(外長城)和二道邊(內長城)的交匯點,長城由徐達窯村北向東有一分支,經黑土口、黃土西口至大同市吳施窯,與由大同市宏賜堡經新榮、破虜過來的長城相接。這段長城鬼斧領隊他們走過,我們有機會再補課吧。
長城過徐達窯後,繼續向西至威魯堡段,除雨水衝出溝壑的地方圯坍嚴重外,從整體看較好,於是我們輕輕鬆鬆地到了威魯堡段長城,又到了兩天前停留過的月華池了,這腳印終於算是接上了,只是歲月洗去風塵,曾經的足跡已經湮沒成虛無。
又回到了月華池
月華池長城側的烽火臺,據說有86級臺階,現在變成這個模樣
威魯堡——隆慶議和的受益者
從保安堡到威魯堡的這段長城,我們走了16.45公里,因為比較好走,我們下午兩點多就到了月華池。火燕很是自責,沒有做好功課,今天設計的路程就應該再長一些。不過也好,我們可以有充裕的時間看威魯堡了。
威魯堡北牆外似有擋馬溝遺存
威魯堡距長城不足一公里,是明代的邊關重地。據《三雲籌俎考》載:堡為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土築,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包磚,堡城週二裡二分(1320米),城高三丈八尺(12.7米),明時在此守備。堡開東門一處,接東堡牆又建土關一座。關牆三面210丈(700米),開東關門一處。分守長城十二里,邊墩十六座,火路墩八座。
威魯堡原為威虜堡,改“虜”為“魯”,又是清朝皇帝乾的事,這個“虜”字著實看著不順眼。但是,當初取“威虜堡”這個名字有點意淫,這跟“滅胡”系列的堡子命名如出一轍,“虜”可沒有被它威嚇到,據史料記載,明嘉靖中蒙古貴族曾多次由此入犯,隆慶初年曾被其圍困。這種情況到了隆慶議和之後,才得以緩解,可以說,威虜堡隆慶議和的直接受益者。
威魯堡堡牆堅固的地基
但現如今的城堡破壞嚴重,但四周圍牆雖斷斷續續均有跡可尋。但即使是殘垣斷壁,也能看出它昔日之威嚴,且修築城堡時極為用心、捨得花銀子,至今保留下來的部分牆體依然高大厚重。
威魯堡北依陰山山脈、南臨川界,佔位地勢高,視野寬闊。因其南臨川界,為抵禦洪水的衝擊,城牆修建得尤其堅固,至今我們可以看見牆體的巨石地基,仍然穩固且堅固,北牆外的擋馬溝也遺蹟尚存,堡子東門及東堡牆的土關也輪廓尚存。
現如今威魯堡已大部騰空,大部分村民已經搬出到威魯堡新村居住。也正因為幾乎騰空,所以古堡尤顯荒涼與頹廢。堡子的南半部栽種了大片的松樹苗,留守的村民大都住在堡子的東南部。看見零落而凋敝的古堡,怡然想:不捨得離開已經荒廢的古堡的村民,他們是不是當初守堡者的後裔,他們的血脈中已經種下了堅守者不可改變的基因。
威魯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既是明清口岸,亦是蒙漢商貿交易中心和茶馬互市之地。明清兩代曾在堡內修廟十餘座,我們只在村中一部分走了走,且走馬觀花,並沒有發現什麼遺蹟,只是在堡外發現了一座戲臺,看不出怎樣的滄桑,也許是近些年修建的吧。
助馬堡——永遠的心靈家園
我們看完威魯堡還不到下午3點,“咱們開車回到保安堡再繼續往前走走,看看我們明天走哪一段”,火燕說。今天我們走得有點不盡興,其原因是沒有做好功課,所以今天先探探路。沿著新修建的長城1號公路走是一件很舒適的事,公路修在長城腳下,有長城相伴相隨,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前邊的道路很chai”,百度導航一直提示我們,總是把我們往210國道上導。“chai”是什麼意思?後來我們才明白:“chai”就是差,大概新修的長城1號公路資料還沒有上傳,所以導航還認為這是條坑坑窪窪的爛路呢,所謂智慧也是個死腦瓜。
就這麼走著走著,忽然看到路旁的提示“助馬堡”。“去嗎?”“為什麼不去呢?今天再走個助馬堡,就更充實了。”關於助馬堡,《三雲籌俎考》載:助馬堡為嘉靖二十四年土築,萬曆元年磚包。堡城週二裡四分,高三丈八尺,內駐參將守禦,分守長城二十里三分,邊墩二十五座。現在,我們從公路上便可以看見這座古堡了,遠看堡子四周輪廓尚存。“咱們奔那石碑去吧”,我們看見堡中有一處制高點,上面很鮮明地立了一塊石碑,於是開車從堡牆的豁口處直接開進堡子。
走進堡中,穿過幾間廢棄的房舍,翻過已經倒塌的斷牆,再趟過一片厚厚的馬糞,我們便接近這處制高點了。“這助馬堡真是名不虛傳,馬糞可不少。”可不,要說助馬堡,與馬還真是有不解之緣。據網上資料介紹:明初洪武年間修的二邊略早於大邊,在這裡修雙邊牆是因土質不好不得已而為,從十三邊沿馬頭山東麓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現存的長城,但“馬”未入邊,始終是明王朝的一個心結,祈望今後的戰事有“馬”相助,“馬”到成功,這便是助馬堡之得名了。
接著說這處制高點,它緊貼著堡牆,再看那座石碑,碑頭寫著“懸旌”兩個大字,碑文則是清代重修城隍廟記事碑,原來這裡是城隍廟舊址。那麼“懸旌”是什麼意思呢?查詢百度,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掛在空中隨風飄蕩的旌旗;二是掛起旌旗,指進軍。但這兩種解釋似乎都不大合適,怡然私下裡認為這裡應該是昭示,提請注意的意思。沒有考據,瞎想而已。
這處制高點可以俯瞰整個助馬堡,火燕在這裡放無人機,觀察堡子的大致輪廓,這是一個明顯的“日”型古堡,這也正是明代軍堡的一般結構。“網上資料顯示,這個堡子有漂亮的雕花門樓,火燕你看看哪邊有儲存較高的堡門”,怡然對照著網上的介紹文字提醒火燕。“好像是南邊的堡門”,火燕看著無人機拍攝的影象說。“那我們就直奔南門吧!”
從北邊堡牆奔南邊的堡門,我們穿堡而過,過了堡子的東門,又過了一座古戲臺,再轉向南,便看見一座儲存很好的堡門了。
堡門應該是有修繕,但整體風格比較和諧,城門洞的拱券、圓形的雕花門軸孔洞都古樸滄桑而又華美,門洞內兩側牆壁上完整儲存著鑲嵌的兩塊石刻,碑文細密但看不清。
穿過門洞,再抬頭看門的匾額,“好精美的雕花!”驚喜讓我們的所有感官停止了好幾秒,如此的精美絕倫,真真歎為觀止!每次長城行看見儲存完好的精美雕花,除了感嘆,就是一種歉疚,怡然總覺得這組合在一起的雕花是有傳奇、有故事、有寓意的,可是怡然卻毫無所知,如果也有如蔣勳對吳哥之美的解讀,那就太好了。
“這堡子有幾個門呢?我們出了東門,出了甕城,怎麼又出來南門了呢?”火燕一直在琢磨,再問問村民吧。從南門折回,我們繼續向東行,又遇到了一座堡門,儲存得也不錯,也有一點點雕花。出了這個門,才算是真正走出了堡子,原來助馬堡是堡外有堡。
“助馬堡還有巡檢司遺址呢”,快要走出堡子的時候,怡然想起了網上的資料介紹。問問村裡的老人們,他們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小院落。
一個挺寬敞的小院,一溜整齊的七間正房(座南朝北),還有坍塌的廂房,這在過去可是不小的門戶,做為官署也是很有威風的。如今,雖然人去房空,歲月更迭、時光老去,但殘垣斷壁、散落的窗欞依然凝記著昔日的繁華盛境。
這巡檢司是清代的遺蹟,助馬堡是明清兩朝軍事重鎮,堡內設有參將、守備、巡檢司等官員,現存還有馬市遺址、城隍廟門前的石旗杆、古戲臺、臨街店鋪、明清宅院、城門。作為當時重要的屯兵官堡,助馬堡在歷經了明代“隆慶和議”之後,朝廷在大同開闢了多處馬市,其中就有助馬堡馬市,在茶馬互市的年代,得勝堡日進斗金,而助馬堡是日進鬥銀。因而有“金得勝、銀助馬”之稱。
據說繁盛時,城堡內外有大小廟宇32座,堡南門外有當時的32座廟宇分佈圖,而這些廟宇大都金碧輝煌、雕樑畫棟,廟內神像壁畫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有建在城牆墩臺上的玉皇廟、玄天廟、觀音廟、魁星樓,還有城隍廟、馬神廟、文昌閣、龍王廟、關帝廟、五道廟等。但我們在古堡中除了那座城隍廟遺址外,只看見一座武道廟。前幾天鬼斧領隊在群裡曾發過關於武道廟釋義的一些資料,用突厥人張老師的話簡而言之:武道廟是生死輪迴迎來送往的寄託,堡中別的廟可以簡化,但武道廟應該有(大意如此)。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助馬堡三十二座廟宇只存武道廟的原因所在吧。
現在,我們從村中走過,尚隨處可見老舊磚瓦、殘存的堡子牆,東門甕城的南門就因為被一戶人家當作自家的院牆,得以完整地儲存下來。
而映入眼簾的民居建築,部分翻新的房子和老舊的磚瓦房參差在一起,有青磚黛瓦、高門大院的超級豪宅,也有黃泥抹頂、古樸拙稚的陋室。但助馬堡與長城腳下一般凋敝的村落不同,在古樸滄桑中透出新的生機,堡子外的建築很整齊且人氣很旺,這裡似乎正在開發長城旅遊資源。
助馬堡西門附近的旗杆石,與旁邊的電線杆、訊號塔,很有時代跳躍感
古堡外一景,一棵幾百年的古樹,下面是一小湖,現在正在景區建設,不能到近前。
我們走出古堡,遇到幾位穿著整潔時尚的女士,其中一位解釋了火燕前邊提出的疑問:“原助馬堡應該就是指第一道門以內,後來因為堡子住的人多了,一些人遷到了堡子外,後來就又接著原來的堡子築起了一個堡子,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說堡子內、堡子外,都是以第一道門為界的。”這位女士的普通話說得特別好,她說她現在工作在太原,這是回家來看望母親的,她從小到大一直住在助馬堡,她的母親現在還住在這裡,捨不得離開。“我認為我的家鄉是最美的,只要有時間我就回來住上幾天。”助馬堡,似乎成了她永遠的心靈家園。
長城、古堡、古戲臺、老宅院,精美的雕花、古樸的民風……長城腳下的這座古堡滄桑卻又美麗——我們這些外鄉遊子,竟然也愛上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