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浪潮下,交通運輸領域正面臨一系列變革,以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加速與交通產業融合,自動駕駛、共享經濟、智慧公路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湧現。新基建對旅遊公路建設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感知設施裝置、出行服務、執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新基建政策和發展背景,總結了新時期推進旅遊公路“五大系統”設計要點以及智慧化建設主要措施。
注重旅遊公路“五大系統”策劃設計
近年來,各地積極推進旅遊公路建設。旅遊公路的推動已成為區域聯動和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成為地方經濟產業發展以及帶動全域旅遊的重要手段。
隨著人們對公路提出更高要求,在公路體系中屬於“奢侈品”的旅遊公路,朝著更美觀、更安全、更生態、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
從策劃設計角度來看,旅遊公路至少包含“五大系統”。各大系統具體構成及設計要點如下:
景點系統。該系統主要是指公路沿線具有吸引力的資源節點,宏觀層面包括旅遊城鎮、景區景點、特色村落、產業園區等,微觀層面主要是指具備旅遊吸引力的服務區、觀景臺等,也就是說,當服務設施因其新穎的設計或獨特的風景而具備吸引力時,便也可成為景點。
如果將公路比喻為樹的軀幹與枝條,那麼景點系統便是其連線的花朵與果實。公路因為景點而更具吸引力,景點透過公路持續輸送的“遊客”養分,不斷滋補生長。由於旅遊公路往往優先修建於環境優美、資源稟賦更佳的區域,而這些資源稟賦越佳的地方往往經濟產業發展相對落後,其發展產業及經濟需求更加強烈。透過旅遊公路的修建,讓交通促進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產業發展誘增交通量又反哺交通,二者形成“閉環”正向促進關係。
在景點系統中,需注重依託現有景點資源進行整合,充分調動沿線資源,透過對已有旅遊景點的改造提升,使景點系統與路線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最終將沿線景點與公路打造成一個有機的大旅遊區。
交通系統。該系統是旅遊公路建設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公路主體和慢行系統。公路主體在建設中,需要掌握專案周邊路網情況,建設內容包括主體工程及邊溝、邊坡、擋牆、護欄等;慢行系統建設型別包含腳踏車道、人行道、登山步道、馬道等。
公路主體旨在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行車環境,建設時要注意合理佈線,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注重景觀價值選線。旅遊公路在填挖高度、路基邊坡、防護工程、排水設施、路面結構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慢行系統注重線路設計,佈設時應充分結合沿線景觀條件,保持適宜間距,避免過密、過長。慢行系統並非旅遊公路的標配,且無需並行,可分可合,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定。
綠色系統。該系統主要是包括生態控制、路側景觀控制及植被綠化三個維度。從生態控制角度來看,透過Arcgis、BIM軟體等實現對廊道的空間分析,規避敏感區,嚴控生態紅線,控制合理生態承載力等,規劃、施工、養護、運營全過程都強調環境保護,注重對路域環境的整治與保護,最大限度地實現旅遊公路與生態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景觀控制層面包括路內環境治理與廊道景觀治理。旅遊公路除了保持潔淨舒適的路內行駛環境外,還需要對路域可視範圍內建築立面、淨空、噪聲等進行有效控制,以保證其景觀品質。對綠化帶樹種選取、擋牆、水系等方面,應依據沿線景觀環境進行統籌考慮,合理佈設,充分做到與自然的融合,避免對景觀的破壞。
服務設施系統。該系統是旅遊公路與旅遊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主要包括服務區、公路驛站、慢行驛站、觀景區等。從其發展機理來看,旅遊公路服務設施源於對車與人的服務需求。一方面,從服務於車的交通需求來看,旅遊公路需提供車輛加油、停車、維修等功能,以確保車輛正常執行並可保證駕乘人員旅途安全;另一方面,從服務人的角度看,服務設施對滿足遊客吃、住、遊、娛、購以及商、養、學、情、閒、奇等旅遊需求起著重要作用,而這些需求往往也衍生出了眾多旅遊產業,是促進地方旅遊產業增收的重要手段。因而,旅遊公路服務設施在設計時,需要考慮遊客和車輛的需求,保證服務設施佈局合理、功能規模合適,建設時追求設施品質,打造“品質”設施。當然,這裡說的“品質”不等同於“貴氣”,而是應根據地域特點,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服務設施。
附屬設施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標誌標識、景觀護欄等服務設施以外的其他公路設施。旅遊公路標誌標識設施對確保旅遊公路上的旅行者安全、順利、愉快地完成旅途體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由交通國標標識和旅遊公路特色標識二套標識組成。交通國標標識依據JTGD82的規定進行設計,旅遊公路特色標識包括指路標識、門戶標識、導向標識、解說標識與識別標識等。標誌標識設計首先是以道路標識國家標準為前提、以道路景區環境因素為源發點的設計。標識的材料、造型、色彩、圖形、文字、尺度等視覺元素,應與旅遊公路本身的環境風格一致。景觀護欄起分隔、導向作用,要做到配置齊全、保障安全、與景觀環境相協調。景觀護欄的設計應注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簡約設計為主,避免過度裝飾;同時,護欄應遵循經濟性原則,需便於後期管養維護。
強化旅遊公路 智慧化服務功能
在新基建背景下,旅遊公路面臨著新一輪發展機遇,結合大資料探勘、AI、雲計算、BIM、5G等先進技術,建立具備地域特色的出行誘導服務體系,提供伴隨式出行資訊,創新智慧服務區、交旅融合建設,開拓出行服務多渠道、多元模式等將成為旅遊公路未來發展趨勢及建設重點。筆者認為,旅遊公路智慧化發展應包含智慧感知網路、智慧出行服務以及智慧服務區三個部分。
智慧感知網路由智慧基礎設施、智慧傳輸網路及資料資源融合等方面構成,在旅遊公路廊道範圍內實現全要素感知及全過程管控。對於旅遊公路監控裝置要儘量做到在服務區、驛站、停車場等重要位置全覆蓋,同時也可將影片監控等與消防、廣播等系統整合,實現智慧化管理。
智慧出行要求借助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基於衛星定位、行動通訊、監控影片等採集檢測裝置和北斗、5G等新型傳輸技術,面向出行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快捷、更綠色的品質化旅遊公路出行服務。在出行資料釋出上,可透過可變情報板、手機App、網路、廣播等媒介傳遞出行資訊,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服務。
智慧服務區應當滿足智慧監測、智慧停車、智慧充電、智慧公廁、智慧營銷等建設要求,建設智慧服務區平臺,實現智慧化旅遊公路業務管理,涵蓋服務區經營資料的分析統計、服務區的日常巡檢、收銀資料的稽查、服務區的流量監測、顧客評價及考評等功能。針對旅遊方面,應提供三維漫遊、VR等智慧旅遊體驗服務。
(作者單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洛川縣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613378752#qq.com24小時內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