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一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資料顯示:小學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接近四成,抑鬱水平隨著年級升高而提高。更有研究指出當前的青少年正在遭遇一場“四無”心理風暴,對學習、生活和社交無動力、無興趣,對生命產生無價值感、無意義感,最終導致心靈的荒蕪。
在這一令人憂心的現實下,“雙減”不僅是對我國教育格局的重大調整,更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不僅對學校教育育人體系進一步進行科學定位和整體最佳化,也為家庭教育迴歸本源、緩解焦慮、發揮自身獨特的教育功能指明瞭方向。
“雙減”政策凸顯了家庭教育的三個價值導向
家庭教育要尊重兒童權利。《兒童權利公約》明確規定兒童應平等享有生存權、全面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全面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然而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下,青少年學習負擔日益沉重且嚴重下移,甚至學前幼兒也早早開始揹負升學壓力,遊戲、休息、娛樂的時間被越來越多的作業和課外輔導所侵佔,兒童的休息權、健康權、全面發展權與參與權被嚴重損害。“雙減”政策的實施,將為家庭生活和教育贏得更多時間和空間,提供更多自主選擇和掌控的機會,從而保障孩子們玩得充足、睡得香甜,並廣泛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和事務,有利於真正尊重和實現兒童的各項權利。
家庭教育要尊重人的發展規律。人的發展和學習是有規律的,教育只有遵循了科學的規律,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雙減”政策的實施,不僅強調學校教育要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綜合能力,更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和學習觀,擺脫“功利化、短視化”等違背教育規律、盲目從眾的教育行為,賦予家庭教育更具科學理性、更具反思覺察、更具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和智慧。
家庭教育要融入家校社協同教育生態圈。建設家校社三位一體協同一致、密切配合的教育生態,是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兒童身心健康全面成長的需要,也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保障。“雙減”政策將進一步明晰家校的定位與邊界,使家庭不再成為學校的簡單延伸;啟用社會教育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轉變功利膚淺的工具性傾向;保障家校社協同教育生態機制,使各方在履行各自功能職責的同時促進科學協同,真正以兒童為中心,為家庭教育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更多元的選擇、更具個性化的支援,提高兒童和家庭的實際獲得感。
基於以上三個價值導向,“雙減”政策下新時代家庭教育將面臨三個轉變。
從偏重知識技能轉向加強經驗建構、鍛造品質
當前教育負擔過重,除了在時間上的過度榨取、超前趕跑之外,更飽受詬病的還是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仍然以知識灌輸為主,依賴背誦記憶、重複練習、題海戰術,重結果不重過程,似懂非懂、囫圇吞棗;重分數不重品質,高分低能、品行下滑。
當前幼兒園大班生源流失嚴重,大量幼兒去學前班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甚至有中班幼兒被家長逼著長時間伏案學習,完成家長佈置的作業等現象,完全背離幼兒在自然、生活和遊戲中透過感知、操作、體驗進行學習和建構經驗的規律。再比如,很多學生會做複雜的數理化,卻不會看電錶,不知道炒一盤菠菜需要買多少棵,和麵時需要往麵粉里加多少水;喜歡長時間關起門來刷題,卻看不到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自然科學現象;能背誦出大段大段的道法知識點,面對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卻麻木冷漠、無法做出應有的價值判斷……
孩子是在與周圍的環境、事物和人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形成認知和建構經驗,是主動的學習者,學習的過程是生成的、開放的,是在已有認知經驗基礎上對新問題情境加以理解和應用,既遵循一定的普遍的科學規律,又呈現出較強的個性化經驗。“雙減”正是要將兒童從單一狹隘的書本學習中解放出來,從枯燥乏味的識記練習中擺脫出來,凸顯個體的生活感受、情感體驗、實踐行動在學習中的作用,發揚直接經驗對於間接經驗的價值,使兒童的主動性得以彰顯,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家庭生活情境中充滿源源不斷、生動自然、隨機而又具有內在關聯的教育契機,家長要深刻認識到兒童學習的規律,摒棄對知識技能的過度強化,捕捉兒童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創設問題和挑戰,鼓勵動手動腦探究實驗,提高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習的即時性、趣味性、有用性。同時,要讓兒童承擔家庭生活和事務中具體的任務,鍛造出適應未來學習和生活的必備品質。
知行合一要透過“事上練”,在不斷做事的磨鍊與自我反省中形成活的智慧,實現“致良知”。沒有踐行,就不會獲得新知;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到的知識就是死的,所獲得的成長也終將沒有根基。
從才藝興趣培養的功利傾向轉向審美愉悅發展
如今家長普遍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藝術特長,但大多存在功利傾向。隨著學習競爭的加劇,興趣培養呈現出前緊後松的現象,早期緊密參加考級和比賽,到了初中、高中則讓位給學科學習。這種才藝興趣培養工具化的做法,以犧牲兒童真正的興趣體驗和藝術素養為代價,徹底抹殺了其對個體豐富的發展價值。
馬斯洛需要理論指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最終透過“自我實現”成就完美人格。興趣才藝不僅僅是孩子與眾不同的個性化展現,更是他們自我發現、自我實現的有益途徑。強制的才藝訓練和單調的學習生活,正在侵蝕著孩子健康人格的建設工程。
腦科學研究發現,在滿足興趣需要或進行主動性藝術創作表達時,孩子更容易形成積極的心理體驗,大腦神經遞質會產生更多的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從而獲得更多的愉悅感,緩解壓力,滋潤心靈;另外,經常性的興趣滿足和藝術探索還會讓孩子內心更專注寧靜,獲得更多的心流體驗,更有意義感和幸福感,而幸福感越強,抗逆力就越強,越具有心理韌性,越容易迎接挑戰,越能在逆境中生存。有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沉浸於藝術創作的孩子,反而會更主動地去完成課業學習任務。
“雙減”政策將引導家長重新認識才藝興趣的重要意義,給孩子創設更安全、更個性化的探索空間,使興趣與藝術成為陪伴他們一生的朋友,為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建立生命意義培育豐厚的土壤。
從密集型育兒以學業監督為主轉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
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密集型育兒”方式,不斷加大對孩子的教育投入,親子陪伴和溝通也大多圍繞學習成績進行。表面上看,兒童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注,實際上卻面臨很大的壓力,獨立意志受到壓抑,自我反思、自我認識和調節能力也在下降,並常常引發親子衝突,埋下身心疾病的隱患。
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很重要,但高質量的陪伴不意味著在接送孩子上課、陪聽課、輔導作業上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真正關注子女內心成長的溝通和交流才是最有價值的投入。“雙減”將兒童和家長從沒完沒了的作業、練習題和考試中解脫出來,使家長能在放鬆的狀態下有更多注意力觀察和共情孩子每天的情緒感受,圍繞他遇到的困惑進行開放性討論,支援他透過反思去嘗試解決問題。這些經歷都會給予孩子被尊重、被關愛、被接納、被鼓勵的感受,成為他內心堅定自信的來源。
正如社會文化心理學派代表人物維果茨基所言,兒童的心理活動與“發現”不僅僅來自自身的探索,還有更多產生於與成人、同伴進行合作或者交談的情境之中。親子之間的社會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還可以幫助孩子擺脫自我中心,建立同理心,心中有他人,並將視野投向更廣闊的群體、社會、國家和世界。或許,這才是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特有的優勢,是家庭所具有的最根本的意義。
來源: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