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童工在英國等地氾濫,以下是《資本論》裡的一些片段:
斯泰福郡的陶器業,在最近22年來,曾三度成為議會調查的物件。調查的結果,第一次見斯克裡文先生1841年向童 工調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第二次見奉樞密院醫官命令公佈的格林豪醫生1860年的報告(《公共衛生。第3號報告》第1 部分第102—103頁),最後一次見朗格先生1863年的報告,載於1863年6月13日的《童工調查委員會。第1號報告》。在 這裡,我只要從1860年和1863年的報告中摘錄一些受剝削的兒童本人的證詞就夠了。根據兒童的情況也就可以推知成年 人的情況,特別是少女和婦女的情況。同這一工業部門比較起來,棉紡織業之類的部門還算是很愉快很衛生的職業呢。
威廉·伍德,9歲,“從7歲零10個月就開始做工”。一直是“運模子”(把已經入模的坯子搬到乾燥房,再把空模 搬回來)。他每週天天早晨6點上工,晚上9點左右下工。“我每週天天都幹到晚上9點鐘。例如最近七八個星期都是這 樣。”就是說,一個7歲的孩子竟勞動15小時!詹·默裡,12歲,他說:
“我乾的是運模子和轉轆轤。我早晨6點鐘上工,有時4點鐘上工。昨天,我幹了一整夜,一直幹到今天早晨6點鐘。 我從前天夜裡起就沒有上過床。除我以外,還有八九個孩子昨天都幹了一整夜。除了一個沒有來,其餘的孩子今天早晨 又都上工了。我一個星期掙3先令6便士。我整整幹了一夜,也沒多得到一個錢。上星期我就整整幹了兩夜。”
費尼霍,10歲,他說: “我不總是能夠得到十足一小時的吃飯時間,而往往只有半小時,每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都是這樣。”
火柴製造業是從1833年發明用木梗塗磷的辦法之後出現的。自1845年起,它在英國迅速地發展起來,並由倫敦人口 稠密的地區傳到曼徹斯特、北明翰、利物浦、布利斯托爾、諾里奇、新堡、格拉斯哥等地,它同時也使牙關鎖閉症蔓延 到各地。維也納的一位醫生早在1845年就發現這種病是火柴工人的職業病。工人中有一半是13歲以下的兒童和不滿18歲 的少年。誰都知道,這種製造業有害健康,令人生厭,所以只有工人階級中那些最不幸的人,餓得半死的寡婦等等,才 肯把“衣衫襤褸、餓得半死、無人照管、未受教育的孩子”送去幹這種活。在委員懷特1863年詢問過的證人當中,有270 人不滿18歲,40人不滿10歲,10人只有8歲,5人只有6歲。工作日從12到14或15小時不等,此外還有夜間勞動,吃飯沒有 固定時間,而且多半是在充滿磷毒的工作室裡吃飯。如果但丁還在,他一定會發現,他所想象的最殘酷的地獄也趕不上 這種製造業中的情景。
後來,有人發現:長期以往地過過度、超負荷工作,使得童工的身體狀況堪憂,體弱多病、壽命也越來越短。
於是善良的資本家,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實際上是為了保證有效的勞動力,把工作時長從16個小時降到了12小時。
我們現在的平均壽命大概在80歲左右,相較於那個時期,差不多提高了一倍。那時候的10歲差不多就是現在的20歲。
資本喜歡年輕人,不是現在才有。
我其實不希望大家把華為和網際網路大廠放到一起,他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大家聽到網際網路,覺得好像是很高大上的行業,但其實不然。
對於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創意、是想法、是邏輯架構、是應用場景的拓展。
對於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障礙是制度和政策的限制,而不是技術方面的限制。
比如滴滴,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想法:開發一個軟體,接入司機和乘客,大家在軟體上面可以直接叫車,司機可以接單,而不是誰來敲乘客點選“叫車”的那幾段程式碼。
應屆生工資相對較低,應屆生聽話,應屆生沒有家庭,不會因為小孩生病請假,不會因為小孩上學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