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個一言難盡的國家。
2004年5月1日,經過漫長的談判和磋商,歐洲聯盟正式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馬耳他和塞普勒斯為新的成員國,從此歐盟成員國擴大到25個成員國。
作為歐盟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擴編,歐盟東擴不僅讓歐盟實力更加強大,其觸角也延伸到東歐腹地,更從根本上改變了歐盟的本質。
一直以來,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聯盟,歐盟從一開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成員國主體的西歐各國雖然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盛極而衰也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稀鬆平常的高福利是其它國家望眼欲穿的存在。所以,能成為歐盟的一份子,對於很多窮國而言是不是祖墳冒青煙,而是詐屍噴烈火。
而當規模如此龐大的東歐國家成功加盟,大家才猛然發現,原來“歐盟成員國”不意味著絕對富裕,窮國也可以和富國觥籌交錯。
而比魚龍混雜更可怕的是,東歐國家的加入,讓歐盟有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的感覺,從此本就人多嘴雜的歐盟更加烏煙瘴氣。
這種情況,早已讓德國無語凝噎。
從歐盟的起家過程來看,德國無疑是名副其實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傷亡之慘烈且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以前所未有的偉力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
硝煙散盡後,西歐大地滿目瘡痍、一片狼藉,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和隔壁東歐的蘇聯一躍成為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作為昔日國際政治舞臺中心的西歐身在中間卻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
這是比戰火還要沉重的打擊,所以西歐各國為了挽留實力和影響力一落千丈的局面,經過長期的痛定思痛,創造性地提出了“抱團取暖”的自救策略。隨後以宿敵法國與聯邦德國的和解為起點,於1951年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為標誌,歐洲一體化轟然起步。
雖然地形山海相間,國家和民族星羅棋佈,但西歐自古以來卻有著深深的“大一統”情節,無論是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拿破崙帝國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西歐推動“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的努力都不曾停止。
只是,歐洲的熱土上,孕育不出秦始皇般的人物,相比於同在藍天下的民族認同,西歐人民更鐘愛文明的多樣性,於是歐洲一體化非但沒有更進一步,反而更加支離破碎。
而地球人都知道,山頭林立對文明發展終歸是弊大於利,對此德國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深有體會,所以德國統一德意志乃至歐洲的意願也比其它歐洲國家更強烈。
只是,德國的統一之路從來跌宕起伏,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實現統一後,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艱苦奮鬥”,雖然重創了英法等宿敵,但自身也元氣大傷,尤其是國土從54萬平方公里銳減到35.76萬平方公里。
國土作為體現一國實力的根本要素之一,不僅是孕育人口,佈局三大產業的根本支撐,更是一定範圍內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擠壓”,畢竟資源和空間都是一定的,大家彼此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不僅失去了龍興之地東普魯士,更有工業基地西里西亞以及東波美拉尼亞,從此波蘭和俄羅斯勢力推進到家門口,首都柏林也從地理上的德國中心蛻變為德國“邊境城市”,德國也不得面臨著“天子守國門”的尷尬境地。
更可怕的是,為了懲罰德國,防止戰後德國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德國國土在二戰後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割佔領,冷戰開始後德國更是分屬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的相繼成立,也讓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德國成為冷戰對抗的最前沿。
雖然為了確保對各自德國的控制,更為了展示意識形態的優越性,美國和蘇聯分別將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打造成面對面的視窗國家,並給予了強有力的援助,比如聯邦德國被納入美國“馬歇爾計劃”,為戰後經濟的復甦和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民主德國雖被蘇聯運走了大量機器,但蘇聯的支援也力度空前,再加上德國原有的雄厚基礎,民主德國長期都是社會主義陣營內部蘇聯之外最發達的國家。
不過,支離破碎的德國,最渴望的還是統一,即便無法收回東普魯士等故土,和民主德國合體終歸是民心所向。但在美蘇爭霸的大框架下,德國從來人微言輕,而且對二戰的心有餘悸,是德國被警惕的重要因素,甚至歐洲煤鋼共同體本意都是對聯邦德國可能野心的限制。
而被美蘇擠壓的大環境,也迫使西歐各國抱團取暖的意願更加強烈,再加上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巨大利好,西歐的一體化一發不可收拾。
因經濟聯盟的“初心”,雖然法國和聯邦德國是歐洲煤鋼共同體的領袖,但經濟實力更強的聯邦德國無疑是無可爭議的核心。雖然兩國都是極盛一時的列強,所向披靡的帝國主義俱樂部成員,但“捷足先登”的法國作為海洋帝國與大陸帝國的結合體,走上了積重難返的殖民帝國之路。
相比之下,1871年才真正實現統一的德國雖然錯過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浪潮,但趕上了科技革命爆炸的東風,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使德國迅速超越英法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奠定了今日德國經濟一騎絕塵的基礎。相比之下,當失去了廣闊的殖民地,英法雖有發達國家之名但卻早已江河日下、大不如前。
所以,歐洲一體化也可以理解為德國“曲線統一”歐洲的謀篇佈局。而因為其它成員國本質上都是德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所以圈子越大,對德國越有利,即便是“攪屎棍”英國,德國也照單全收。
本來在德法抱團取暖時,英國是不屑一顧的,畢竟作為反法西斯四巨頭之一,英國在二戰中居功至偉,即便被打回原形成為最大的輸家,也依然端著“老紳士”的架子,對歐洲大陸的“土包子”們嗤之以鼻。畢竟有美國這個高富帥的親戚,英國只需要從大爺的位置上順勢拜倒在美國的牛仔褲下,大家就還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但問題是美國從來薄情寡義,尤其是對親戚更是刻薄寡恩,除了佈雷頓森林體系奪走英國的金融地位,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更是把英國一腳踹入了茅坑。
直到這時,英國才發現自己的可笑可悲,然後“低三下四”地要求加入歐共體。
對英國的“回心轉意”,大家都非常激動,尤其是法國,一再表示我去年買了個大手錶。畢竟二戰剛剛結束時,法國就曾力邀英國合體組建“英法合縱國”,但遭到了英國的拒絕和嘲諷。而今,法國當然不爽,並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昨天你對我愛答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可以說,英國加盟的一波三折,主要就是法國阻撓的結果,而最終的成功,則是聯邦德國的一手推動。畢竟,法國怕英國搶風頭,但德國不怕,因為英國經濟再強也強不過自己,而且還能制衡法國,德國當然樂見其成。
但事實證明,凡事都是雙刃劍,英國噁心法國的同時,也差點兒攪黃了德國的統一大業,幸有蘇聯的“冷眼旁觀”,才最終推動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合體,而德國的統一也成為德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更上一層樓的歷史契機。
歐共體雖然是經濟聯盟,但一來由於成員基本非富即貴,二來出於在美蘇之間夾縫求存的需要,所以其整合程度和實力在其他國際組織中鶴立雞群,而這注定會成為美國的有力挑戰者。但因為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這一意識形態宿敵的存在,美國對歐盟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畢竟“馬歇爾計劃”已經將西歐各國納入了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龐大的歐洲駐軍更是保證了對西歐各國的遠端控制,所以美國並不擔心歐盟的反戈一擊。
1991年蘇聯解體後,歐洲一體化繼續穩步推進。1993年,隨著《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最終生效,歐洲聯盟橫空出世。
歐盟成立後,隨即開始了更加雄心勃勃的整合,特別是歐元的平地起雷,直接向美元石油霸權發起了有力衝擊。因為自1974年建立的美元石油霸權是美國真正的霸權之基,簡稱命根子,所以美國當然要奮起反擊。
再加上蘇聯解體後由於共同敵人的煙消雲散,美國和歐盟也最終失去了同仇敵愾的前提,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矛盾自然更加尖銳,美國的輕撫也逐漸蛻化為一把把利刃尖刀。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歐盟傳統宿敵蘇聯的繼承人,俄羅斯反而可以爭取,美國則成為處處使絆子的新敵人。歐盟,就在後冷戰時期的新矛盾中邁向了又一個征程。但美國綜合國力一騎絕塵,給歐盟設定的危機也更加關山難越。
除了科索沃危機的裹挾,希臘債務危機的欺騙,難民危機的積重難返,英國脫歐的筋疲力盡,歐盟在美國一次次的打擊中岌岌可危。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歐盟核心的德國面對搖搖欲墜的危局,表現出了歷經滄桑的疲倦。
俗話說“敵人永遠來自內部”,在靜夜史看來,德國最大的危機不在於美國上躥下跳的煽風點火,而在於內部的力不從心,這在反華問題上體現得尤其淋漓盡致。
誠然,作為西方國家,在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黃種人大國的異類,首先從情感上難以接受。畢竟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尤其是西歐白人主導的國際秩序持續至今,是西方國家能在技術等優勢下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巧取豪奪進而維持高水平發展的根本保證。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猛烈衝擊這一秩序,所以儘管德國和美國矛盾叢生,但在反華問題上卻同仇敵愾。
只是,這樣的殊途同歸,本質上是對美國的追隨,這對於歐盟想要的自主性弊大於利,對於歐盟想要獨立於美國之外的最終目標,則是南轅北轍。
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之所以出現這樣匪夷所思的情況,在靜夜史看來根源在於歐盟的核心,也就是德國,而主要因素則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德國太小了。
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懲罰,讓德國的領土不斷縮水,即便是經歷了兩德統一,德國國土面積也排在法國、西班牙、瑞典和挪威之後。
雖然德國的經濟實力在西歐一騎絕塵,但不足以形成一手遮天的壓倒性優勢,在歐盟內部雖有領航之能卻無轉向之力。
所以在面對美國的打擊時,歐盟內部才如此有心無力。因為德國太小,根本無法整合歐盟內部勢力形成一致對外的統一立場,所以只能在各懷鬼胎中等待命運的安排。
另外,因為德國太小,歐盟也無法坐大,根本撐不起世界一極的大國雄心,所以再高程度的整合,歐盟也只能隨波逐流。
其次,德國太弱了。
作為戰敗國,德國本土上至今仍然駐紮著數萬的美國大兵,這也決定了德國至今仍然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主權國家。
因為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德國在處理內外事務上有著深深的力不從心。
立陶宛反華,不管德國是否支援,最終結果都只能是支援。因為立陶宛作為東歐國家的代表,首先有“追隨”蘇聯的前科,即便加入歐盟也不會得到真正的信任。既然如此,它們自然願意“矬子裡面拔將軍”,在美歐之間選擇美國做最後的後盾。即便知道美國可能比歐盟還不靠譜,但依然篤信“打狗還要看主人”,能把敵人唬住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因此,立陶宛的反華,不為歐盟更不為德國,為的是自己的安全感,而它對美國的追隨,極大地增加了歐盟內部的離心,但德國根本沒有能力阻止,畢竟它更沒有能力給立陶宛提供保護和支援。
最後,德國太慫了。
英國脫歐給歐盟成員國樹立了極壞的榜樣,連波蘭也敢於和德國叫板,更讓歐盟元氣大傷,從此歐盟不僅損失錢包更損失有生力量。更可怕的是,當英國決定掙脫歐盟再度和美國你儂我儂,必將成為歐盟臥榻之側的巨大麻煩。
所以,追隨美國意志反華,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歐盟的避險之道。
而美國的巨大能量,似乎早已讓德國嚇破了膽,以至於“北溪二號”天然氣工程也停擺,不敢擁抱俄羅斯共抗美國。
所以恨屋及烏,與俄羅斯“背對背擁抱”的中國就更不敢親近了,反而要瘋狂挑釁,為此甚至“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在德國看來,美國近在咫尺甚至就在本土,中國卻遠在天邊更在萬里之外,孰危孰安德國心知肚明。
所以反華是德國當前的最優選擇,儘管是飲鴆止渴,儘管是作繭自縛,德國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畢竟相比於未來的前途黯淡,被美國當場去世才是最可怕和尷尬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