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阿里·沃特金斯,“哨豬行動”受害者之一。(來源: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在前不久閉幕的所謂“民主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雄心勃勃地宣佈了一項“復興民主總統倡議”,要撥出4.24億美元用來支援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民主活動”。然而,高喊“新聞自由”的“民主峰會”前腳剛落幕,後腳就被爆出美國特工審查記者的“哨豬行動”,讓世界看到“監聽帝國”的觸角早已伸向媒體界。
據《國會山報》、美聯社、雅虎新聞等外媒近日報道, “哨豬行動”發生於2017年,20多名記者遭到美國特工監視、調查,美國政府部門甚至利用追蹤恐怖分子的資料庫對他們進行審查。然而,當此項行動被曝光後,無論是執行此項行動的特工還是他的上司,或者與行動有關的政府機構,都無人受到指控。
“哨豬行動”最初浮出水面,與一名叫做傑弗裡·蘭博(Jeffrey Rambo)的美國特工有關。2017年,當蘭博進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下設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工作時,被分派至國家目標定位中心(NTC)一個秘密部門——新成立的網路遏制部門。
這個部門“任務級別”很高,直接來自CBP長官、國土安全部部長乃至白宮。這個部門也非常自豪於“打破常規”的做事方法。從政府官員到記者,從國會議員到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無人不在他們的視線範圍內;不管是旅行記錄、還是財務狀況,任何個人敏感資訊他們都“手到擒來”。
2017年5月,白宮要求該部門調查“剛果強迫勞動”的情況,蘭博被“委以重任”。為了收集證據,蘭博提出,可以從專門從事強迫勞動報道的記者和政府機構官員等人那裡獲取資訊。蘭博的上司丹·懷特(Dan White)批准了,並指示他“一定要審查接觸的每一個人”。
2017年5月下旬,蘭博開始接觸他感興趣的人,其中就包括一名叫做阿里·沃特金斯(Ali Watkins)的記者,她在特朗普“通俄門”事件的相關報道中嶄露頭角。當蘭博盯上沃特金斯後,他動用了CBP的自動追蹤系統(Automated Targeting System)、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路、美國國務院的領事資料庫,將沃特金斯查了個底朝天。
你以為調查就這樣結束了?不,一切才剛剛開始。蘭博以化名直接找上了沃特金斯。2017年6月1日晚,在華盛頓杜邦環島附近一個隱秘酒吧,蘭博經過對沃特金斯幾個小時的盤問挖出了她的新聞線人——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安全總監詹姆斯·沃爾夫(James Wolfe)。
拿到“料”的蘭博更是“甩開了膀子”,程式分析師查理·拉特利夫(Charlie Ratliff)也參與到調查中來。為進一步審查沃特金斯,拉特利夫甚至動用了“恐怖分子篩選資料庫”(TSDB)——一個擁有超過100萬個名字的監視列表。拉特利夫審查的物件還並不限於記者,他會定期審查國會工作人員被CBP捕獲的旅行記錄,並使用TSDB進行調查。
蘭博不僅與FBI有合作,還聯絡了一家政府承包商,其專長就是透過社交媒體和其他公開資訊來源調查他人。該公司發回的報告中記錄了沃特金斯和沃爾夫在一起時的具體日期與位置。這份報告還包含有沃特金斯的母親和兄弟的個人資訊。
回憶起這段被蘭博“死死咬住”的經歷,沃特金斯至今仍然後怕不止。她在接受雅虎新聞採訪時說,她對CBP和DHS工作人員調查的無孔不入深感不安,“他們查我的新聞來源、深挖我的個人生活,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這都令我不寒而慄”。
2018年6月12日,《華盛頓郵報》一篇曝光蘭博與沃特金斯會面的報道,讓蘭博成為眾矢之的。美國國土安全部監察長辦公室對蘭博展開調查,蘭博可能面臨著不當訪問記錄、做出虛假陳述和串謀等刑事指控。2020年10月22日,國土安全部監察長辦公室向弗吉尼亞州東區檢察官辦公室金融犯罪主管馬克·萊特(Mark Lytle)提交了這起刑事訴訟案件。
然而,蘭博最終沒有面臨任何指控或懲罰。2021年1月,萊特回覆說,由於執法時使用資料庫曾有法律先例、“缺乏有關蘭博職責描述的CBP政策和程式”、蘭博揭發了沃爾夫潛在犯罪行為等原因,他拒絕起訴蘭博。當月,蘭博被解除停職,並返回邊境巡邏隊工作。
事實上,被曝光的沃特金斯的遭遇只是揭開了“哨豬行動”的“冰山一角”。當“哨豬行動”被批准後,15至20名國家安全記者被列入調查名單。因有記者遭到“哨豬行動”審查,美聯社發表宣告表示,“我們對這種明顯的濫用權力深表關切。一個記者僅僅因為做自己的工作就成為目標,這違反了第一修正案。”《紐約時報》則表示,“現在是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公開這次調查中發生的全部記錄的時候了,這樣這種不正當的行為就不會再發生。”
真的不會再發生嗎?震驚世界的“稜鏡門”醜聞在前,“哨豬行動”仍然發生了。或許人們該擔心的是,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哨豬行動”正在發生?將要發生?
(文/何所思)
來源: 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