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經濟特區,便於吸收外來投資。這主要是由它們的地理位置決定的,深圳毗鄰香港,珠海毗鄰澳門,廈門毗鄰臺灣,汕頭是僑鄉。
40年過去,四大經濟特區的發展天差地別。深圳一枝獨秀,躋身四大一線城市之列。珠海和廈門不算出彩,但生態環境和人均收入也算可圈可點。汕頭則一直缺乏存在感,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也是四大經濟特區之一,目前只能劃歸三線城市之列。
造成這種差異的,固然有領導水平、發展思路等原因。但最大的原因還是要從地理位置上去分析。
深圳設立時,恰逢香港經濟轉型,隨後中英兩國又達成了香港迴歸的協議,從經濟到政治都具備了深度融合的條件。深圳作為唯一與香港陸路相連的城市,很自然地成為了香港的後花園,成為香港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
珠海有點悲催。澳門除了博彩業,就沒什麼東西可轉移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珠海除了早期擁有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外,也沒比別的城市更具吸引力。
汕頭地理位置比較邊緣,周邊地區經濟也相對落後。雖是僑鄉,但難以吸引華僑投資,大多數都被虹吸到了珠三角,畢竟資本都是逐利的。
廈門受制於兩岸形勢,臺灣的投資和帶動作用極為有限。而且作為海防前線,從國家到個人,對在閩在廈投資都難免會有顧慮。
這些客觀情況,最終造成了四大經濟特區的不同命運。這個結局並不意外,估計高層從一開始就心中有數。所以,大可不必嘆息。
深圳的確是了不起的,它是中國城市發展的第一大奇蹟,很多地方值得總結和學習。但不能把深圳的經驗過於神化,要清醒認識到,地理位置始終是這一奇蹟的前提和第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