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是市場公認的“長坡厚雪”賽道,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很多剛開始投資基金的小夥伴,可能對“於洋”這個名字會有點陌生,但他絕對是一位值得關注的“寶藏基金經理”。在2017年11月到2020年5月的兩年多里,於洋管理的基金富國精準醫療,累計收益率比大家熟知的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趙蓓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還要高。
於洋VS葛蘭VS趙蓓,究竟誰更強?
2018年,醫藥板塊經歷了巨大的牛熊轉換。上半年,在創新週期以及政策週期的驅動下,延續了17年底開啟的上漲行情,最高漲幅21.16%。下半年在市場因素和 4+7帶量採購政策影響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調整,全年收跌26.38%。
於洋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上半年抓住了醫藥創新加速及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大幅跑贏基準。下半年面對4+7帶量採購政策,於洋判斷政策的影響並不侷限於化學仿製藥領域,果斷換股、減倉,較好地控制了回撤。全年收益率3.17%,而同類平均為-13.93%, 滬深300為-25.31%。
2019年,醫藥板塊經歷單邊上漲。在11月之前,政策環境都是相對緩和的,受益整體市場回暖及醫藥板塊強勁的內生增長,醫藥板塊漲幅居前。11月底,創新藥國家談判結果出爐,以及第二批集採政策的推進,邊際上出現了政策趨嚴的轉變。市場由於對醫藥行業的政策擔憂、估值擔憂而出現了猶豫和分歧,板塊出現回撥。全年醫藥股投資熱點集中在創新藥、研發產業鏈等產業方向明確的熱點領域,而仿製藥、中藥板塊則遠遠落後。
於洋超配創新藥、醫療服務、CRO、醫療器械、IVD 等行業,全年取得67.33%的收益。葛蘭則在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高質量仿製藥的龍頭企業等方向進行了著重的佈局,高倉位運作,取得75.23%收益率。
2020年,新冠疫情籠罩全球。1月份疫情氣勢洶洶來襲,到4月份國內基本控制住,而海外從3月份開始疫情爆發,各行各業幾乎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醫藥板塊既有疫情需求的拉動,而受疫情影響的部分也表現出了比較好的剛需特徵,上半年中證醫藥指數上漲38.75%。
截止5月26日變更基金經理,富國精準醫療取得了40.18%的收益,於洋在這個階段取得的超額收益相比較有限。趙蓓對疫情相關的防護用品、診斷試劑等需求加大了配置比例,取得很不錯的超額收益。
綜合來看,於洋在2018年的震盪市表現是更突出的,於洋會擇時,投資偏向左側,比較適合震盪市中獲得超額收益。單邊牛市的環境裡,高倉位運作的葛蘭,超額收益會更加明顯。在行業面臨重大需求變化時,透過景氣度追求從“預期差”中尋找盈利和估值雙升投資機會的趙蓓,業績更加優秀。
去年6月,於洋離開公募行業,創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在離開一年多後,他選擇迴歸公募,還是去了之前的老東家富國基金。在於洋迴歸公募後,未來大家可選的寶藏基金裡,或許又多了一個選項,咱們先來盤點一下於洋過往的投資經驗,認識一下他~
於洋有著什麼樣的投資理念與風格?
於洋是醫藥科班出身,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製藥專業,研究生就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研所。兼具賣方、買方醫藥投研經歷,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分別在第一創業證券、華創證券、安信證券擔任過醫藥行業分析師;2015年11月加入富國基金,任醫藥行業高階分析師、中小盤研究員。2017年10月起開始管理資金,截止2020年6月離開富國基金前,管理了100億左右資金,有一定的大規模資金管理經驗。
醫藥科班出身,加上6年多的醫藥研究經歷,使得於洋在醫藥股上有比較強的能力圈。於洋認為自己在醫藥板塊中的一些大擇時做得比較好,能夠在風險來臨前就有所感覺。在醫藥行業有行業性大機會時,他會滿倉買入;而在他看空醫藥行業時,他也會選擇大幅減倉。
於洋認為在醫藥板塊裡面,做資產配置很難,超額收益很大部分會來自對於公司深度研究後,能夠在底部去買股票。於洋投資偏向左側,比較適合震盪市中獲得超額收益。
我認為所有好的基金經理都是屬於時代的,真正卓越的基金經理是能夠把握每一個時代的大主題和邏輯、能夠把握時代脈搏的。我也希望可自己以做到這樣,有大格局。我也欣賞特別勤奮的人。好的基金經理不是依賴某一種特定的投資風格。
我比較獨立,願意獨立去做研究,也願意為自己的獨立研究負責。
於洋注重回撤控制,主要透過控制倉位、把握持倉結構、重視市場情緒和一些事件對個股的催化作用來實現,避免持有的股票屬性過於單一。投資組合裡面的資產多元化,更有助於組合的穩定性,因此,於洋也在持續拓展其他行業的能力圈。
從投資角度看,醫藥子行業雖然同屬一個“家族”,但其投資邏輯卻具有異質性,反而和其他“家族”有一定的同質性。比如大宗原料藥,其投資邏輯更接近於化工股等週期性行業,“漲價”是核心催化劑;比如中藥,其投資邏輯更接近於消費品,“消費升級”是大背景,“品牌+渠道+管理層”是王道,“提價+放量”是核心推動力;比如創新藥,其投資邏輯更接近於科技股,“創新驅動”是核心動因,“市場空間”是關鍵,NPV估值模型也可共通。所以說,醫藥行業不只是一個行業,而是多個不同邏輯的行業集合;透過對於醫藥行業公司的研究,能夠掌握絕大多數的投資方法。
於洋將自己構建的醫藥行業投資框架,套用到其他行業。在管理全市場基金的過程中,對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認為自己的能力圈在成長股這一塊。在全市場基金的投資上,重點配置在“醫藥+消費+TMT”這些成長股板塊。
現在是“科技創新”最好的時代。用一種跟隨的策略做“科技創新”,回報率很高。消費升級是,滿足之前沒有滿足的需求。比如高鐵,這是有必要的消費升級,不是喝酒從低端白酒到高階白酒。我更欣賞日本那種消費升級模式。讓你生活更方便,更好,更舒適的消費升級。
如果本文對你的投資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