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半導體市場充斥著缺貨、漲價。無論是產能緊張也好,還是囤積庫存也好,晶片短缺都是今年半導體市場的主旋律,供不應求也讓半導體市場格外火熱。
不僅僅是輪番漲價的製造類廠商,連各大晶片設計公司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TrendForce前兩天剛剛釋出了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IC設計企業營收排名。位列全球前10的公司大多也都是一些“老朋友”。
2021年第三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企業總計營收達3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5億元),年增45%。
整體來看,第三季度的營收額比起第二季度(298億美元),也是再創新高。
再說排名,第三季度的前七名都和第二季度完全一致。後三名的變化也不算很大,瑞昱和賽靈思排名互換,奇景光電打敗Dialog躋身第十。
也許會有人疑惑,就算是習慣性擠牙膏,Intel也該在前十之列啊?還有TI、三星怎麼也沒有呢?這裡就要和各位看官解釋一下了。Intel、TI、三星都是IDM廠商,並非是單純做晶片設計的,所以這份“IC設計公司營收排名”自然就將其排除在外了。
先看“神仙打架”前五名
高通已經蟬聯了5個季度的“營收冠軍”。在5G手機的巨大市場需求下,高通的5G晶片打入了蘋果的供應鏈,再加上華為因為晶片銷量驟減,所以採用高通晶片的手機廠商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高通在第三季總營收攀升至77億美元,年增56%,位居全球第一。
英偉達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就打敗博通,穩坐全球第二。業績就像開了外掛,一路飆升,當然大部分的功勞都歸於GPU。除此之外,“挖礦熱”和客戶積極部署RTX系列之高效能顯示卡,讓英偉達的產品部門營收年增148%。把營收推到了66億美元,年增55%。
博通作為曾經一直佔據榜首的學霸,也曾一度想收購高通。雖然這兩年成績有所下滑,但整體也是穩步增長的狀態。營收主要來自於網路晶片、寬頻通訊晶片、儲存與橋接晶片。很多企業也在加速往雲端方向佈局,對這類晶片的需求量比較大,這也就帶動了博通的營收——營收54億美元,年增17%。
聯發科的發揮一直都很穩定,任你前三後六如何變,我自穩坐第四巋然不動。國內很多手機廠商,都有搭載天璣系列晶片的機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聯發科的手機產品線的營收還是很亮眼的,達到了年增72%。其它產品線的年增長率也能到兩位數,總計第三季營收達47億美元,年增43%。
AMD和Intel的CPU競爭可以說是如火如荼。第三季度AMD在遊戲、資料中心、伺服器領域的Ryzen、Radeon、EPYC系列產品出貨表現都很不錯,推動總體營收至43億美元,年增率高達54%,位居第五名。
再看實力強勁後五名
除了聯發科之外,第六聯詠、第八瑞昱、第十奇景光電,都是臺系的IC設計企業。聯詠和瑞昱都是常年位居前十之列的。聯詠在系統單晶片和麵板驅動IC的表現一向是很出色的。而瑞昱由於網通晶片漲價效應,營收反超賽靈思(Xilinx),排名晉升至全球第八名。奇景因為大尺寸驅動IC在電視、監視器及筆記型計算機三個主要產品線均顯著成長,位列全球第十。
第七、第九分別是美滿和賽靈思,也是前十榜單的常客。賽靈思的拳頭產品是FPGA晶片,而且長期都保持著優勢。比起英偉達收購ARM遇到的重重阻撓,AMD收購賽靈思就顯得順暢許多,目前美歐反壟斷稽核都已經獲得透過,現在主要是面對中國國內反壟斷審查。
美國的慣用套路
整體而言,第三季各大IC設計企業營收普遍創下新高。前十名當中,美國佔6家,中國臺灣佔4家。
曾經一路殺到第五的海思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榜單上了,可見美國的制裁對於海思的影響。事實上,美國的制裁不斷加碼,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被美國加入各類黑名單中。這大概就是我們已經變強了,但是還不夠。
回想科技發展史,美國有一手玩得很在行的套路:中國沒有突破的技術,就禁止出口。如果中國企業已經開發或即將開發出來,就開放出口,用更加優質廉價的產品進行傾銷。
我國的積體電路裝置、圖形發生器、投影式光刻機、等離子刻蝕機、64K DRAM,都遭遇過美國這樣的髒套路。
打鐵必須自身硬,國內半導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正如上述的五類科技一般,我們的半導體技術定然會不斷突破,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