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降息、提高外匯存準率
在2021即將結束的一個月裡,央媽連續給市場下達到三道“聖旨”,降準、降息並且提高外匯存準率。從本質上說,1個月內的三道命令主要目的仍然是希望人民幣適度貶值,釋放可流動資金,給市場蓄水。
需要說明一點,在連續的三張牌中,第三張尤為有意思,只降低了1年期的拆解利率,意圖很明顯直指實體,但是並沒有給房地產松閘,意味著有了前兩道已經夠了,央行的意思很明顯房地產拖底,但不支援。
至於大家在網上看到的明年房地產走向等等資訊,筆者認為於房地產開發商而言,目的只有一個——保證交樓,不會過多注入資金抬高售價;於購房者來說,若是投資乘早打消念頭,假如是剛需,則增加你購買的信心,不至於像今年下半年一般,因各種擔心而不敢怯購。
風口一
這也引申出一個問題,未來財富的風口不在房地產上,那麼機會在何方呢?
從三道聖旨的力度來說,著重於短期的,即1年左右的財富累積,對於實體企業而言,真正能夠享受到這個實惠並不是一兩個月的事,尤其是製造業,畢竟本輪原材料漲價還沒完全傳到消費者一端,這就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即若CPI啟動之後,PPI會不會再跟,若是如此,製造業就相當於雙重壓力傍身。
在此背景下,最好的方式是資金向資本市場傾斜,今年北交所從宣佈到成立運營只用了2個多月也是這個目的,但不能過快,否則容易形成泡沫。
透過這個方式紓困,不僅能夠盤活企業現金流,而且若是出現預期較高的利潤增長,還能擴大融資規模。當然,不僅僅是在金融權益產品,固收類產品也可能有所表現,但預計財富積累遠不如風險敞口相對較大的產品。
具體來看,預計最先受益的或者說能夠短期提振的是消費,現在全球仍處在新冠疫情的困擾之下,咱們雖然很快地擺脫了,但時不時的騷擾還是有的,疊加上這兩年居民財富增長減緩,我們國家的消費水平亟待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居民消費意願的下降與房地產有較大關係,過去房價上漲,老百姓消費信心十足,但是由於我們調整了策略,房價調控之下,由於房產仍然是居民的主要資產,主力軍疲乏了,大家自然而然不敢像以前一樣消費了。
並且,現在的國家大戰略是“雙迴圈”,也就是要以提升國內消費為主了,那麼大家必須得有這個信心才行,怎麼能來錢呢,資本市場麼,股市也好、期貨也罷、乃至基金都可以。
以股市為例,接下來應該是進入牛市的中、後期,這一時期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有明顯的收益並且持續時間長,更為主要的是這種驅動為所有投資人都帶來了機會。不過,也不會太瘋狂,2015肯定不會重演,因此不會出現那種1個月甚至幾周、幾天上千點的漲幅。
風口二
以上這個算是財富的風口之一,還有一個就是外貿出口,這是一個短期影響長期的領域。我們現在有一個態度很明顯——穩住外貿基本盤,這也就意味著未來還會出現支援性的政策措施。
提高外匯風險準備金只是手段之一,我們現在積極加入CPTPP,那麼想要進入我們需要在關稅上面放寬,既讓其他國家對我們出口方便了,也增加了咱們的出口。
再有,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全球化被抑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重塑製造業,這些都對外貿帶來了更高的挑戰,但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咱們國家必然會在這一塊加大功夫,未來要成為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因此,這一塊蛋糕也很大,不過不好切,它的財富效應偏於長期,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算是一個佈局。
結尾
以上兩個可以說是確定的,不過並不會很快顯現出來,只有當央行的金牌有了效果,才會逐漸清晰,切不能操之過急。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還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等就對了,大機率應該是資本市場會先行,任澤平對於咱們國家的股市有一句話,筆者頗為認同,貨幣是A股的晴雨表。
最後筆者想說一句,快速致富已成過去,把握大勢擁有未來,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