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貴州,估計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國酒茅臺,其次就是“山多路遠,貧窮落後”,總之貴州是“老少邊窮”的代名詞。“世之奇偉之觀,常在於險遠之地。” 往往偏遠崎嶇之地,沒有過渡開發,才能保持秀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貴州多山多水,自古交通閉塞,但幽靜的自然環境,豐富的美食和特有的民族風情,讓人神往。
疫情稍穩的暑期,簡單規劃了行程,我們匆匆飛往貴陽。飛機晚點半個多小時,接機師傅耐心等在那裡,熱情接待我們,把我們送到酒店安頓好,方才離開。隨後接到導遊的電話,除了交待幾天的行程,他還告訴我們酒店旁邊就是貴陽著名的二七路小吃街。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這條街享譽全國。近400米長的小吃街幾乎彙集了貴州各種風味小吃,有貴陽腸旺面、絲娃娃,花溪牛肉粉、豆腐圓子,青巖豬腳,還有興義雞肉湯圓,遵義羊肉粉等特色美味。在小吃街轉了一個來回,我和妻子光顧了四五家小吃店,每次只要一份,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肚量”品嚐更多的美味。貴州的菜餚和小吃一樣,色澤鮮豔誘人,望之食慾大增,食之暢快淋漓。它們和徽菜頗有相似之處,普遍重色重味,雖然少了徽菜的鮮香,卻多了一份讓人難忘的潑辣和野性。正如貴州人所說,如果沒有辣椒,菜就沒有了靈魂。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貴州多山地峽谷,瀑布成群,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黃果樹瀑布了。黃果樹大瀑布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黃果樹風景區包括天星橋、陡坡塘瀑布和黃果樹大瀑布三個景點。
天星橋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個景區就像一個天然的巨型盆景。纏繞在巨石上的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紮根於石縫中的仙人掌矯健挺拔、繁花似錦。山石與水流融為一體,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石頭“浮”在水面上,腳踏在石上,遊人隨水流在石縫中穿行,百轉千回,時而山重水複,時而柳暗花明。水流的盡頭是一汪澄澈見底的清泉,水榭樓臺臨水而建,曲折的欄杆環湖而繞,煙雨朦朧,86版《西遊記》中的高老莊曾在此取景。
陡坡塘瀑布寬105米,比大瀑布還寬4米,但高只有21米,穩重厚實,但氣勢不夠。如果先看陡坡塘瀑布,再看大瀑布,陡坡塘瀑布也還是比較壯觀的。
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瀑布。乘坐自動扶梯下到谷底,沿著河邊棧道前行不遠,就有隆隆巨響傳入耳鼓,細細水霧撲面而來。走近大瀑布,眼前水花四濺,耳邊聲如巨雷,巨流直下如萬馬奔騰,群獅怒吼,攝人魂魄。黃果樹瀑布就像身著戎裝的大將軍,威武霸氣,氣宇不凡,不愧為國內瀑布之冠。
荔波地處黔南,與廣西接壤,自古商貿發達,有小上海之稱。荔波的大小七孔景區絕對是貴州旅遊繞不開的存在,小七孔是國家5A景區,世界自然遺產。所謂大小七孔,就是兩座古老的七孔石橋。小七孔石橋小巧玲瓏,古樸典雅,是連線貴州和廣西的重要通道,有180多年曆史。潭水碧綠如鏡,雨霧迷濛,青山、古橋倒映水中,魚兒如若遊弋於綠樹翠竹之間,美不勝收。小七孔景區群山高聳,峽谷幽深,溪水時而靜謐,時而奔湧。平靜時潭水或淺綠或淡藍或暗藍,奔流處瀑布成群,形態各異,或壯觀或秀美。行走其間,抬頭就見張家界的影子,低頭又有九寨溝的味道。
如果說黃果樹和小七孔是貴州自然環境絕佳的代表,那麼鎮遠古城和西江苗寨就是這片土地歷史厚重的例證。
鎮遠古城,群山環抱,舞陽河蜿蜒曲折,穿城而過。古城佔地3.1平方公里,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鎮遠自古就是黔東門戶,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古城精巧別緻,古色古香,有雄偉奇特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餘處,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古城的建築風格獨特,青磚黛瓦、飛簷翹角,南方民族特色和徽派建築風格交相輝映。明朝初年,中原守將將北方的紡織和建築等技藝帶到南國,今天在古城隨處可見類似皖南的白牆灰瓦和馬頭牆,如果你不經意的一瞥,鎮遠儼然一座皖南古城。
古城的夜色異常美麗,客棧、飯館、酒吧的燈火倒映水中,和滿江漁火相映成趣;古城的夜晚是喧囂的,年輕人可以坐在酒吧裡,要上一紮啤酒,搖頭擺尾地享受現代音樂的狂躁,徹夜狂歡。晨曦初露時,古城又恢復了寧靜,上了年紀的人,或隨風舞劍或伴樂共舞或攜手坐在河邊的木椅上,透過碧水晨霧,穿過小橋流水,看白雲在藍天上嬉戲,古城又像回到幽遠的過去。鎮遠就這樣在現實和過去之間穿越,週而復始。
西江苗寨坐落於白水河的河谷裡,四面群山環抱、重巒疊嶂,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過。苗寨的吊腳樓層層疊疊,沿河兩岸依著山勢,逶迤向上展開,形成了一片由吊腳樓組成的“森林”。這片“森林”從山頂直鋪到山腳,將整座山包裹得嚴嚴實實。西江千戶苗寨是貴州最大的苗寨聚居地,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我國約有900萬苗族人,其中480萬居住在貴州,主要集中在黔東南地區,這裡漢族人口只佔不到30%。苗族人是蚩尤部落的後裔,他們原來生活在黃河流域,大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進行一場大戰,最終黃帝部落取勝,並在冀州之野(今河北地區)擒殺蚩尤,“涿鹿之戰”宣告結束。戰敗後蚩尤部落殘部被迫向南遷徙,現在他們的後代主要分佈於貴州和廣西等地。苗族人崇拜牛,在他們的商鋪裡,常看到掛著牛頭和牛角。據說蚩尤很強壯,他的腿和牛腿一樣粗壯,苗族人以便牛為圖騰,有紀念先祖的意願。
西江千戶苗寨不僅是景區,也是“活”的社群,寨子裡常住居民六千多人,主要從事餐飲,酒店和苗族服飾租賃等旅遊服務業。隨著貴州旅遊的開發和宣傳,現在的苗寨裡商業氣息很濃,已經打破了往日的神秘和寧靜。除了苗家美食、苗族建築、西江夜色和身著苗族服飾的美女,苗寨與江淮之間臘月裡的集市沒有多大區別。
“吃在廣州,醉在貴州。” 國酒茅臺讓人迷醉,山水自然讓人陶醉,少數民族風情更讓人心醉。貴州,這個由49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秀美、淳樸、溫馨,每一處景緻都是一幅獨特的山水畫卷,充滿誘人的色彩,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