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號凌晨4時,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在徵得斯大林的同意之後,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由此朝鮮戰爭爆發。作為二戰結束初期的一場大規模區域性戰爭,朝鮮戰爭雖僅在朝鮮半島範圍內展開,卻牽扯了多個國家參與其中。
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透過決議,派遣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前往援助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雖然在8月中旬,朝鮮勢如破竹,已攻下韓國90%的土地,但美軍隨後登陸仁川,繞後突襲朝鮮軍隊,險中制勝,重奪仁川港。麥克阿瑟指揮下的美軍作戰初露鋒芒,並由此開始了聯合國軍的大規模反攻。
然而,美軍等國的參戰成為了中國的心頭之患。朝鮮半島緊鄰我國,又與我國有1000多公里的接壤境線,朝鮮戰爭的局勢已發生轉變,如聯合國軍與韓軍徹底勝利,那麼就意味著我國在建國初期就要與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毗鄰,無異於是唇亡齒寒。
同時,美國一直試圖擾亂我國對臺灣發動進攻,甚至美飛機轟炸我國遼寧丹東,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造成了破壞和威脅。考慮到種種因素,最終在1950年10月,我國決定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介入朝鮮戰爭,赴朝作戰,保家衛國。
然而,抗美援朝的道路是十分艱辛的。我國抗美援朝戰爭中使用的武器以“雜”為特點,多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留下來的武器或各方繳獲的戰利品。對於剛結束內憂外患戰亂的中國來說,裝備完善的新式武器是基本不可能的。反觀美國軍隊,除了原子彈,幾乎是用盡其所有,並且有日本作為後援中轉站,物資問題根本無需擔心。
更重要的是,缺乏現代化空軍編制是我軍較為致命的弱點,這意味著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的整個戰線都暴露在美軍的空襲範圍內,承受著猛烈襲擊的同時,在白天極易被偵查行動軌跡,只能採取夜戰、伏擊的方式,並在夜間搶修道路橋樑,極為艱難。
不過,正是夜戰、伏擊的方式,甚至給敵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歎服於志願軍的英勇靈活。美國原陸軍上將李奇微曾回憶朝鮮戰爭:“中國軍隊來了,我們的災難也降臨了....中國軍隊善於隱蔽,我們搞不清有多少人。”志願軍的靈活機敏、英勇無畏可見一斑。
但伏擊作為常用兵法之一,並不是只有中國軍隊會使用。美軍在朝鮮戰爭中雖給人一種裝置先進、正面對抗的刻板印象,但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採取伏擊戰術,反而是經常伏擊志願軍的。
那為什麼還會留下美軍懼怕志願軍、不敢伏擊的印象呢?其實是因為,美軍即使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情報系統和武器裝備,但在面對我軍的看家本領時,仍然略遜一籌。畢竟有伏擊,便有反伏擊;而無論是伏擊還是反伏擊,除了是對抗戰,更是心理戰。
伏擊戰無論於戰場形勢還是心理作用上,都有“先發制人”的好處。設伏意味著敵方情報的洩漏,亦意味著我方有充足的準備和心理上的優勢。而若要對抗伏擊,除了扛住壓力正面火拼,必不可少的便是反伏擊。反伏擊顧名思義,便是知曉對方設伏,並利用對方的伏擊心理打出漂亮的反擊。在結果上,反伏擊有後發制人的特點;但在過程中,反伏擊方卻要比伏擊方做到更先一步,而這“先”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先發現”。
先敵發現無疑是離不開情報獲取的。在朝鮮戰爭中,美軍、韓軍等對我方設伏,情報佔了很重要的一環。畢竟,在那時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獲取實力,光是情報機構就有近20個,情報裝置更是首屈一指,十分發達。然而,面對強大的對手,志願軍卻能巧妙地揚長避短,爐火純青地利用傳統手段獲取情報,以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將自己的看家本領發揮到極致。
朝鮮戰爭期間,志願軍獲取情報的方式多為偵察敵情、俘虜口供、破譯、偵聽等。相比美軍運用科技手段偵察,志願軍中的偵察員只能在朝鮮嚴酷的自然環境中,克服與朝鮮人民語言不通的障礙並在掩護下偵察情報,十分艱難危險。
而俘虜口供則相對容易,也是志願軍情報的重要來源。志願軍24師偵察科參謀張宏獻曾回憶,他審問的幾十個俘虜中不但有美國人和韓國人,還有聯軍中其他國家計程車兵或情報員。但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俘虜,在審問時大多怕苦怕累、貪生怕死,且我軍在俘虜敵方後較為人道寬厚,並同時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因此通常能順利獲得準確情報。相比美軍的科技侵略,志願軍的偵察手段大多以人為本,技術與傳統並重,令其防不勝防,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反伏擊”。
然而,情報偵察不過是伏擊戰中的一環,真正重要的還是實戰環節。
雖然不排除有少數情況,反伏擊方會先於設伏方一步到達伏擊地點,但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設伏方先到達。在面對設伏的美軍或韓軍時,志願軍只有兩條路可走:進攻或退走。當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時,退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有時,巧妙地利用敵人心理來展開反伏擊戰鬥,反而能大獲全勝,接下來讓我們看一個經典的成功案例。
上浦防東山是朝鮮戰爭中西線通往漢城的要道,因為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與戰雙方對此陣地展開了長時間的爭奪戰,因炮火連天而寸草不生,因此又名老禿山。而在老禿山爭奪戰中,伏擊戰是家常便飯。
1952年5月,志願軍343團3連9班在老禿山,西延上準備伏擊美軍,卻偵察到美軍一小分隊已在主峰峰頂設伏。排長果斷選擇從南邊繞後突襲美軍,果然一擊將美小分隊打得落花流水,還得俘虜一名。當將士們興高采烈地凱旋向團長報喜,經驗豐富的團長卻馬上反應過來美軍可能假裝被擊潰逃散,趁我方獲勝、軍心麻痺時悄悄重回峰頂伏擊,因此團長立馬再派8班、9班前往探查,並準備好預備隊和迫擊炮,謹慎應敵。
在8班9班重新探查時,每次前進都無比謹慎小心,周密注意著周圍的情況,果然在主峰上發現了美軍的蹤跡。在3個班的互相配合之下,一番激戰過後,美軍小分隊全軍覆沒,得俘虜11名,徹底消除後患,避免了重大損失。這不僅是依賴於團長的經驗老道、料事如神,更是得益於將士們對於戰地地形的爛熟於心,能做到最大化利用地形,揚長避短。
因此不難發現,伏擊過程中的反伏擊不僅是身體上的對抗,更是心理上的博弈。同樣的例子還有,在同一時期韓軍退過驛谷川,志願軍發現韓軍設伏,而韓軍亦發現志願軍的蹤跡。
在千鈞一髮的對峙時刻,韓軍因發現敵人而沒有沉住氣,先一步開槍暴露位置。我軍權衡實力後決定兵分三路,誘敵誤判,利用韓軍開槍後自亂陣腳的心理,一面吸引火力,一面迅猛進攻正在向後逃竄的韓軍。韓軍從先發制人、守株待兔到自亂陣腳、誤判敵情,正是因為我軍抓住了其心理上的弱點,果斷出擊。
雖然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戰爭始終是殘酷的,雙方的伏擊不僅重創了敵人,亦讓無數英雄將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的由來便是我軍伏擊美軍未成,又因嚴酷的寒冷環境而被凍死;大名鼎鼎的英雄邱少雲,也是在伏擊中為不暴露我軍位置,而被美軍燃燒彈引燃草叢後活活燒死。
伏擊戰雖是小戰鬥,卻關係著大勝負。戰爭本就是你死我活,更何況志願軍的對手是靈活而又強大的美軍。然而,這一場場鬥智鬥勇的小戰鬥,在英雄們的鮮血的譜寫下,最終促成了大勝利。
1951年7月10日,中共、朝鮮與美國代表坐上談判桌,開始停戰談判。1953年6月8 日,朝鮮停戰談判關於戰俘問題達成協議,而談判各項議程至此已全部達成協議。到了6月中旬,就在這即將簽署停戰協定的節骨眼上,南朝鮮(韓國)李承晚集團竟出爾反爾,借“就地釋放”之名強行扣留朝鮮戰俘2.7萬名,其中也包括志願軍戰俘,甚至單方面拒絕停戰。
21日,毛澤東指示“再給南朝鮮軍以打擊,極為必要”。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城反擊戰一觸即發。
美國原陸軍上將李奇微曾回憶:“聽到中國軍號嘶鳴,我們個個心驚膽戰。”典型的例子便是金城反擊戰中志願軍的傳奇伏擊。
反擊戰中,第20兵團潛伏在美軍陣地前的一片草地上。藉助地利優勢,即使這是發生在白天的伏擊,並且埋伏人數有三千人之龐大,美軍卻根本無法想象其真實性:怎麼可能光天化日,於眼皮子底下埋伏三千敵軍?然而志願軍卻做到了。
當衝鋒號在美軍耳邊嘶鳴,三千虎士勇猛現身,美軍震驚之餘更是自亂陣腳。經過這場傳奇戰役,美軍不得不放棄已經失敗的戰略而再次回到談判桌上。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署。
即使面對著強大敵人的靈活伏擊和狂轟亂炸,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依舊能沉著冷靜,視死如歸,以經驗和頭腦出奇制勝,以無畏的勇氣和保家衛國的的決心贏取最終的勝利。正是老一輩的奮鬥與精神,換來了全世界的肅然起敬,換來了祖國發展的穩定環境,換來了我們繁榮昌盛的今天,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