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應該有一個方向。有的人方向很明確,也很堅定的按照自己的方向行進;有的人方向卻很模糊,在行進的路上難免瞻前顧後,畏手畏腳的。
那麼,怎樣評價自己生命方向的對與錯、好與壞呢?一個好的方向或目標是具有無害性的,既對自己無害,也對他人無害;既對自己有利,也有利於他人。
工作是今人生存的基礎,升職是大多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或許,在那熙熙的路上並不缺我一個,但是,在做學問的路上可能真的需要自己。
孔夫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可自己面對那些充滿戾氣的所謂的“文人”還是忍不住爆粗口。或許自己做不了一個君子,但是,自己一直堅持在做君子的路上。自己每每寫文章,為了自己認定的正義而“以暴制暴”,總會有人質疑自己的能力,將易中天、莫言之流視若神靈,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他們是在某一時刻或某一領域被“認可”的人,知識的貧乏也註定一些讀者只有接受和對他們仰視的份。
我之所以批駁這些所謂“名人”,並非某些人所認為的,是自己嫉妒名人,想借名人出名。名人多了,自己為什麼偏要去嫉妒他們?自己之所以那樣做,是自己原本以為他們的作品給社會所帶來的傷害會是長久的。後來,在與朋友交流時,他說的話改變了我的態度,消解了我的疑惑,他說:“這些人不過是知識商業化的受益者,就他們所謂的歷史責任感,只是一個並不可笑的笑話,他們的影響力之於歷史不過是一片稍縱即逝的雲朵而已。”後來想想,真是這樣,自己也是杞人憂天!中國兩千年來,在文學造詣上比他們高的人多了去了,又有幾人能左右歷史的走向?自古至今名人的著作數不勝數,真正流傳下來的又有幾篇?在當時出言驚人的那些所謂“清醒者”的文章,如王充、李贄也不過是讓後人引以為戒的例子。所以,某些人的狂熱不過是引起某個歷史區間瞬間的躁動,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也不過是一隻獨自苟且的蜉蝣而已。
學問並不是做的越多越複雜就越好,而是越精越簡略越好!當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經》被某些人幾萬字,十幾萬字乃至更多的語言去解讀的時候,這樣的作品有多少可讀性呢?讀者不過是隨著作者從一個疑惑的世界進入到另一個不知所云的空間而已。人們常說“厚積薄發”,今人反是。那些動輒著作齊身的大佬,除了自己的名字,真正被記住的作品又有多少呢?況且有很多大佬的名字都已經開始變得模糊,所以,莫言、易中天之流不過是小丑而已,不足懼。
或許有人又要說,人家易中天在中央電視臺講三國,你有這能力嗎?有本事你也給大家講一段?人家易中天教授著作齊身,一本《易中天中華史》就是幾百萬言,你有什麼著作也拿出來讓大家看看?……或說:人家莫言的小說篇篇得獎,莫言除了得“茅盾文學獎”,還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你呢?你可能連一篇像樣的小說也拿不出來吧?你有什麼資格去批評人家?這些都是那些死粉為了維護他所崇拜的人慣用的伎倆,而且是屢屢得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有一句話叫“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是很贊成這句話的。以前看書都是樂於接受專家教授推介的,也會跟風,因為某一部書風靡一時,自己也去湊熱鬧,買上一本,為那種狂熱的狀態助勢。當你對某一事件一無所知的時候,別人如果娓娓道來,那就是你對某一歷史或事件的第一印象,因為是第一印象,所以尤為深刻,甚至認為那就是歷史或事件的真相。如果你沒有進一步瞭解的慾望,那麼,你所聽道的,在你看來那就是真相!如果你把這種所謂的真相傳承下去的時候,你的子孫會信以為真,這樣,便會造成傳承性認知缺陷!而你的子孫會說我們先人如何如何說,這樣的結果便是久假成真讓先人蒙羞。
從上中學到現在,自己看過的關於孔子方面的書也有幾十部,僅僅是《孔子》,《孔子傳》之類的也有十幾部了。以前都是填鴨式的閱讀,近些年來,在自己認真閱讀《論語》及一些相關書籍之後,也能夠去偽存真的辨別一些歷史事件,再看那些書,多種版本的《孔子》裡面都是錯誤不斷,漏洞百出。
在讀《論語》的時候,有的人喜歡行為論,而自己認為《論語》中孔夫子在很多時候用的是方法論,他不僅僅是從知識的層面,更是從個人道德修養的層面來就事論事。
在《論語》中有幾章自古及今解讀多有差異,不論其如何解讀都與孔夫子得思想格格不入。那麼,是孔夫子說的話自相矛盾呢?還是後人的解讀有誤?在幾年前,自己就把認為符合孔夫子本意的解讀放在網上,可是沒有任何人予以重視,依然是對那些章節猜來猜去,不置可否。或許是自漢朝鄭玄、宋朝朱熹等到後來明清大儒的解讀都趨於一致,而後來的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的心思已經不在《論語》上了,後來的楊樹達、楊伯峻叔侄解讀《論語》也沒有解決這些問題,據說楊伯峻先生的侄子楊逄(逢)彬?也有更好的解讀,只是還沒有拜讀不做評價。錢穆先生的《孔子傳》是所有孔子傳記裡面謬誤最少的,也是《論語》解讀的佼佼者,但是,對於我所講的那些問題依然熟視無睹,置若罔聞。還有很多著名學者的解讀,這裡就不一一述說,他們對儒學的弘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對於我所講的問題都選擇前人的解讀,沒有任何的反思。
于丹雖然被很多學者罵的狗血噴頭,但是,她對大眾學《論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後來很多年輕人致力於對《論語》的解讀與推介,對他們我們應該熱情的予以支援,包括比較成功的樊登等,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很多人在網上大言不慚的說:《論語》我都讀的不想讀了,有什麼可稀罕的?對於這樣的人,我只能說:你!好無知!
現在回過頭來說前面說的話題:厚積薄發,溫故而知新。一個人寫了幾百萬字的書,你想告訴讀者什麼呢?如果你只是為了顯示自己有學問,會寫書而寫書,對於讀者來說,你是極不負責任的,那就是明目張膽的讓讀者慢性自殺。我所說的《論語》幾個章節的問題,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糾結於此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太多了,關鍵是花費了力氣,卻沒有解決問題。如果自己能夠解決這幾個問題或者說是疑惑,那就會去掉後來者花費在這方面的時間,難道不是最大的貢獻嗎?
附自己已發文章兩篇:
一、當仁不讓於師
二、無友不如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