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短短3日,朝鮮人民軍便攻佔了南韓政治中心漢城,一路向南推進,勢不可擋。
然而,這種勢頭並沒有持續多久。為了維護在亞洲地區的地位,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作出了一系列干涉舉動。朝鮮戰爭爆發次日,杜魯門急令駐日美國空軍協助南韓作戰。不久後,美國更是在聯合國集結了其他15個國家,組成“聯合國軍”開赴朝鮮戰場援助南韓。
雖然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勢如破竹、不斷南進,但很快戰爭的局勢就出現了轉折。1950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在大批軍艦飛機的掩護下,成功在南韓西海岸實施仁川登陸。前有狼後有虎,腹背受敵的朝鮮人民軍被迫一退再退。
除卻對朝鮮戰場進行軍事幹涉,美國還作出了一些影響到我國主權和利益的舉動,有意無意地對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進行挑釁。6月27日,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駛入臺灣的基隆、高雄二港進行巡邏,以此干涉解放軍渡海進攻臺灣。
同時,仁川登陸後反擊的勝利使得美軍改變了原先的作戰計劃。野心勃勃的麥克阿瑟不安於只將朝鮮人民軍趕回三八線以北,他向杜魯門請示“將共產主義驅逐出整個朝鮮半島”。得到杜魯門的批示後,很快美軍、韓軍等就步步逼近三八線,並於10月1日正式進入北朝鮮。
這對我國來講無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在美國正式決定侵入三八線以北之前,我國就不斷地警告美國:三八線是中國出兵的最後底線。然而,杜魯門對屢次三番的警告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虛張聲勢,麥克阿瑟更是囂張地聲稱鴨綠江“並非自古以來不可逾越的界限”。除了口頭上的挑釁,美軍更是直接派出飛機轟炸我國今遼寧丹東地區,直接對我國領土安全造成威脅。可以說,我國的反擊是勢在必行了。
雖然如今的我們看來,抗美援朝是必要且無法避免的既定歷史事件,但在當時的中共領導眼中,這卻是一時難以下定決心的,哪怕是對運籌帷幄的毛澤東來說也是如此。雖然正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只有短短的18天,卻經歷了百轉千回的討論和考量。
林彪不贊成入朝作戰
在進行正式決策,也就是召開大型討論會議之前,毛澤東其實一直對朝鮮戰爭有未雨綢繆的打算。早在朝鮮戰爭爆發伊始、北朝鮮軍強勢進攻南韓的時候,毛澤東就意料到這場戰爭不會這麼簡單順利地結束,因此早早地組建了東北邊防軍。
到了仁川登陸、局勢逆轉之後,毛主席更是意識到不出兵已經不太可能。為此,他很早就開始考慮入朝作戰的主帥人選,並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林彪。
想到林,不僅是因為主帥人選,也是因為林的意見很重要。首先,東北邊防軍大多是從四野中抽調而來,大部分都是林的老部隊、老部下;同時,林在東北的時候許多朝鮮人民軍的高階將領都曾是他的部下;再者,長年在東北的經驗使林更善於冬季作戰,因此林對於入朝作戰是很有發言權的,也是最能得心應手的一號人物。再加之林的軍事指揮才能是黨內所公認的,所以不僅是毛澤東,中央裡周恩來、聶榮臻等人也都贊成由林掛帥。不過,這只是當時中央的內部意見,在毛澤東正式下決心之前未曾告知林。
1950年9月下旬,仁川登陸後的不利局勢讓毛澤東趕緊找到了林,就入朝作戰的問題進行了一次長談。然而,林卻首次表示了對於入朝作戰的不同意見,並在此後數次討論會議中堅持了自己的理由。
林彪的理由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中國國內情況,一個是與美國懸殊的軍事力量。
從國內情況來看,剛剛成立一年不到的新中國尚未從連年戰火中恢復過來,還處於百廢待興的調整階段,入朝作戰不單單是與南韓軍隊的對峙,朝鮮戰場也遠不是一場內戰那麼簡單,其中涉及了美蘇等多國的暗中較勁。
新中國建國前後美國都施加了大大小小的阻礙和壓力,如果我國參戰後進一步擴大戰爭局勢甚至引火燒身,給了美國等進犯的由頭,勢必會讓我國的和平建設化為泡影。如果美國對我國的工業重地東北加強轟炸,經濟發展也會受到沉重打擊。再者,美國對臺灣海峽的干涉也讓林考慮到,如果介入戰爭後陷入長期對峙的僵局,難保蔣介石不會趁機捲土重來。除此之外,當時南方的匪患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在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的情況下入朝作戰是不明智的。
而從軍事力量來看,我國百廢待興的狀態與身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美國不可謂不實力懸殊,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也有很大的差距。且不說我國的空海軍建制尚未完善,完全沒有制空權、制海權的優勢,就連陸軍的火炮數量也和美軍相差甚遠。我國一個軍中配備的重炮為 36門,而美軍則為1500門之多。同時,原子彈這一武器也對我國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因此,林的意見是積極組建、加強東北邊防軍,以重兵駐紮來給美國施壓,同時可以靈活地戰略支援朝鮮。而對朝鮮軍隊來說,游擊戰是目前最好的作戰方式。
然而,雖然林說出了自己意見,但毛澤東卻無法同意他的觀點。儘管如此,毛澤東還是多次對林做思想工作,卻仍然沒有成功,林始終持反對意見。在得知中央有意讓他掛帥入朝後,林更是以身體緣由表示無法勝任。
值得一提的是,後世許多人認為,林反對入朝作戰並不願掛帥是因為“借病怯戰“,實際並非如此。1938年3月,林彪因穿著繳獲的日軍大衣而被國民黨哨兵誤傷,因沒有防備,子彈穿過肺部並擦傷了脊髓神經,從此落下病根,形成了怕光、怕風、怕水的怪病。
解放戰爭時,林的身體就已經比較虛弱了,但尚能指揮軍隊作戰。但到了朝鮮戰爭這一時期,林的身體已經到了必須要警衛和醫護人員處處留心才不至於有生命危險的地步了,根本無法在條件嚴苛、天寒地凍的朝鮮進行緊張的指揮工作。這點主席也是清楚的,因此也不責怪他。
毛澤東後來曾評價林對於抗美援朝的態度說,這是“謹慎有餘而膽略不足”。可以說,林是個優秀的軍事家,但在統籌大局和深謀遠慮上,林還是略遜一籌。
林彪堅持反對入朝受彭德懷駁斥
1950年10月4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再次討論了關於入朝作戰的問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林、鄧小平、聶榮臻等一眾黨內高階幹部都出席了此次會議。
會議一開始,毛澤東就要求與會幹部先提出一些入朝作戰後困難方面的問題,林在會議上的發言中再度表明了不宜入朝參戰的觀點,並在之後幾天中多次進行了有材料和根據的發言,並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贊成。周恩來的軍事秘書雷英夫曾回憶那次會議說,林直言“為了拯救一個幾百萬人的朝鮮,去打爛一個5億人的中國是划不來的”。就連一定要出兵的情況下,他也只贊成“出而不戰”,而不是真的派兵入朝。
10月5日,彭德懷從西安趕到北京加入會議。在聽了林的發言後,彭德懷當眾直接表態說:“仗是必須要打的!就算了打爛了,也就相當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此外,彭德懷還指出如果不出兵,就讓美軍盤踞在鴨綠江和臺灣兩地,相當於是時時刻刻都受到侵犯的威脅——正如日軍侵華一般,只需要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出兵。從長遠來看,這也不利於我國的和平建設。
毛澤東十分贊成彭德懷的意見,並一針見血地指出:“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實際上這也是道出了我國和美國各自的軟肋。
對於我國來說,不僅是朝鮮,加上臺灣、越南都是美國控制下的“三把刀”,隨時有可能對中國做出不利舉動。單從朝鮮半島來看,與我國直接接壤1000多公里的鄰國如果徹底落入資本主義之手,從社會陣營上就是一大不利。長遠來看,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幫助南韓取得了內戰勝利,那麼之後南韓的統治勢必會受到美國的操控和影響,這對與之相鄰的中國來說也是具有隱患的。
如果放任北朝鮮政府被驅逐出朝鮮半島,那麼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逃到中國東北尋求庇護,那樣更會增加美國進犯中國的可能。所以,這一仗早晚都要打,不如擺脫被動,主動出擊。
而對於美國來說,在此前一直料定中國只是口頭警告而不敢真正出兵,如果我國秘密參戰,勢必會殺其一個措手不及。同時,美國是經不起在朝鮮戰場長期消耗的。如果久久未能收兵,不僅無法給國內群眾一個交代,政府也不得不加大軍事開支來支撐軍備物資的供應。同時期美國的主要戰略任務並不是在亞洲,馬歇爾計劃和美蘇冷戰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美國不可能毫髮無損地凱旋而歸或退出戰爭。
1950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接到入朝作戰命令,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開赴朝鮮戰場。可以說,抗美援朝是毛澤東一生中最艱難的決策之一,但也展現了我黨領導人敢於、善於鬥爭的果斷與膽識,以及對國際和國內形勢的長遠考慮的偉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