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8日,經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6次會議透過,國家主席毛澤東正式批准公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這也標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正式實行軍銜制。
授銜
正是因此,1955年授銜後,才有了我們極為熟知的十大元帥、十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以及802名少將。而除了這些戰功赫赫的開國將領之外,此次授銜,還涉及到數量更為龐大的校級軍官和尉級軍官。
這個數字有多大呢?截止到1955年年終,數百萬解放軍部隊之中,一共有644,686名軍官獲得了軍銜。他們最低的為準尉,最高的則是元帥。這其中,軍銜最低的准尉約為11.3萬名,其他尉級軍官總計為49.8萬名,校級軍官則有3.2萬餘人。
那麼,在高達60多萬的開國軍官之中,有多少女性軍官呢?出人意料的是,婦女幹部數量之少,甚至只能用“寥若星辰”來形容。
1955年授銜結束後,解放軍總幹部部在第2年初向軍委寫了一份名為《評銜工作總結》的報告,在報告之中,對於受軍銜的婦女幹部進行了統計。
據這份報告中顯示,解放軍中被授予軍銜的軍事、行政和技術幹部之中,婦女被授予准尉以上軍銜的只有4665人,佔到總授銜人數的0.817%,甚至不足60萬授銜軍官的零頭。
解放軍女戰士
而這4000多名女性軍官之中,被授予大校軍銜的婦女幹部一名,上校軍銜的婦女幹部一名,中校軍銜的7名,少校軍銜的34名,總計為43名校官。尉級軍官數量稍多,為3874人,其中大尉143名,上尉283名,中尉797名,少尉2651名,除此之外,還有748名准尉。
當然,由於政治軍官並不在總幹部部的管轄範疇之內,所以,這個數字並未統計政治幹部。但是,相較於女性軍事行政和技術幹部,婦女政治幹部的數量反而更低。
所以,雖然政治幹部中走出了唯一的女性開國將軍李貞少將,但是,即便將女性政治軍官也算進去,1955年授銜的婦女軍官的比例,也顯得太低。
當然,也許有人會解釋到,開國軍官授銜之時女性的比例固然很低,但是,這其實與軍隊的特殊性有關。
李貞少將
戰爭的殘酷性和女性在體力、生理等多方面的先天劣勢,使得女性並不適合戰爭。因此,無論是戰鬥部隊還是後勤部隊,極少有部隊大量招收女性。時至今日,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女性的比例也是十分低的。
這個理由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說的也完全是事實。但是,1955年授銜時,女性軍官的比例只佔到總授銜軍官的0.817%,這個比例還是太低了。低到什麼程度?以不同時期的解放軍為例。
從195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到1965年軍銜制被取消,10年間,共授予1614名軍官少將以上軍銜。而在1600多名開國將領之中,有且只有一名女將軍,她就是李貞少將。
但是,在1988年解放軍重新實行新軍銜制之後,一直到1998年,這10年間的解放軍女將軍高達22人。如此大的差距,已經不能簡單地用“軍隊之中女性本來就少”來解釋。
解放軍女戰士
事實上,雖然一直有“戰爭讓女人走開”的說法。但是,由於個人意願、戰爭的特殊情況以及某些崗位的存在,無論哪國軍隊之中,一直有少量女性的存在,解放軍自然也不例外。
無論是八一南昌起義,還是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起義軍之中都有女性革命者的身影。解放軍中第1名女將軍李貞少將,早在1926年就參加了革命,並曾加入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
所以,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數以百萬計的解放軍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婦女幹部和女兵。這個數字是多少呢?高達十幾萬。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就一直倡導男女平等,在軍隊中自然也不例外。所以,1952年3月解放軍建立等級制度以前,部隊在任職評定、級別、待遇等諸多方面,男性軍官和女性軍官是完全平等的。
八路軍女戰士
因此,1952年時,數百萬解放軍之中,有高達十幾萬女性軍人。這其中,被評定為副排級以上、也就是有資格被授予准尉以上軍銜的婦女幹部,高達5萬多人。
總政治部對於軍隊中的婦女幹部問題就曾經強調:
我軍婦女幹部與新參軍的女知識分子為數甚大,且不少的已得到相當鍛鍊和改造,並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必須對其培養與教育,在整編中分配以適當工作或學習,使其各得其所。
然而,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1955年授銜時,只有幾千名婦女幹部被授予軍銜,這與5萬這個數字相差懸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原因很簡單,1955年授銜之前,有超過10萬名解放軍女軍人脫下了軍裝,退役轉向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貞少將夫婦
這其實與新中國成立之後,解放軍全面學習蘇聯,大力推行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有很大的關係。
新中國成立之後,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開始全面學習蘇聯,軍隊建設自然也不例外。
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在20多年的軍事革命生涯之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這並不代表人民解放軍就是完美無缺的。面對越來越現代化的戰爭,只有小米加步槍顯然無法適應新的戰爭形勢。
所以,無論是基於現實考量還是未來的發展需要,解放軍進行正規化和專業化都是大勢所趨。
因此,從新中國成立之後,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全面推行正規化、現代化的建設。而早已實現軍隊現代化和機械化的蘇聯軍隊,自然是我們最好的學習物件。
而且,由於當時中蘇尚處於蜜月時期,所以,蘇聯也派出了大量顧問幫忙指導。來自蘇聯的軍事顧問因此深入參與瞭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
蘇聯
例如,1955年軍銜的評定,蘇聯顧問就提供了大量建議。而對於解放軍中存在的大量女軍人,蘇聯顧問的意見也是十分明確的:應該儘量縮減女軍人的數量。
例如1952年時,蘇聯顧問就曾明確指出:
婦女幹部不宜大量留在軍隊工作,留軍隊工作者應與男子同樣要求,並能隨時奉令調動,否則不受軍銜。
因為在蘇聯人看來,女性由於體力、生理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在軍隊這一要求高服從性、高強度的集體之中,並不十分適合。包括蘇聯自己的軍隊之中,女性軍官的比例也是很低的。
總政治部認可了這一點。當時,總政治部認為:女同志並不適合大量留在部隊中工作,主要原因則是,大部分女同志難以適應現代化國防建設。
毛主席給李貞少將授銜
在正規訓練中,軍事生活緊張,工作和紀律要求嚴格。 一切部隊人員並要根據部隊任務的需要隨時調動, 特別是今後的戰爭是機械化的戰爭,是各兵種協同作戰,在遂行戰鬥中與工作上所要求的速度和準確性與過去是不同的, 戰爭將是異常緊張和猛烈的, 非有健強的身體,是不能擔負現代戰爭的嚴重任務。而一般的婦女同志,由於生理、生育等方面的關係,使其難於適應軍隊的這些嚴格要求,已經不應該再勉強大量留在部隊。
而針對於部分婦女幹部不願意離開部隊或想不通的情緒,總政治部還進一步解釋道:這不是對婦女同志有任何歧視思想或不平等待遇,而且正是愛護和照顧女同志。
當然,雖然因為現代化國防軍建設的需求,女同志不適合大量留在部隊工作,但並不是全部,更不是一刀切,仍有少部分女軍人可以就在軍隊。乃至於被授銜。
對於離開部隊的女性軍人和女性幹部的安排,1953年6月,總政治部在《關於今後部隊婦女同志工作問題解釋要點》明確指出:
為著適應部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在執行新編制後,婦女同志除適應于軍隊工作的仍留在部隊工作外, 凡不適宜於軍隊工作的,將有計劃有步驟地轉至地方工作或學習,少數既不適宜於軍隊工作又不能轉業就學者, 則將復員或按家屬待遇。
而在確定這樣的基調之後,中央軍委和相關部門又接著下發了多份相關檔案,對於部隊中婦女幹部和女軍人退役的問題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解放軍女兵
7月10日,中央軍委還明確規定了處理這一問題的部門分工:解放軍女性政治幹部由政治部門負責處理,軍事行政技術幹部有幹部部負責處理,班以下婦女人員由軍務部門負責處理。
對於在解放軍中超過10萬的女性幹部和女性軍人而言,他們對於部隊自然有著極深厚的感情。所以,許多人並不願意離開軍隊,被要求復員,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情願。
而隨著授銜時間越來越推進,對於軍隊中婦女幹部的處理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例如,1955年1月,國防部就釋出了《關於處理和留用婦女工作人員的決定》,這項規定十分明確且嚴格,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轉圜餘地。規定明確指出:
第一,除了醫務人員之外,在作戰部隊的婦女一個不能留用。
第二,省軍區系統和後方機關的婦女一般改為工薪制職員。
志願軍中的女兵
當然,規定雖然嚴格,但並不是所有的女軍官都沒法授銜,這個決定也同時規定了婦女幹部中,有五種職務可以被授予軍銜:
只對擔任醫院正副院長、 軍醫、 助理軍醫或工程師、技師職務的婦女工作人員,在實行軍銜制時,可授予軍銜。
與此同時,對於解放軍中大多數婦女工作人員也做了極為嚴格的要求:除了師屬衛生營外的軍、師及其以下的機關部隊中,不論擔任何種職務的婦女工作人員,應一律調離部隊,分別按專業或復原處理,並限於1955年6月底以前處理完畢。對於沒有處理完畢的情況,“停發薪金”。
與此同時,這項決定還明確要求:非軍委批准,任何部隊、機關、學校不得再吸收婦女同志到軍隊服務。
所以,正是因為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嚴格規定,使得10多萬解放軍的女性官兵,大多數人不得不脫下心愛的軍裝,退伍離開部隊。
從1952年部隊開始整編到1955年9月全軍授銜,三年多的時間,全軍5萬多名婦女幹部,多數人不但沒有機會授銜,而且,超過10萬名女官兵不得不脫下軍裝離開部隊。
當然,對於部隊的整理和清理並不只是針對婦女幹部。事實上,授銜之前,由於人民軍隊20多年的革命生涯內從未實施過軍銜制度,也沒有嚴格的定員。
所以,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當時全軍軍事行政和技術幹部之中,擔任非軍官職務的高達23萬人,而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適合授予軍銜的。
所以,包括十萬婦女官兵在內,在1955年授銜之前,解放軍中有超過40萬人被調整,相當一部分脫下了軍裝退伍。在這之後,才有了1955年的授銜。
當然,讓10萬女官兵脫下軍裝離開部隊,雖然出於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求,但是,這一規定在當時過於嚴格。
因此,從1960年開始,不少在之前脫下軍裝的女同志開始回到部隊。例如,有部分早在紅軍時代就已經入伍的婦女幹部陸續回到部隊,被分配了軍官職務,授予軍銜。
不能工作的婦女軍人也被恢復了軍隊的級別,還在軍隊離休幹部供養。這一政策的出臺,也稍稍彌補了許多婦女幹部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