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讀到,想培養孩子的情緒力,要先從父母自身抓起,如果父母常常被情緒掌控,那麼這樣的處事風格也就容易傳遞給孩子。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要素是“抗逆力”。
走出“挫折教育”的誤區
美國心理學會提出,抗逆力是個體在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劇、威脅和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一種良好的適應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能從困難中恢復過來的能力。
現在的父母普遍在科學養育方面,都有比以前更全面的知識,很多人提倡的“挫折教育”,其實就是培養孩子抗逆力的一種途徑。
但是這裡的問題在於,許多家長對“挫折教育”的理解是有誤區的。
有一些家長說:“我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還刻意製造一些讓孩子吃苦、受罪、遭遇冷眼與懲罰的機會,這就是挫折教育,這不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抗逆力嗎?”
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地理解了“挫折教育”和“抗逆力”。
抗逆力相當於人類面對困境與挫折的一種心理免疫系統。
既然是免疫系統,那麼正常的抗逆力水平,就應該體現在孩子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能透過突破自己的行為和認知邊界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在書裡,彭教授認為,真正的挫折教育,應該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難。
而家長要做的,既不是過度保護孩子,也不是對孩子的困難置之不理,而是應該和孩子一同面對困難,給他們情感上、認知上、思維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援。
孩子的認知和他們的成長過程一樣,是一點點在豐富完善的,這期間,如果家長進行合理的支援和引導,就能幫助孩子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
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抗逆力形成的三要素
國際抗逆力研究計劃曾經針對抗逆力的形成方式以及影響因素做過研究,其中一項就是:父母、其他關係親密的人及孩子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增強孩子的抗逆力。
研究者最後得出結論,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總結為“我有”、“我是”和“我能”。
“我有”主要指的是孩子從家庭或者社會環境中獲得的心理安全感,比如來自父母或者是其他長輩的鼓勵、良好的同伴關係、安全的校園環境等等。
這就需要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提供穩定的照料外,還要提供有效的情感關注。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使命、天賦和優勢來到人間的,作為父母,我們需要關注他們的天賦究竟在哪裡,不要只關注他們的問題和不足。
給孩子一些期望,順應他們的優勢培養,孩子就會變得自信、堅定而卓越。
同時,我們還要讓孩子多和別人接觸,給他提供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
這樣做的意義在於,孩子天性中其實是自帶強烈的參與動機與學習動機的,透過參與外界活動,他們才得以慢慢建立相對完整的世界觀與親社會觀念,從而獲得在社會環境中的心理安全感。
孩子需要的第二個抗逆要素是“我是”。
“我有”指的是外在的擁有或者不缺乏,“我是”則通往孩子的內在。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需要讓孩子在心裡意識到,他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是自己的主人,擁有掌握自己的絕對理由。
“我是”強調的是主觀的自我認同感與自我肯定,是比“我有”更加強大的自信和內驅力。
要做到這些,就需要父母和家人平時細心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從小就對自己產生積極、正向、強大的自我認知。
第三個重要的抗逆力品質要素就是“我能”。
“我有”表現了孩子與資源的關係,“我是”表達了孩子與自我的關係,而“我能”則體現為孩子與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講,就是孩子在透過和別人的交往之中,漸漸摸索到自己目前對處理事情能力的上限在哪裡,哪些事情他可以解決,哪些事情他目前不能解決,以及什麼事情是他絕對不能做的。
孩子不能永遠待在父母身邊,他們必須學會面對外部世界的各種關係,學會分辨能與不能、為與不為。
這就要求父母不能把孩子當成白紙或者空罐子,凡事都包辦,這樣會剝奪他們感受自我力量、探究解決方法和體驗成功喜悅的機會,對孩子的無形傷害是更大的。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就是透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小困難,逐漸形成自信心、獨立性、思考能力和堅持精神的。
這些就是構成抗逆力的必要因素,使孩子們能在長大後面對更大的挫折和困難。
“ABC”模型提升抗逆力
那麼,家庭環境如何提高孩子的抗逆力呢?在書裡,彭教授分享了一個可以有效提升抗逆力的“ABC”模型。
“A:Acceptance,接受”,遇到困難時,父母要跟孩子坦誠地分享事實真相,鼓勵孩子接納現狀,並提供溫暖的陪伴。
孩子對事件的因果分析,最早是從父母身上學習的,如果父母樂觀,孩子就也樂觀,父母悲觀,孩子就也容易被悲觀影響,同時以這樣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一切。
這個模型中的“A”地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它可以幫助孩子學會了解事實、接受事實,同時超越、戰勝這些事實。
如果我們作為父母,無法阻止一些不幸事件的發生,那麼至少要試著和孩子一起學會面對這樣的逆境。
“B:Behavior,行為”,意思是在事情發生後,我們要積極行動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人一般具有兩種典型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前者通常認為,一個人的智慧多數來自天生,後天無法改變什麼,所以安於現狀;後者則篤信,無論在哪些方面,自己的能力都能通過後天努力得到改善。
那些成年後發展很好的人,往往都擁有成長型思維,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能力得到提升。
我們想要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就要幫孩子遠離固定型思維,培養成長型思維。
比如我們誇獎孩子的時候,用“努力”、“用心”等等來代替“聰明”。
要讓孩子明白,天賦雖然好,但後天努力也同樣可以解決問題,成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而是關乎個人成長,利用自己的才華為社會做貢獻。
“C:Cognition,認知”,意思是遇到困難時,要抱著積極的心理預期,透過感知當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從而設法改變現狀。
如果我們一直把目光聚焦於無法改變的部分,就很容易陷入絕望的心境,越做不好越做,越做越做不好,最終在這種惡性迴圈中,徹底喪失信心。
相反,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事情,先去做能做的、能改變的那部分,漸漸地,就會產生戰勝逆境的能力和勇氣。
所以,當孩子遇到挑戰時,我們應該引導他們把注意力放到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把精力和注意力投入他們自己能控制的部分,透過這種方式強化孩子的積極心態,激發戰勝挫折的勇氣。
【今日話題】
抗逆力其實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我們無法控制問題,但可以控制對問題的反應。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擁有抗逆力的人嗎?或者你覺得自己的“抗逆”水平如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