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雪中悍刀行》首播,遭到全網吐槽,而吐槽的關鍵點之一,就是PPT打戲。
何為PPT打戲?
簡單來說就是武林高手過招,正常倍速看起來像是定格漫畫。
舉一個網友的奇葩形容段落,足以囊括其全部內涵:
有人說,可能是劇組的武術指導地位不夠。
巫月好奇地去看了看片尾的演職人員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武術顧問桑林,是國際著名動作導演,曾與成龍、李連杰、吳宇森、元奎、袁和平、史泰龍及電影大師呂克貝松合作,其耳熟能詳的作品不勝列舉。
桑林從小習武,曾進山西省省隊,後就讀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
90年代初,桑林在朋友的介紹下去拍了很多類似黃飛鴻、方世玉那樣的合拍片,就此打開了他對影視行業的悸動之心。
畢業之後,桑林像很多武行一樣,從最底層(替身演員)做起,第一次參演的是中央電視臺96版的《水滸傳》。
回憶起那段經歷,桑林覺得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沒有真正涉及過影視行業,熟悉是因為都是做武戲,給武松、林沖做替身。
拍完這部戲之後,桑林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到電影學院研修班進修,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2008年,桑林與吳宇森導演合作《赤壁》;2009年與史泰龍、李連杰、施瓦辛格等合作《敢死隊》;2011年,桑林獨立擔任武術指導的真功夫電影《雙節棍》,以唯一一部動作片入圍德國第五屆德國科隆國際電影節,並榮獲“組委會大獎”。
2017年,桑林動作指導的《繡春刀2》獲得了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在《繡春刀2》的世界觀裡,有一種暗示:軍陣武藝、民間武藝、親軍武藝雖然各有聯絡,但彼此還是有明確區分,呈現不同的派別。
這種明確的區分在傳統武俠電影裡並不多見。
隨之而來的劇情裡,各種兵器和武藝輪番上陣,比之前作更加令人眼花繚亂,於是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武藝的宏大背景也徐徐展開。
桑林一直追求真實的武打場面,在諸多作品中都彰顯出了華麗但不矯揉造作的設計風格。
動作指導吳胡斯樂,代表作則是張藝謀的《影》。
電影《影》上映之後,不少網友坦言道:以後誰在說中國沒有中國風電影,直接把《影》抽他臉上!可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有多高。
《影》的打戲設計異於常人,相信讓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開始那一次:
瘦鄧超拿著竹竿,胖鄧超手拿一把傘,二人分別站在太極圖之上的兩個“魚眼”,互相對視。之後瘦鄧超拿起竹竿攻,胖鄧超揮起大傘守,長杆和圓傘,瘦子和胖子,陰陽相交。再加上各種水滴的氣氛渲染,視覺效果簡直不要太震撼。
那麼問題又來了,在如此兩位經驗豐富、又有成績單的武術顧問和動作指導的協助下,為何《雪中悍刀行》裡的南宮僕射只打了一場就遭到吐槽呢?
咱們先來看看正常倍速播放的打鬥畫面。
接下來是三倍速播放的效果。
相信如果有7倍速的話,還是會有不少觀眾選擇使用的。因為“眼花繚亂”“酣暢淋漓”的武打動作,才更符合當下觀眾對於江湖中快意恩仇的臆想。
然而並非所有的藝術創作者都只一味迎合觀眾的口味,在《雪中悍刀行》導演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按照導演的說法,南宮僕射的這段打戲,“飄逸感”是十足的。
南宮僕射頭戴斗笠,身著白衣,在每一幀的打鬥畫面中,綢帶和衣袖的舞動都帶著“飄逸”,似乎刻意在尋求“力”與“柔”的契合點,這也是符合“寫意”風格的。
北野武的《座頭市》被稱為暴力美學神作,其中也有打戲部分是慢動作。
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其創作者都會有一定的藝術堅持。而且,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人愛快,必然也有人愛慢。
不知道你看過這部《雪中悍刀行》了嗎?你喜歡裡面的打戲設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