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元璋的一週年祭日即將到來。朱棣身為藩王,不能擅自離開封地。於是,他決定派自己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同往南京,代替自己祭拜明孝陵。
當時,建文帝的削藩大政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燕王勢大,早就被建文帝視為眼中釘。朱棣這個時候派三個兒子入京,看似“送羊入虎口”。實際上,朱棣是希望透過此舉來麻痺建文帝。
待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到了南京後,兵部尚書齊泰立即建議將這三人扣押,用以要挾朱棣就範。建文帝心慈,並沒有這麼做。這時,徐達的長子、魏國公徐輝祖慌忙進宮對建文帝說:
“三甥中,獨高煦勇悍無賴,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為大患。”
上述這段話出自《明史紀事本末》,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哥,更是朱高熾兄弟三人的親舅舅。他對建文帝說:“我這三個外甥中,朱高煦最為兇悍無賴,為人不忠,還多次違逆他父親朱棣。如果現在不除掉,今後必為大患。”
都說知甥莫若舅,徐輝祖的這一番話,建文帝沒有聽進去,多年後,後悔已來不及。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明朝第一位漢王朱高煦,希望透過史料和分析,來和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明朝藩王。
一、被朱元璋厭惡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不顧眾臣反對,堅持重拾封藩制度。朱元璋把幾位年長的皇子都分封到了關鍵區域,以便拱衛京師。例如,當時的四皇子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在北平(現北京)。
朱棣被封王時年僅10歲,按照朱元璋的規定,藩王16歲便要前往封地。洪武九年,朱棣16歲,朱元璋為其在京城舉辦婚禮,燕王妃是徐達之女徐氏(後來的徐皇后)。大婚過後,朱棣便帶著妻子北上就藩。
《明史·諸王列傳》記載:
成祖四子。仁宗、漢王高煦、趙王高燧俱文皇后生。高爔未詳所生母。
根據《明史》記載,明成祖朱棣一共有4個兒子,長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次子朱高煦封漢王,三子朱高燧封趙王,這三位都是徐皇后所生。朱棣還有一個兒子叫朱高爔,生母不詳,但年幼時便夭折了。
朱高煦出生於洪武十三年,他比大哥朱高熾小兩歲,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孫子。在史書記載中,朱高煦和朱高熾雖然是親兄弟,但各方面都截然不同。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七》記載:
太子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
意思是說,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從小生得肥胖,而且有足疾,走路不穩,經常失足跌倒。
而朱高煦呢,他“性兇悍”,不僅生得威猛,而且尚武,騎馬射箭都不在話下,頗有乃父之風。朱棣對朱高煦也非常喜歡,對文弱的朱高熾則略有遺憾。
不過,藩王家庭不比尋常人家,嫡長子從一出生起就註定要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朱高煦雖然看起來更“優秀”,但註定無法逾越兄長的地位。
在僅有的史書記載中,明太祖朱元璋對朱高煦是十分厭惡的。《明宣宗實錄·卷二十》記載:
初,太祖皇帝召秦、晉、燕、週四府世子及郡王之稍長者,就學京師,高煦與焉,而與晉恭王第三子濟熿、周定王第二子有爋相好,言動皆輕佻,素不為太祖所愛。
洪武年間,皇子無詔不得離開封地,隨著幾位皇孫逐漸長大,朱元璋思念孫子,便召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幾位年長的皇子之子入京讀書。這期間,朱高煦和幾位堂兄弟,包括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都很熟悉,朱高煦言語和行為都非常輕佻,多次惹得朱元璋不高興,朱元璋對其他皇孫都十分寬厚,唯獨對朱高煦卻非常不喜。
在封建王朝,明朝皇室成員的待遇相對是比較優厚的,這是朱高煦值得慶幸的地方,他身為朱元璋的孫子,從一出生就擁有億萬百姓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然而,朱高煦的“不幸”是他生下來就是次子,更不幸的是,他心比天高。
二、被朱棣誆騙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封朱高熾為燕王世子,這就意味著,若干年後,繼承燕王爵位的將是朱高熾,而朱高煦一脈,則會淪為旁支。
這是正常的藩王傳承秩序,朱高煦也只能認命。但需要說明的是,此時此刻,朱高煦並沒有對自己的兄長表現出覬覦之心,或者說,他的野心並沒有被激發出來。直到幾年後,他被父親朱棣的話所誘導,開啟了他的覬覦之路。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撒手人寰,朱標之子朱允炆登基,改次年為建文元年,因而朱允炆又被稱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後,採納齊泰、黃子澄的意見,積極削藩,一時間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被廢。
《明史·黃子澄傳》記載,當時朱棣是朱元璋活著的諸子中,年齡最長的一個,是朱允炆的首要削藩物件,但是,燕王“勢大難圖”,因此黃子澄才建議朱允炆從其他五王入手,例如,周王朱橚就是朱棣的同母弟,廢朱橚的目的就是為了剪除朱棣的羽翼。
建文帝的一系列動作,朱棣也心知肚明,到了建文元年,朱允炆和朱棣之間,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潮湧動,相互之間各有準備。所以,到了朱元璋忌日的那天,朱棣本人稱病,但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朱棣派了三個兒子前往南京祭祀明孝陵,這也就是本文開篇提到的部分,只可惜,朱允炆心慈,沒能抓住這次機會。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正式起兵“靖難”,持續四年的靖難之役打響。《明史·朱高煦傳》記載:
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
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棣命長子朱高熾鎮守北平老巢,他帶著次子朱高煦一路南下。朱高煦英勇善戰,在戰場上屢立奇功。例如,在白溝河之戰,朱棣被南軍名將平安和瞿能夾擊,幾乎精疲力盡之時,朱高煦率領數千精騎殺來,《明史》雲:
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
朱高煦一路殺伐,殺掉瞿能父子,救父親於亂戰之中,讓朱棣感動不已。
朱棣在靖難系列戰爭中,敗得最慘的莫過於東昌之戰。東昌,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聊城,當時,南軍將領盛庸設下埋伏,引誘朱棣深入,幾乎一舉將朱棣擊殺。朱棣僥倖逃脫,但朱棣麾下大將張玉戰死,朱棣獨自逃命,多虧朱高煦趕來,擊退了南軍。史載:
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並不是一位養尊處優的二公子,而是朱棣的一把利刃,他銳不可當,一路為朱棣保駕護航。
換句話說:朱高煦不僅僅是朱棣的兒子,他是戰友,是功臣,更重要的是,他救過朱棣的命。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招降了江防都督陳瑄,順利渡過長江,先拿下鎮江,然後大軍直逼南京浦子口,盛庸作困獸之鬥,朱棣率領大軍輪番攻擊,拼盡全力也無法攻破浦子口的防線,這是,朱高煦來了。《明通鑑·卷十三》記載:
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率眾殊死戰,庸兵失利,退屯高資港。
朱棣見朱高煦帶兵前來,大喜過望,撫著朱高煦的後背說:“兒啊,接下來看你的了,你大哥身體不好。”
朱棣是一位擅長駕馭人心的君主,他這句話說得頗有深意。看起來,是讓次子朱高煦去破敵制勝,實際上是在承諾:這是我奪取皇位的最後一戰,若我們贏了,少不了你的好處,畢竟你大哥身體不好,我奪下來的皇位將來不還是你的?
朱棣一番話,說得朱高煦心潮澎湃,朱高煦帶著部下玩命衝殺,最終攻破了浦子口防線。接下來,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啟金川門,朱棣順利入城。從此改天換地,大明王朝進入永樂時代。
三、被朱高熾捧殺
上個世紀中期,當代著名女作家茹誌鵑寫了一部叫《在果樹園裡》的書籍,在這本書裡,茹誌鵑發明了一個詞,叫“空頭支票”,現在,這個詞已經被收錄於《成語大詞典》。意思是:比喻不能兌現的諾言。
筆者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朱棣在浦子口外對朱高煦的承諾,再合適不過。
毫無疑問,雖然朱高熾鎮守北平也有功勞,但相比較而言,朱棣能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他的次子朱高煦的功勞更大。《明史》也評價說:
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
微妙的是,朱高煦之功,不僅僅朱高煦認可,朱棣也非常認可。
朱棣登基後,由於朱高煦出身軍旅,和武將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包括朱能、丘福在內的靖難名將幾乎都支援朱高煦為太子,而那些文臣們則選擇恪守古禮,認為朱高熾並無過錯,若輕易廢長立幼,將來勢必會釀成大禍。
自西周以來,皇位傳承講究“立嫡立長”,朱棣有一個敦厚仁愛的嫡長子朱高熾,又有一個軍功卓著的嫡次子朱高煦,永樂年間這種情形,像極了唐朝武德時期。不過,唐初的儲位之爭,最終以玄武門喋血而告終。很明顯,朱棣不想釀成宗室喋血的局面。
其實,朱棣一度認為,朱高煦“類朕”,想立朱高煦為太子。只是,這種想法在古代禮制面前,承受著巨大的阻力。
所以,所謂的“空頭支票”,朱棣最初並沒有打算抵賴,只是到了最後,他猶豫了。
從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到永樂二年,三年的時間,朱棣一直沒有確立太子。但是,太子乃是國本,不能長久空懸,永樂二年,一個關鍵的人物,促成了朱棣的立儲的決心,這個人就是明朝第一才子解縉。
筆者之前曾寫過解縉,解縉不僅有大才,而且性格非常耿直,當朱棣就太子人選詢問解縉的意見時,解縉果斷表示“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這樣的回答朱棣聽得太多了,他不滿意,解縉最終脫口說出三個字:“好聖孫!”
朱元璋駕崩的那年(洪武三十一年),朱高熾之妻張氏生下長子,取名朱瞻基,這是朱棣的第一個孫子。朱瞻基出生當天,朱棣夢見朱元璋將大圭傳給自己。大圭乃是皇家祭祀之重器,寓意不言自明。因此,朱棣對朱瞻基一直非常喜歡。
解縉的意思是:因為你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所以要選擇朱高熾為太子!
耿直的解縉說出了朱棣的心聲:既然不確定兩個兒子到底誰更合適,那就從孫子輩開始選擇。就這樣,朱高熾被正式冊封為太子。
太子名分已定,朱高煦被封為漢王,兩兄弟的身份,從此判若雲泥。
朱高煦不服,可以想象,若以朱高煦和朱棣的性格,永樂二年,大明朝的皇宮中可能會存在以下對話:
“父皇,當年你不是說大哥身體不好……”
“胡說八道,你大哥是太子,你豈能亂說!”
“可是,當年在浦子口,你不是這麼說的……”
“我當年並沒有承諾你什麼,是你自己想多了!”
朱高煦語塞,從此朱高煦變了一個人,他要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朱棣將朱高煦的藩地設在雲南,朱高煦哭訴道:“我何罪之有,要被貶到萬里之外?”朱棣心軟,便讓朱高煦暫時留在京城。在朱高煦的迫害下,立儲的“罪魁禍首”解縉被貶。《明史》雲:
高煦亦以此自負,恃功驕恣,多不法。
朱高煦賴在京城不走,他居功自傲,在京城多行不法之事。朱棣心中有愧,對次子多有縱容。越是如此,朱高煦越是桀驁。他出入之間都效仿太子儀仗,而且對太子出言不遜,頗為不敬。
當時,一些文臣勸朱高熾要提防朱高煦,朱高熾卻選擇另外一種處理方式——捧殺。
朱高煦犯錯,朱高熾替弟弟求情;朱高煦給朱高熾使絆子,朱高熾選擇微笑應對;朱高煦打壓對他不利的文臣,朱高熾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樣,朱高煦越來越無法無天,在京城橫行了十一年。直到永樂十三年,朱高煦的行徑終於引起了朱棣的不滿。《明史·朱高煦傳》記載:
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
朱高煦上書給朱棣,懇請朱棣將天策衛送給自己做護衛。
唐朝時期,李世民功高,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朱高煦此舉,其實大有效仿李世民之意。
不久,朱高煦在府中自比李世民的言語傳到了朱棣耳中,朱棣驚懼不已。試問:若朱高煦是李世民,那朱棣是什麼?是那個被架空的太上皇嗎?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目空一切的皇子,但是,能和朱高煦並肩的,寥寥無幾。事實證明,朱高煦可以居功自傲,可以僭越禮儀,甚至可以不尊重兄長,但是,他不能引起父親的猜疑。因為一旦他這麼做了,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四、被時代遺棄
永樂十三年,朱棣不顧朱高煦的哭訴,堅持將朱高煦的封地改到青州,要求朱高煦必須到封地就藩。朱高煦無奈,只得挑選精兵強將三千人,決然離開京城。半路上,朱高煦劫掠百姓,兵馬指揮使徐野驢帶兵阻止,不料朱高煦直接將徐野驢一刀兩斷,手段之狠辣,讓山東官吏無不駭然。到了封地後,朱高煦更加狂妄,他搶佔民田,燒殺搶掠,視百姓如草芥,犯下種種惡行。
第二年,朱高煦回京,朱棣歷數朱高煦的十大罪狀,褫奪朱高煦的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若不是太子朱高熾哭著為他求情,朱高煦或許已經被貶為庶人。
事後,朱棣削去朱高煦兩衛,誅殺他左右的親信之人,改封到樂安州。《明史》雲:
高煦至樂安,怨望,異謀益急。
朱高煦到了樂安之後,並不感激兄長的相救之情,他怨氣日重,和屬下多人在醞釀“異謀”。
明朝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途中病逝,為了防止朱高煦叛亂,楊榮、張輔等大臣一方面秘不發喪,另一方面緊急派人赴京通知太子朱高熾,待朱高熾派兒子朱瞻基迎回朱棣的靈柩後,大局已定,朱高煦已經沒有了機會。是年,朱高熾登基,是為明仁宗。
《明史·朱高煦傳》記載:
高煦亦日遣人潛伺京師,幸有變。仁宗知之,顧益厚遇。遺書召至,增歲祿,賜賚萬計,仍命歸籓。封其長子為世子,餘皆郡王。
意思是說,朱高熾登基後,朱高煦非常不安,他派心腹之人潛入京城,伺機發動叛亂。朱高熾明知弟弟有歹心,但仍舊加封朱高煦,不僅追加他的俸祿,而且還封賞了朱高煦的諸位兒子。
實際上,這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的聰明之處。俗話說,疑罪從無,朱高熾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若貿然對弟弟出手,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名聲,還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他繼續封賞朱高煦,希望朱高煦能夠感念自己的恩情,從此放下覬覦之心。
朱高熾對弟弟拳拳之心,並沒有讓弟弟感動。10個月後,朱高煦再一次看到了叛亂的希望。洪熙元年,朱高熾在位不滿一年就駕崩了。
朱高煦驟聞訊息,大喜過望,他果斷派出殺手,打算截殺朱瞻基。
原來,朱高熾駕崩前,朱瞻基被派往南京視察,朱高熾病重時,急召朱瞻基返回北京,沒等朱瞻基返回,朱高熾已經駕崩。所以,從南京趕回北京的路上,是朱高煦下手的絕佳機會。不過,一方面因為朱高煦準備得太倉促,另一方面是朱瞻基返回的速度太快,朱高煦派去的殺手“伏兵邀於路,倉卒不果”。
躲過二叔的追殺,朱瞻基回到京城,成功登基,是為明宣宗。《明史》記載:
及帝即位,賜高煦及趙王視他府特厚。
朱瞻基登基後,效仿父親的做法,對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的封賞特別優厚。接下來,朱高煦又提出了一些“安民”的要求,朱瞻基都欣然應允。幾個回合下來,朱高煦認為,他這個侄子不過是個軟柿子。也許,朱高煦從朱瞻基的身上,彷彿看到了堂兄朱允炆的影子。
同樣是叔叔奪侄子的江山,父親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於是,朱高煦決定複製朱棣的故事,發動第二次“靖難之役”。
五、被朱瞻基炙烤
明朝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聯合山東都指揮使靳榮,掠奪周邊的所有馬匹,設前後左右中五軍,密謀造反。《明史·朱高煦傳》記載:
御史李濬以父喪家居,高煦招之,不從,變姓名,間道詣京師上變。帝猶不忍加兵,遣中官侯泰賜高煦書。
意思是,當時,朝中有一位官員名叫李濬,因喪父在家丁憂,朱高煦派人招攬李濬共謀大事,李濬沒有答應。後來,李濬改名換姓,從朱高煦手中逃脫,走小路逃到京師,將朱高煦叛亂的事情上報給了朱瞻基。朱瞻基的表現和當年建文帝如出一轍,他不忍對叔叔下手,只是派宦官侯泰帶著詔書去質問朱高煦。結果,朱高煦強硬回懟:
“永樂中信讒,削我護衛,徙我樂安。仁宗徒以金帛餌我,我豈能鬱郁居此!汝歸報,急縛奸臣夏原吉等來,徐議我所欲。”
朱高煦的意思是說:永樂年間,朝廷削我護衛,將我遷到樂安州。洪熙時期,朝廷用錦帛收買我,我豈能受你們擺佈?你且回去告訴朱瞻基,讓他把夏原吉等奸臣綁起來交給我,我再和他慢慢計較!
從朱高煦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朱高煦不僅對自己的父兄充滿怨懟,還大言不慚,認為朱瞻基絕不是自己的對手。
儘管如此,朱高煦造反的窗戶紙當時並沒有被完全捅破,因為侯泰不過是一介宦官,他回京後,不敢據實以告,朱瞻基仍不相信朱高煦已經造反。
根據《明史·張輔傳》記載:
宣德元年,漢王高煦謀反,誘諸功臣為內應,潛遣人夜至輔所。輔執之以聞,盡得其反狀,因請將兵擊之。
朱高煦知道,若要造反,京城沒有人相應是不行的。朱高煦派人進京聯絡英國公張輔,希望張輔能夠輔佐自己成就大業。
事實證明,朱高煦有著乃父一樣的機會,但沒有乃父的腦子。因為他的這一步棋非常不高明。
張輔是張玉之子,因平定安南有功,被朱棣封為英國公。在永樂、洪熙年間,英國公張家的地位已經超過魏國公徐家,稱得上是朝廷第一勳貴。朱高煦這個時候寄希望於張輔,無疑是一步臭棋。
試想:張輔已經是明朝第一勳貴,即使他冒著巨大風險幫助朱高煦造反成功,朱高煦又能給他什麼呢?所以,老成謀國的張輔在接到朱高煦的書信後,第一時間衝向皇宮,將朱高煦造反的罪名坐實。
朱瞻基在拿到證據後,第一時間召集張輔、楊士奇,夏原吉、楊榮等人商量,張輔的意思是“陛下只要給我兩萬兵馬,我便能將朱高煦活捉”。但是,“三楊”之一的楊榮卻不這麼認為,楊榮分析形勢,最終給出四個字的建議:御駕親征!
楊榮為什麼一定要勸明宣宗御駕親征?這是有深度原因的。27年前,靖難之役爆發後,南軍之所以失敗,本質上還是建文帝偏信耿炳文和李景隆等人。所以,同樣是藩王之亂,這一次,皇帝誰也別信,御駕親征才是最好的良方。
事實證明,楊榮是正確的,因為朱瞻基的御駕親征,這場戰爭很快平定。《明史》記載:
及聞親征,始懼。時有從樂安來歸者,帝厚賞之,令還諭其眾……前鋒至樂安,高煦約詰旦出戰。
朱高煦看似志在必得,實際上是個色厲內荏之徒,他聽聞朱瞻基竟然親自前來,在氣勢上先弱了幾分。接下來,有叛軍投降了朝廷,被朱瞻基厚賞,朱高煦軍心登時大亂,一時間,很多將領棄城逃走,主動投奔朝廷,大戰未打,朱高煦身邊的將領已經走了一半。待朱瞻基來到樂安城北,朱高煦只得關閉城門,不敢出戰。
接下來,朱瞻基下令圍而不打,繼續施展攻心計,城內叛軍自知不是朝廷的對手,竟然打算活捉朱高煦獻給朝廷,以圖戴罪立功。朱高煦大驚失色,只得燒燬信件,選擇逃跑。在逃跑無望之後,朱高煦果斷認慫,宣佈投降。
很多人喜歡把“朱高煦之亂”和“靖難之役”相提並論,實際上,筆者認為,不管是從戰爭規模還是從發起戰爭的藩王的能力來看,前者和後者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朱高煦被抓後,群臣上奏要殺之,朱瞻基將大家的奏摺拿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罪臣罪該萬死,一切都聽皇上旨意。”
在班師回朝之前,朱瞻基並沒有殺掉二叔,只是下旨將朱高煦父子貶為庶人,押回京城看管。所有參與叛亂的主謀皆被處死,餘則不論。
在《明史》等正史中,並沒有記載朱高煦的最終結局,但是在《國朝獻徵錄·漢庶人傳》中,朱高煦之死頗為另類,書中記載:
一日上欲往視,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鎔,庶人死。
意思是,一天,明宣宗朱瞻基到牢裡去看望二叔朱高煦,待朱瞻基離開時,朱高煦突然伸腿將朱瞻基絆倒。朱瞻基大怒不已,認為二叔其心可誅,於是命人取一口三百斤的銅缸將朱高煦罩住,朱高煦勇猛異常,差點頂缸而出。朱瞻基怒火中燒,下令在銅缸外生火,可憐明朝初代漢王朱高煦,最終被活活烤死。
六、如何看待朱高煦
明朝歷史學家焦竑曾評價朱高煦:
其兇橫、淫荒、狡黠、險狠、跋扈,不可御久矣。
受朝廷的影響,有明一朝,人們對朱高煦的看法大多和焦竑一樣,史學家幾乎把所有的貶義詞標籤都貼給了朱高煦。
筆者認為,朱高煦兇悍、狡黠、跋扈,這是不可否認的。他覬覦皇位,發動叛亂,並且最終以失敗告終,他的故事,是明朝藩王的最佳反面教材,同時,也是歷史上很多野心家的縮影。
朱高煦和朱棣不同,朱棣當年發動靖難之役,雖然也有不可取之處,但朱棣是在建文帝力主削藩、步步緊逼、不進則退的情況下才決定清君側的。而朱高煦深受仁宗、宣宗恩賞,只要他安安分分地做他的藩王,朝廷並不會擠壓他的利益。在這種情形下,朱高煦仍然宣宗造反。
換句話說,朱棣造反,有被迫的成分,而朱高煦造反,完全是利慾薰心。這是他最不可取之初。
歷史上的朱高煦,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反面人物嗎?其實不是。
筆者認為,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的功勞還是需要歷史認可的,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造成朱高煦悲劇的,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慾望,更是封建時代“立嫡立長”的制度。朱高煦的不甘心,雖然不合理,但合情。
蔡東藩先生在《明史演義》中用一首詩來評價朱高煦,我認為非常確切:
庸材也欲逞強梁,暴骨揚灰枉自傷。
莫向釜中悲煮豆,追原禍始是文皇。
朱高煦不滿於現狀,慾壑難填,最終一敗塗地。我們在感慨明朝宗室內訌的同時,也應該思考,朱高煦之禍,實際上是朱棣一手造成的。
作為父親,倘若朱棣不給次子這麼多縱容,朱高煦也不至於目空一切。倘若朱棣不給朱高煦留下繼位的希望,朱高煦也不至於心有不甘。
其實,不僅僅是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也有“捧殺”朱高煦的嫌疑,也就是說,明朝的三位帝王聯手,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棄子”。這才是漢王朱高煦之禍的本源。
東漢著名思想家王衝在《論衡》中曾說過: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朱高煦的人生雖然曲折,但是,造成朱高煦之禍的根本,才是最值得後人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