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暖陽灑在寂靜的齋堂大街,一株古槐在藍天映襯下格外醒目。
古槐底部被鐵柵欄圍著,有鐵梯子支撐著粗大的樹幹。樹下立的牌子醒目地寫著幾個字:槐樹下危險,禁止停留。噢,仔細看,半邊樹幹是用水泥修補過的,確實不要靠得太近。
據說這槐樹有兩千歲了,它是齋堂的地標。
今天到來的這個地方——門頭溝齋堂鎮,赫赫有名,它下面十三個村莊都完整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貌,一個比一個有名,比如爨底下、沿河城、靈水村、黃嶺西。
齋堂鎮,距京100公里,北依九龍頭,南望鳳凰山,清水河從前面流過,被稱為九龍朝二鳳的風水寶地。村北面山頭有建於唐貞觀年間的靈嶽寺,當年香火極盛,僧人們在山下設粥場施粥,稱之為“齋場”,進香者在此食宿,繼而故名為“齋堂”。如今的齋堂以石橋溝為界,分東齋堂村和西齋堂村,一條寬闊整潔的大街將東、西齋堂村連線起來,鎮政府駐地位於東齋堂村。
明朝因防務所需,提出:“天津關、齋堂乃險要處,可立一城”。萬曆二十五年(1597)朝廷批准建城垣,修建長寬各一里的方城,有東南西三個城門,北側靠山稱之為水道。東西城門分別題寫“廓清”“輯寧”門額。清嘉慶六年(1801),山洪沖毀城門南及南部城牆。抗日戰爭時期,西城門被日寇拆毀。現僅存東城門,門頭溝區政府1981年公佈其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穿過卷洞。
東城門額上“廓清”二字依舊清晰。此乃萬曆四十五年(1617)易州兵備道山西按察史解經邦所題。
旁有一戲臺,應是在原址城石上恢復修建。
古戲臺建於明朝。西齋堂村的山梆子戲富有盛名,為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裡成就了京都六合班的輝煌。
抗日戰爭初期,抗日英雄“小白龍”白乙化曾在東城門上檢閱騎兵部隊。白乙化是平西、平北傳奇式英雄,他令日寇聞名喪膽,好穿白衣,指揮作戰靈活機動,人人讚譽他是“小白龍”。
這段故事,給今天這座孤寂的城樓平添風采,旁邊牆壁上幾個紅色的大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人會銘記。
往城北山上行進,但見古建築一處,即停車下來。
這是東齋堂天仙廟,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現在為近代新修。寺門立於丘坡之頂,坐北朝南,青磚砌成,石匾額上字跡依稀,應該是“天仙行宮”。
廟前古樹一棵。
廟內原有三座大殿,供奉天仙聖母娘娘、佛祖還有二郎神。據說善男信女進大殿叩拜娘娘,每磕一個頭,娘娘神像就會動一下。
現在院正中僅剩下大殿遺址地基,周遭建築全為新修。據說原有鼓樓和鐘樓,均已不在,每逢初一十五敲鐘。齋堂歷史上流傳著久遠的廟會文化,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正月的轉燈會和4月28日天仙廟的廟會,村民都來參加,幡旗招展,鼓樂喧天,熱鬧非凡。
繼續上山。
這裡是連綿起伏的西山腹地,蜿蜒曲折的清水河流域的百里山川,古稱靈桂川,現在叫齋堂川。這裡山高谷狹,溝壑縱橫,東連京城,西通大漠,古往今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京西重鎮”之稱。這裡還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
羊群在山道散步,吃的是枯草,擠出的是羊奶。
村民說,這些羊隨便養養,現在不依靠他們生計。
最後到了齋堂北部五公里處,群山環抱之中,白鐵山主峰前的平臺上,是著名的唐代寺廟靈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