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車帝原創 賈天鈺
[懂車帝原創 行業]【編者按】有人曾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站在2021年和2022年的交界點上,這句話又該如何去品?
寒來暑往年年年,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變化”是唯一不變的東西。即將結束的2021年,汽車行業似乎已學會在疫情之下如何穩步前行,卻被一顆小小的晶片撞得東倒西歪。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凌亂的步伐填滿的盡是無畏的想象,全年成績覆盤、跨界造車之局、自主高階之路、最新政策全覽、汽車缺芯展望......在跨年之際,懂車帝特別推出“過關2021,斬將2022”主題系列報道,此篇為系列報道第2期《過關2021|自主品牌成績單:吉利、長安爭第一,比亞迪才是大贏家?》。
“完全不理解,怎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別的還有什麼好?”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不久前的2021蔚來日上發表了這樣一段備受爭議的言論。
這話如果倒退到三年前,恐怕不會從李斌的嘴裡說出來。因為那時的汽車行業正值寒冬,李斌也因為蔚來汽車融資不順被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
然而,三年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給了李斌自信,也給了所有自主品牌超越合資品牌的又一個機會。這一點,已經展露在自主品牌們今年的成績單上。
吉利、長安打響“冠軍爭奪戰”,“待爆選手”長城後勁大?
我們先來看看今年1-11月乘用車銷量靠前的7家自主品牌的上險情況。
需要事先宣告的兩點:
1、這裡我們選擇透過上險資料來透視企業今年的市場表現,因為上險量是車輛售出後終端實際購買交通強制險的數量,更能反映終端市場的真實交易情況,但也會與廠家公佈的批發資料、交付資料有一定出入。
2、值此收官之際,由於產出此篇盤點時僅有今年前11個月的銷量,故引用的資料範圍為1-11月上險量,待12月銷量出爐,我們會提供更全面的報道。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發現三個亮點:截至今年1-11月,吉利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三家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輛;如果12月銷量可觀,長城汽車今年同樣有望躋身“百萬輛”俱樂部;緊隨其後的比亞迪、奇瑞和上汽乘用車,今年將全部跨上50萬輛臺階,不再徘徊在30萬輛。
今年1-11月,吉利汽車總上險量實現115萬輛,旗下吉利、領克、幾何等幾大品牌都實現了同比增長,上險量分別為93.4萬輛、19萬輛、1.9萬輛,領克、幾何的增速尤為明顯。此外,新高階純電品牌極氪自今年10月啟動交付以來,截至11月底極氪001上險量已達1941輛。
看這架勢,吉利汽車是要連續第五年蟬聯自主品牌銷量第一名了嗎?未必。這要看長安汽車答不答應。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發現,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7家自主品牌近三年來的銷量走勢基本上都是呈“V”字形,可唯獨長安汽車不一樣。
從啟動“第三次創業”以來,最近三年,在長安CS75 PLUS、歐尚X5、長安CS55 PLUS、高階車長安UNI-T……一款接一款的爆款車的助攻下,長安以每年超過20%的增速實現了“階梯式”的成長。
今年1-11月,長安汽車總上險量達108萬輛,如果12月的銷量不錯,那麼反超吉利、奪回自主品牌老大的位置,也是極有可能的。
“危機感帶來了自強精神、正確的高階化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智慧化等技術領域的深耕,這些都是令長安汽車發展越來越好的主要因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懂車帝。
2020年長城汽車在成立30週年之際釋出特別電影“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與長安汽車一樣危機感深重的長城汽車,在自己去年的30歲生日之際提出了生死詰問:“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從今年前11個月88.5萬輛的成績單來看,長城應該可以給自己一個“活得還不錯”的交代。
今年以來,長城透過品類創新、使用者共創,打造出了哈弗大狗、坦克系列、機甲龍、“三杯咖啡”等不少熱門產品,拿捏復古風、未來感等多種風格。“WEY”在變身“魏派”後,也開始啟用“SUV+轎車”、“HEV+PHEV”多條腿走路的策略,還公開向“兩田一產”下了戰書。
別看長城暫時沒有進入自主品牌前三,要知道,今年的頂流車型——坦克300現在手裡還積壓著16萬+個訂單沒交付,最近剛上市的哈弗神獸訂單也超過了1.2萬個。長城汽車是妥妥的“待爆選手”沒錯了。
但壞訊息是,值此收官之際,長城汽車近來卻風波不斷。先是尤拉好貓被曝晶片貨不對板,遭央視點名,連帶著哈弗H6S也被無辜捲入風波。而坦克300也相繼被曝出“黃牛黨”倒賣購車指標擾亂市場秩序、經銷商“加價交付”,隨後被官方調查、嚴厲處罰。想穩住銷量,可能要先想辦法穩住口碑了。
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爆發式”增長,一汽-大眾“一枝獨秀”
趁著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東風”,各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都實現了翻倍增長。但要論吃到市場紅利最多的,還得是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
今年1-11月上汽通用五菱累計上險量達103萬輛,雖然燃油車銷量逐年下跌,但其還是憑藉著宏光MINIEV這一款“殺手鐧”,坐穩了自主品牌第三名的位置。
宏光MINIEV有多強呢?從上險量來看,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上險243.2萬輛,其中宏光MINIEV累計上險34.38萬輛,佔總量的14%,也就是每賣出10輛新能源乘用車其中就至少有一輛是宏光MINIEV。它也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今年自主品牌中銷量最多的單一車型,即便是連續100個月蟬聯SUV銷量第一的“神車”哈弗H6,也只能屈居第二。
今年“賣瘋了”的比亞迪,苦等多年,終於等來了新能源市場的崛起和自己“一飛沖天”的高光時刻。1-11月,比亞迪累計上險61.7萬輛,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上險43.5萬輛,較去年翻了3倍不止。更誇張的是,官方公佈的比亞迪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突破了9萬輛,比長安、吉利一年賣出去的新能源汽車還多。
目前,比亞迪旗下漢、宋PLUS、秦PLUS多款車型都在市場上炙手可熱,特別是宋PLUS等出自DM-i平臺的車型。由於供不應求,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日前公開表示,手中DM-i車型的訂單已經高達20萬輛,交付期長達4個月。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應該說是佔據了先發優勢的。特別是今年,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的爆發式的這種增長,反映出自主品牌現在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不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同時認為,合資品牌也已經開始發力,現在的格局不代表最終的勝負。
目前,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地位和聲量還相對較弱,與自主品牌相比還是“小學生”。在今年1-11月的車企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排名中,合資車企中僅一汽-大眾以5.48萬輛的成績上榜,排名第14位,第15名則是哪吒汽車。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優勢,未來還可能會進一步“擠壓”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從中長期來看,隨著自主品牌產品力的提高、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以及整個市場增量的趨緩,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會較之前的30%、40%進一步躍升,到2025年可能會達到50%。”羅蘭貝格高階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分析認為。
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互相diss”?別吵了,未來10年還得同行
回到開頭李斌不解“還有人買油車”的言論,實際上,近年來關於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爭論一直沒斷過。
新能源車的支持者認為:新能源車是汽車界的“智慧手機”、燃油車則是“諾基亞”;而燃油車的支持者認為:燃油車才是“老大”,新能源車充電難、續航不夠、小眾不成熟。
尤其是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崛起、私人滲透率突破20%,更加深了這種新能源車馬上就要替代燃油車的“錯覺”。但老實說,這一天雖然遲早會來,也還不是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已經給出了答案。
橫向對比這7家自主品牌今年的燃油車、新能源車的表現可以發現,即使大家的新能車銷量成功翻倍、漲勢喜人,但與燃油車的規模相比仍然不在一個量級上。
除了比亞迪之外,其餘6家的銷量主要來源還在燃油車上。其中,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即使翻倍,依然不及燃油車的零頭;長安、奇瑞的新能源車銷量雖然翻倍,卻不及燃油車一年的漲幅多。當然,這也側面反映出,傳統品牌們在新能源方面還要繼續加油了。
況且,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也與外部客觀因素的加持有關。“傳統國產品牌和合資品牌的表現受缺芯損失巨大,給新能源車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形成分化走勢。這是偶然因素的干擾,進一步放大了新能源車企的優勢。”在崔東樹看來,未來10年內,燃油車和新能源車仍將並行。
寫在最後:
雖然長安、長城、奇瑞在燃油車領域表現突出,但也不得不承認,燃油車增速放緩、內部競爭加劇已成事實。面對新能源這個新藍海,如今自主品牌們已在高階車領域展開“廝殺”。
2022年,國家新能源補貼將退坡30%,到2023年將徹底退出。屆時,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更為殘酷的市場化競爭,什麼樣的新能源產品會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