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從東方富饒的長安延伸至喀什,再向西延伸至印度、伊朗、君士坦丁堡、大馬士革,最終到達羅馬,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貿易路線之一。儘管叫絲綢之路,但絲綢在沿途交易的貨物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在這裡,一群群商隊在炎熱乾燥的沙漠和白雪皚皚的高山上行走,景象甚是壯觀。
寶石、貴金屬、香料都是這條貿易路線上的主要貨物。遊歷四方的商人冒著嚴寒酷暑,冒著被強盜和惡魔襲擊的危險,行走在這條路線上。
- 宗教膜拜
絲綢之路上交易的不僅僅是貴重物品,佛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和聶思托里安教都在這條路上傳播。每種宗教都規定了膜拜方式,一些沿途相遇的商人會宣揚自己的宗教。
宗教是許多絲綢之路商人生活的中心,這從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藝術可見一斑
- 裝貨
要想在絲綢之路上取得成功,就要在自己的祖國低價購入商品,而且還要保證這些商品在其他國家是稀有並昂貴的,然後再去和其他國家的商人交換。在商隊出發前,駱駝們的背上都裝滿了貨物——一卷卷的絲綢、一袋袋的香料和其他貴重物品。
- 躲避強盜襲擊
強盜們會尋找目標,對珍貴貨物下手,因此許多商人會攜帶武器自衛。青銅武器是常見的交易物品,因此商人也都自己攜帶。因為經常受到強盜的攻擊,隨著時間的推移,商人們在主道周邊又開闢了許多岔道,其目的是為了躲避強盜。
- 面對沙魔
沙漠風暴使本來就不適宜居住的環境變得更加危險。沙丘被大風捲起,人們根本看不清楚周圍的環境,於是他們在沙地上設定了指示方向的標記,以避免風暴結束後迷失方向。風聲常常被認為是沙漠惡魔,困擾著不幸的旅行者。
- 商人會議
沙漠中有很多綠洲城鎮,比如敦煌的莫高窟及塔什庫爾幹石塔等,都屬於地標性建築,這些地方類似於現代的高速服務區,為成群結隊的商人們提供聚集的場所。商人們在這裡交換重要的資訊,比如是否可以與附近的團體進行交易,以及前方道路上需要注意的危險。
- 交易
在聚集地,如果聽說附近有團體願意交易,商人就會改變旅行方向安排見面。兩個團體在一處空地上碰頭,然後把貨物放在中間接受檢驗。如果交易對雙方都有利,商品就可以交易了——絲綢可以換成黃金、白銀和珠寶。
- 睡覺時間
經過一天的長途旅行,商隊會挑選一個休息的地方,並在睡覺時生火取暖。人們只吃簡單的肉和米飯充飢,如果飲用水供應不足,則實行定量配給(駱駝是最後一個喝水的,它們比主人需要的要少)。商人們睡覺時也不敢睡得太死,要時刻盯著他們的貨物和武器,以防遭到襲擊。
(內容來源:《偉大的探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