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大地,在爆裂聲中震顫,空氣在升騰的火光中形成強大的衝擊波。羅布泊,大漠深處的試驗場上,鐵軌被拗斷,橋樑被燒焦,高塔被摧折……蘑菇雲升起時,試驗場的一切目標物全部化為烏有。
炙熱泛白的光焰從濃煙縫隙中溢位,映亮人們眼底的期冀。
當那朵蘑菇雲在戈壁上拔地而起,欣喜若狂的工作人員蜂擁著跑出來,一頂頂帽子在響徹天際的歡呼聲中被拋上天空……
1964年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冊上永遠銘記這震撼人心的一幕——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兩年後,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在東風航天城試驗場上發射成功。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枚地地導彈,攜著耀眼的火光,將核彈頭從甘肅和內蒙古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打到了新疆羅布泊,在靶標上空精確爆炸。“兩彈結合”試驗成功,中國結束了“有彈無槍”的歷史時期。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那枚反射著金屬光澤的衛星以神州大地為起點,飛入遙遠的太空,在星辰間奏響了《東方紅》溫暖的旋律。
研製“兩彈一星”的光輝歲月裡,一聲聲東方巨響,支撐起華夏脊樑,凝結著一代代中華兒女“隱姓埋名”的青春年華。
“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1958年,朝鮮戰場上的硝煙悄然彌散。
剛剛凱旋的志願軍第20兵團,從西方“情報網”中神秘地消失了。
不知道自己去幹什麼,不能告訴家人去向何方……歷經戰火洗禮的將軍和士兵,攜著滿身征塵,義無反顧地鑽進大漠荒原的滾滾黃沙。在他們堅定無畏的背影裡,中華民族開啟了一段嶄新而艱辛的征程——研製“中國人自己的原子彈”。
走進青海省原子城紀念館,在記錄原子彈研製的時間線之前,一張張抗美援朝的黑白照片鋪滿展廳牆面。
當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志願軍將士,在與使用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敵軍浴血戰鬥時,美國倚仗著核武器,時刻威脅著新中國的安全。
“一旦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美國將會‘使用各種武器對中共的空軍和其他設施實施決定性打擊’,儘管這‘可能動用美國很大一部分核武器’。”展廳牆上記錄下這句傲慢的話語,出自1953年《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該如何捍衛國土的安全,不再重蹈近代被欺壓、被侵略的屈辱歷史?沿著展廳向前走過,記者看到了答案——
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指出:“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後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在祖國召喚下,四散在異國他鄉的中國留學生、科學家們,捨棄了汽車洋房、優渥生活,漂洋過海、拼盡全力地回到了這片一窮二白的熱土。
展廳裡,一張張留學生歸國合影中,留下了許多在新中國崛起之路上舉足輕重的名字:錢學森、朱光亞、鄧稼先、羅時鈞、彭桓武……
郵輪在海上飄蕩,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滿溢憧憬和希望。正如朱光亞在《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中所寫的那樣,祖國在等待他們,要去把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
後來,這些留學生中的許多人都揹負起研究“中國人自己的原子彈”這一神聖使命,打起包裹,揮別家人,離開城市,趕赴西北。
他們之中,有的年富力強、前景燦爛,有的已聲名赫赫、享譽國際。可當國家需要時,他們義無反顧地走入荒蕪的戈壁草原,隱姓埋名,將自己一生最好的時光獻給偉大的事業。
1955年,錢學森耗費5年時光,終於踏上歸國的渡輪。他高興地說:“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祖國,讓我的同胞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半個多世紀過去,“錢學森們”已實現了當初的諾言。
(本文選自《解放軍報》“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系列專版,略有刪減;該專版透過實地踏訪紅色地標等方式,回溯這些偉大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感悟精神偉力、傳承紅色血脈、擔當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解放軍報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