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通鑑》至239卷,餘55卷。唐憲宗李純在位(805年~820年)15年,《通鑑》在這段歷史中多次提到一位大家熟悉的人物--白居易。
白居易當時由於文學被還在當太子的李純欣賞,繼位之後便安排進入翰林院,並且超拔為御史言官。白居易也不算的上疏力陳時弊,頗為皇帝採納。作為詩人的白居易在當時也是屬於批判現實主義者,如《賣炭翁》,《長恨歌》和《琵琶行》。後來白居易也曾經被貶謫到江州做司馬,《琵琶行》裡最後一句“江州司馬春衫溼”。
司馬光多次在《資治通鑑》裡面提到白居易,彷彿是在暗示什麼。唐代的偉大詩人很多,李白和杜甫都缺隻字未提,唯獨到了白居易這裡用筆墨頗多。讀到此處,貧道聯想到了北宋的蘇軾,白居易和蘇軾都曾經被貶謫到杭州,那裡有“白堤”和“蘇堤”。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曾在忠州城東的山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而蘇軾也曾在黃州城東開闢荒地種田,號“東坡居士”。
貧道覺得司馬光是在暗示給宋神宗皇帝應該像唐憲宗對待白居易那樣善待蘇軾,兩者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