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上將是新中國傑出的政工將領,不僅在軍隊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領導地方工作也非常出色。工作能力得到聶榮臻、羅榮桓等老帥的賞識。
從抗戰開始,在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工作十幾年。尤其在新中國成立前後,他多次要被調離華北軍區,有一次是羅榮桓想調他到四野任兵團政委,都被聶榮臻擋回去了。理由很充分:華北軍區需要幹部,離不開王平。
新中國成立後,華北軍區工作趨於穩定後。在1953年,彭德懷調楊勇和王平,接替楊成武和張南生的工作,出任20兵團司令員和政委。理由也非常充分,中央考慮到沒有到過朝鮮的老同志都要去輪換一次,積累一些現代戰爭的經驗。
在此之前,無論華北軍區將領,還是其他5大軍區將領,差不多都到過朝鮮戰場了。
5月,楊勇和王平抵達朝鮮,參加指揮金城戰役。這是抗美援朝最後一場大仗,他們有幸指揮,並取得殲敵5萬多人的戰績。
戰役結束後,朝鮮停戰協定隨之簽訂。他倆並沒有急著回國,楊勇擔任志願軍參謀長,而王平依然是兵團政委。
1955年,王平回國開會,會議結束後準備回國時,被總政通知,先不急於回朝鮮。羅榮桓主任找他談話,讓他到總參動員部工作。
王平很想留著作戰部隊工作,軍隊政治工作相對來說容易上手,從紅軍時期就一直在作戰部隊做政治工作,工作起來很順手。
總參動員部負責武裝力量的動員工作,組織訓練預備役人員工作,攤子大,涉及到單位多,工作開展起來並不容易。為此,他找到老首長彭德懷,只能去找老首長彭德懷,希望他出面說情,讓他回到作戰部隊工作。
彭老總瞭解事情後,對他說:這是羅主任提出的,我也不好講話。彭老總讓他再跟羅主任好好談談,如果他不堅持,自己沒有意見。
羅榮桓負責總政部和總幹部部工作,在任用幹部上任人唯賢,不厚此薄彼,誰能幹什麼工作,他會讓其發揮更大作用。如果彭老總出名,這會給羅榮桓工作帶來不便,不利於軍隊建設。
回過頭,他再找羅榮桓談自己的想法,可他不同意。羅主任說:你熟悉部隊情況,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經驗,而且對地方工作也熟悉。羅榮桓對他說了不少話。最後,他也不好再推辭。
在動員部工作2年,他做大量工作,一方面提高兵役幹部對軍政素質,一方面組織濟不要脫離生產的預備役訓練工作。預備役士兵的訓練是動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必須抓好,從各地試點成績看,都達到要求,為服兵役,保家衛國打下思想基礎。
1957年,他向黃克誠、彭德懷建議,把動員部與佇列部合併,由傅秋濤擔任部長,他被安排幹軍隊教育工作,沒有同意。時隔兩年,他又被派往朝鮮工作,接替李志民志願軍政委,在1958年才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