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6日,德、意、匈等國不宣而戰入侵南斯拉夫,德意空軍對貝爾格萊德的轟炸造成超過一萬二千名平民死亡,南斯拉夫軍隊雖有120萬,但裝備和訓練不佳,也沒有有效的指揮。戰爭進行了不到一週,貝爾格萊德就被攻佔,4月18日,南斯拉夫國王彼得在薩拉熱窩簽訂了投降書,僅11天,南斯拉夫便宣告陷落。
被瓜分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反抗
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屈服,南斯拉夫陸軍上校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了一支由塞族軍人與志願者組成的武裝力量,自稱為“切特尼克”,這個名字源於中世紀時期與奧斯曼土耳其作戰的塞爾維亞軍隊,他們的願望是建立獨立的塞爾維亞王國。
米哈伊洛維奇
除此之外,更廣為人知的南斯拉夫抵抗力量是由南斯拉夫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鐵托(Tito)率領的南斯拉夫游擊隊。相比於切特尼克主要由保皇黨的塞族人組成,游擊隊不僅有大量的共產黨員,士兵們也來自多個民族。鐵托主張將目光放長遠,在抵抗初期主要打擊克羅埃西亞傀儡政府的僕從軍,等待一場真正的武裝起義,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
游擊隊戰士
蘇德戰爭爆發後,軸心國在南斯拉夫的軍力銳減,這給了游擊隊與切特尼克發展壯大的機會。他們發起了大規模武裝起義,佔領了烏日策城。到9月份,游擊隊發展到了15000人,切特尼克則有5000人。但米哈伊洛維奇與鐵托之間的分歧過多,切特尼克與游擊隊甚至發生武裝衝突。前者為了自己的目的與德國人媾和,出賣游擊隊,成為法西斯的幫兇。
切特尼克幫助德軍審問南斯拉夫百姓
1941年9月16日,德國國防軍最高指揮部(OKW)在南斯拉夫釋出命令:如果一名德國士兵死於游擊隊,將有50-100名南斯拉夫人為之陪葬。德國人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在10名德國士兵被擊斃在克拉古耶瓦奇後,德軍槍殺了城內5000名16到60歲的男性居民。
眾所周知,靠血腥屠殺鎮壓游擊隊往往換來的是更激烈的抵抗,眼見游擊隊大有星火燎原之勢,德軍在1941年底出動了國防軍兩個師發起第一次掃蕩。游擊隊被迫放棄烏日策以及兵工廠,頑強的鐵托帶著兩千多名戰士逃到了波斯尼亞東部山區。在那裡,鐵托將游擊隊正規化,組建了游擊隊第一個正規化編制——無產者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逃出生天的鐵托繼續著他的鬥爭。德軍在1942年1月起連續兩次清剿游擊隊,儘管游擊隊也遭遇較大的損失,但鐵托與他的戰友們不僅甩掉了敵人,還發展壯大,不滿克羅埃西亞法西斯統治的克羅埃西亞人也加入了游擊隊。
1943年上半年,東南歐地區德軍總司令、德國空軍將軍勒爾連續發動了兩次清剿游擊隊的行動,代號分別為“白色行動(Operation Weiss)”、“黑色行動(Operation Schwarz)”,雖然每次都能給游擊隊造成損失,甚至擊傷了鐵托的手臂,但鐵托與他的戰士們依舊在勇敢的戰鬥。
德軍的黑色行動中,鐵托手臂受傷
發現鐵托
在德軍大規模清剿的同時,德國軍事諜報局二處下屬的勃蘭登堡部隊在維也納組建了一支排級規模的基希納突擊隊,試圖制定一個突襲游擊隊司令部擊斃鐵托的計劃。德軍的無線電偵察部門也在用技術手段尋找鐵托的蹤跡。
1943年9月,義大利宣佈投降,游擊隊搶在德軍前面接受了10個義大利師的投降,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一支輕型坦克部隊。鐵托利用這些裝備武裝了8萬名游擊隊員,並從義大利志願者中招募了兩個師的人員。至此,鐵托的游擊隊已有30萬人,編成11個軍、39個師與若干獨立旅。
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鐵托
眼見鐵托的游擊隊越剿越多,德軍在貝爾格萊德組建了F集團軍群司令部,由魏克斯元帥指揮。包括E集團軍群在內,所有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希臘的軸心國軍隊均聽從魏克斯的調遣。最主要的作戰力量是第2裝甲集團軍,包括第15山地軍、第21山地軍、SS第5山地軍、第69軍等。
1943年11月,德軍發動了第六次圍剿。魏克斯希望從游擊隊手中奪回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區,這樣游擊隊就無法透過海上從盟國獲得補給。到1944年1月,除維斯島外,達爾馬提亞沿海的島嶼及海岸均被德軍控制。維斯島上有英軍與游擊隊各一個旅,他們在島上建設了機場。2月,德軍繼續進攻,迫使鐵托和他的指揮部離開亞伊採轉移到彼得羅瓦茨,德軍窮追不捨,鐵托被迫轉移到波斯尼亞西部小鎮德爾瓦。
勃蘭登堡部隊在搜查游擊隊的木屋
鐵托將自己的司令部設在德爾瓦,很快這裡雲集了南斯拉夫共產黨、游擊隊等主要機關,儼然成為了南斯拉夫的戰時首都,西方的軍事顧問團也都在德爾瓦,還有幾名戰地記者。不過德爾瓦的防禦力量很薄弱,只有一個350名戰士的安全營,安全營有三個步兵連與一個高射機槍連。以及一個坦克排,裝備的是繳獲自意軍的CV-35輕型坦克。德爾瓦周邊還有一個工兵旅駐紮,城東南有一所軍官學校,裡面有130多名學員,這些人武器不多,戰鬥力較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