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珍珠港事件爆發至今已有80週年,後人關於其中的一些細節也多有揣測。 本文為下篇,主要探討日軍為何未繼續發動第三次空襲,並總結日美雙方作戰給後世留下的經驗與教訓。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聞博】
三、撲朔迷離的第三次攻擊
話接上文,關於珍珠港事件,另一個後世常常爭論的話題是,南云為什麼在兩次空襲以後選擇立即撤離,而沒有發動第三次空襲?
關於這類問題,後人為南雲也找過很多解釋,可惜這些解釋不是簡單重複一些事後的回憶和觀點,就是缺乏根據的臆測,唯獨沒有結合實際情況考察,大多數都經不起事實推敲。
這裡針對幾個常見的謬誤觀點做一下簡單分析:
(一)“日本機動部隊缺乏燃料因為不能逗留”
由於遠航缺油使得日軍放棄第三波空襲,這是一個很流行但缺乏根據的說法。
先看美國人自己,截至1941年底,美海軍全軍上下能夠用來做艦隊補給的油料補給艦(Fleet Oiler)只有8艘,其中四艘在大西洋、四艘在太平洋。從1920年代開始到1936年美國恢復大規模造艦之間,美國就沒有造過任何一艘能夠滿足海軍需要的艦隊油料補給艦。
原因自然是在大蕭條背景下,國會老爺要省錢,而能夠跑出20節航速跟上艦隊行動、且載重萬噸以上的補給艦需要戰列艦級別的動力系統,造價自然不菲,因此戰前只有很少被列入造艦計劃。
而日本方面,由於長期的戰備需要,製造了大量的高速油輪為艦隊提供遠洋作戰的燃料保障。襲擊珍珠港的行動中,日軍帶上的油料補給艦就有8艘之多,而且還是清一色的新船。
可以說,機動部隊6艘航母、2艘戰列艦所享受到的加油保障和當時美國海軍全軍上下擁有的保障水平相當。而且從日本當時的家底來看,襲擊珍珠港配置的油料補給艦隻佔了日海軍能調動的高速油船總數的40%左右。因此機動部隊主力根本不存在缺乏油料而耽誤作戰的情況。
開戰時日本擁有的高速遠洋艦隊油輪一覽表,其中高亮的部分為珍珠港襲擊所動用的船隻,可見還有很多餘力。(根據日本船籍資料,作者自制圖表)
另外一個旁證,就是返航期間對威克島的支援作戰,南雲接到山本的命令後派出了“蒼龍”、“飛龍”兩龍去執行對威克島的轟炸和登陸支援。而兩龍是整個機動部隊主力艦中續航力最短的艦隻。敢於派出這兩艘腿最短的航母去特意繞道上千海里,證明了當時並不存在任何迫在眉睫的油料問題。
(二)“經過兩次襲擊,日方飛機損失大、兵力不足”
這種觀點只統計了標準搭載或者日本當天出動的攻擊機的總數,但是忽略了日本航母還有大量的備用機,詳細統計見下表:
當天出動350架次其實只是標準搭載的部分,日本航母當時總共還有92備用機可用。日軍的兩波攻擊一共有29架未返航,其他不可修復的損失大約30架左右。如果這些不可修復飛機由備用機代替,那日方依然有大概380架飛機和搭配的機組可以出擊。
並且根據戰史叢書關於返航飛機的統計,當天兩波結束後能立即投入使用的飛機在265架左右,另外經過修復後能使用的有86架,這還不計入可以啟用的備用機。據此推算,在襲擊後第二天,日方大約依然有265+86+54(擔任航母警戒未參與作戰的零戰)=405架作戰飛機,也就是說依然有400架以上的飛機處於可用狀態。如果再啟用備用機,可以說實力沒有絲毫受損。
而且29架全損只佔搭載量的7.1%而已,後來在中途島和所羅門,機動部隊在嚴重損失下依然反覆憑藉數量有限的艦載機對美航母發動攻擊,以這兩個實際案例來看,珍珠港這點損失完全不可能動搖日艦隊進一步攻擊的決心。
更何況經過一天打擊,美國在瓦胡島的航空力量已經遭到癱瘓性打擊,此消彼長之下,日軍現在的優勢反而更大了。
(三)“機動部隊缺乏彈藥”
從現在流傳的當事人回憶來看,儘管當場就有很多人對南雲的返航命令提出反對,但是所列舉出的理由沒有一條是關於彈藥或者油料的。如果當時機動部隊真的缺油缺彈藥,那當時眾多參謀和其他軍官不太可能會集體忽略這麼一條基礎性的、並且可以一票否決繼續進攻設想的簡單事實。而且千里迢迢奔襲珍珠港,卻只給每架攻擊機準備了一次出擊的彈藥,這點同樣既不合常理,又與事實不符。
具體的日本航母彈藥搭載情況見如下資料 “パールハーバーの真実 技術戦爭としての日米海戦” (珍珠港的真相,日美海戰中的技術戰爭)
“航母水線以下的裝甲所封閉的魚雷艙,在出港時應該可以容納足夠所有艦攻進行三次攻擊的魚雷,(加藤辰一《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全圖》第3卷)。 換句話說,一艘大型航母總共會有81枚魚雷,但實際上,即使是 "翔鶴 "號也只能儲存45枚魚雷。這相當於艦攻兵力兩個架次的數量。 順便說一下,800公斤的炸彈有90枚(全體艦攻的三倍),250公斤的炸彈有306枚,60公斤的炸彈有540枚(250公斤以下的炸彈與艦爆機共用)。”
換句話說,以機動部隊艦攻機的數量來看,當時應該搭載了250枚左右的航空魚雷,其中約100枚是特製的淺水魚雷。攻擊中一共消耗了特製的淺水魚雷40枚、特製的800公斤炸彈49枚(第二波攻擊未使用任何特殊彈藥,坊間有說法第二波也使用了800kg炸彈,為誤傳)。
可見特種彈藥確實不多,但也遠遠未到彈藥用盡的地步。並且特製800公斤彈和淺水用魚雷都是為了戰列艦準備的,因為日軍事先知道美軍會並排停泊戰列艦,所以設計好的思路是先用魚雷機低空攻擊停在外側的,然後水平用重磅彈攻擊內側的艦隻。由於美軍航母不在港內,所以原定攻擊航母的魚雷機除了攻擊幾艘被誤認為戰列艦的倒黴蛋之外,其餘都用在攻擊戰列艦了。
第一波攻擊之後,除了在船塢的“賓夕法尼亞”號和在泊位最靠後位置的“內華達”號之外美方戰列艦都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再加上第二波攻擊後“內華達”號燃起大火併擱淺,當時港內已經沒有必須用到淺水魚雷或者800公斤炸彈的目標了。
並且被很多文章忽略的一點是,到了下午,美方能動彈的船已經都離開了珍珠港。可以說這些特種武器的預定使命已經完成,而普通彈藥管夠。
總之,兩次攻擊後,特種彈藥尚存一半,常規魚雷還未使用過,而250公斤炸彈也管夠。因此並不存在彈藥缺乏問題。
(四)“日本飛行員已經體能透支了”
有一點很清楚的事實是,到第二波攻擊隊返航時,絕大多數攻擊隊的飛行員都只飛了一個架次。固然有少數第一波戰鬥機飛行員因為戀戰一直堅持到了第二波攻擊隊返航才返航,足足飛了7個多小時,然而攻擊的主力——艦爆以及艦攻機的飛行員在完成攻擊後基本直接返航。
所以如果僅憑想象就斷定只飛了一個航次的飛行員就“體能耗盡”,也太低估了開戰初期這群精銳飛行員的能力了。
後來在中途島和聖克魯茲海戰都出現過日本飛行員一天之內多次起飛執行遠距離攻擊的情況,同時當天在“企業”號上,也有不少美軍飛行員飛了四個架次、整個白天都在忙著搜尋日本艦隊,甚至還進行了美軍歷史上第一次實戰中的夜間降落。
因此以飛行員體力問題作為理由否決下一波攻擊是站不住腳的。
(五)“如果攻擊第三波,就能炸燬美軍油庫,讓太平洋美軍斷油半年”
珍珠港的油庫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麼脆弱,特別是很難產生那種機槍一掃連鎖爆炸的效果。
如下圖,美方每個油罐首先都有一圈堆土環繞,使得油罐本身的地基低於周圍土地,因此即使被擊中燃油外洩,燃燒範圍也會先被限制在溝槽中。
其次,油罐之間都有防火堤圍繞,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絕作用。
最後,油罐下方有管道裝置,緊急時可以把受到威脅的油罐內的存油抽走,隔絕爆炸可能。而且港區油庫儲存的大多都是燃燒不太劇烈的重油,不會產生汽油那種爆燃的效果,相對不容易波及周圍。
以美軍1943年轟炸羅馬尼亞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著名行動為例,從這張經典照片可以看到,即使起火點近在咫尺,受到防護的油罐依舊安然無恙。
另外一張事後的補充偵察照片更可以說明問題,即使被美軍低空投擲的重磅炸彈命中,被完全摧毀的儲油罐也不見得會波及到隔壁的油罐。在上百架B24這種強度的攻擊下,這張圖片中一半以上的油罐依舊完好。事後證明實際損失的油料只有美軍最初估計的1/5不到。顯然低空重型轟炸機都不能完成的任務,交給輕型艦載機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四、事情的來龍去脈
關於第三波攻擊的問題,我們還是先從官方史料開始著手。關於第三次空襲的部分,日美雙方都記錄了相關的幾個重點:
1.攻擊隊的收容作業完成以後要立即著手準備下一輪進攻,艦載機應當被裝上魚雷。
2.如果出現有實力的敵方艦隊,下階段攻擊的重點應當轉向它們。
換句話說,日方的作戰命令是有考慮到攻擊在珍珠港外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的。然而不論從當事人的回憶,還是官方的戰後總結,歷史上南雲似乎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情。這背後又暴露出日方當時的幾個戰術安排問題:
第一,如前所述,南雲沒有安排足夠的偵察力量對瓦胡島周圍水域實施偵察,因此即使出現(事實上的確出現了)一定規模的美軍艦隊,機動部隊也無從知曉,更不可能組織力量予以攻擊。
第二,南雲從一開始就放飛了所有的艦載機,從上午7點第二波攻擊隊起飛開始到下午2點最後一架攻擊機收容完畢,整整7個小時內日方的6艘航母是沒有攻擊能力的空殼航母,如果算上重新整備進攻所需的至少一小時,這個時間視窗會更長。
也就是說在從日出到下午三點之前,日本航母一直處於一個比較脆弱的狀態,在必須設法與敵人保持距離的同時,還需要加緊對周邊的敵情偵察,在下一波攻擊準備就緒之前,如果突然有敵方航母編隊出現,機動部隊只能捱打不能還手;一直要等到下午三點左右,他們才能選擇再拉近與夏威夷之間的距離,考慮進一步打擊消滅珍珠港的美軍殘餘兵力,或者應對海上出現的敵軍目標。
顯然這是一個在操作上比較困難的情況。因此正確的問題應該不僅是要不要發動第三波攻擊,而是向誰發動、應該什麼時候發動。
這裡我們可以先參考一下兩年多後美方發動的一次類似作戰,即被稱為美國翻版珍珠港的1944年突襲特魯克環礁作戰。
在這次突襲中,美國也是從遙遠的距離派出了一支龐大的航母編隊突襲了日軍在南太平洋的最大基地特魯克環礁。與日軍在珍珠港的做法不同,美方除了派出艦載機反覆攻擊港內艦隊和設施之外,還派出了一支水面艦隊在環礁的出口外巡邏,堵截可能出逃的日本水面艦艇。由此戰列艦“密蘇里”號才獲得了整個服役生涯中唯一的海上炮戰戰果。
回頭看當天上午十點以後珍珠港的情況。歷史上對珍珠港的描述大多止於機動部隊襲擊結束,很少有筆墨介紹過襲擊之後珍珠港當天還發生了什麼。
根據美軍的作戰報告,珍珠港內的殘存艦艇自空襲結束就開始組織往港外撤退,到了中午時分,凡是能靠自身動力航行的基本上已經都離開珍珠港躲避空襲了。甚至根據記錄,它們中的一大部分在下午四點左右還在距離瓦胡島以西100海里附近遇到了“企業”號編隊並與之匯合。
而此時瓦胡島上的美軍航空兵力已經基本癱瘓,能夠起飛的戰鬥機不超過20架。有個位數的中遠端轟炸機自發起飛搜尋日軍艦船,但是完全沒有指揮和排程,一通亂找之下連機動部隊的正確方位都沒有搞對,自然談不上對機動部隊造成威脅了。
美陸軍航空隊的惠勒機場,已經被嚴重損毀,失去進一步攻擊的價值(圖源:美國國會調查報告)
也就是說,即使派出了第三波飛機,如果還是打擊珍珠港本身,那既沒有艦艇也沒有飛機可供攻擊,而從油庫與其他地面設施上能取得的戰果也不會很大。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採取類似美軍在特魯克環礁的策略。
考慮到從下午三點到日落之間還有大約2個多小時,發動攻擊有些勉強,日方完全可以選擇保持與瓦胡島之間的距離,派出偵察機(這也是作戰命令中一開始就要求的)對白天轟炸珍珠港的戰果進行確認。同時利用夜幕掩護,以逆時針方向向西南方向航行,繞到瓦胡島的西側。在晚間可以完成飛機的修理、替換和飛行員的休整工作,待第二天天亮時再根據新的偵察情況對瓦胡島以西以及以南的水域發動搜尋和打擊。即使遭遇美軍水面艦艇,以兩艘快速戰列艦和兩艘重巡的實力,機動部隊在火力上也完全不用擔心附近可能出現的任何美軍水面艦艇編隊。
因此,如果南雲果真敢於南下,第二天繼續攻擊,他不但不會遇到美軍反擊的威脅,反而有機會抓到把美軍剩餘力量一網打盡的戰機。然而,歷史上他僅僅用了不到40分鐘就選擇轉身撤離,白白放棄了千載難逢的擴大戰果的機會。
也就是說整個機動部隊8艘主力艦、400多艦載機、上萬人花費1個多月航行半個地球,僅僅只對敵人做了2小時的攻擊。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一次執行效率很低的行動。
五、經驗教訓
勝利者並非不需要被審視,就像失敗者不見得必須被苛責;因為勝利往往孕育了未來的失敗,而失敗也常常奠定了日後勝利的基石。
總結這次“名垂後世”的襲擊,美軍暴露出來的問題無疑是最多的。
戰前美軍基於可笑的種族主義觀點,認為“次一等”的“黃種人”是沒資格與高貴的白人較量的,由此誕生了一大堆在當時頗有市場的觀點,比如:“眾所周知亞洲人手眼協調能力差,不能駕駛飛機做高難度轟炸動作”、“日本人體格矮小,承受不了高G的戰鬥機機動”、“日本飛機需要靠德、意飛行員駕駛”……甚至當時駐重慶的武官僅憑肉眼就在地面斷定日本的轟炸機是剽竊自普拉特惠特尼的產品等等。
莫名其妙的自信和長期和平使得美軍戰備意識嚴重缺乏。美軍當時並不缺乏巡邏機——《虎!虎!虎!》這部電影中也有不少對白給人留下了錯誤的印象,其中之一便是金梅爾司令抱怨缺乏巡邏機的問題,但事實是美國海軍並不缺乏巡邏機——光在卡米奧卡航空站就有36架大型遠端巡邏機部署。反而是金梅爾因為不想讓飛行員白白巡邏杳無人煙的北方海域而浪費人力物力,所以全軍上下沒人對瓦胡島北方多看一眼。
襲擊珍珠港前一小時的美方雷達站觀測記錄(圖源:美國國會調查報告)
民間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夏威夷,美國的種植園資本將大量土地用來種植菠蘿和甘蔗等經濟作物,以至於開戰時,以農業為主的夏威夷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問題,幾乎完全依賴外來糧食輸入。1941年底開戰後,瓦胡島當時僅有38天的糧食儲備,而且還嚴重缺乏土豆大米等主糧。如果日軍選擇登陸,美軍可能只能依靠“自由鳳梨”填飽肚子。
同時島上的鐵路系統完全是為了美國種植園的需要而修築的,因此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形成環島線路,修建炮臺和工事需要的物資難以到達東部,從而造成了嚴重的東部地區防禦漏洞。島上交通問題只能靠另外修築的公路網系統才最終解決。
遭遇日本襲擊後,美國盲目自信的破滅反過來又導致了嚴重的自我懷疑。在珍珠港事件後一個多月裡,美軍上下都瀰漫著失敗主義情緒,幾乎是惶惶不可終日的嚴重PTSD狀態。在夏威夷,駐軍發生多起互相開火的事件,之前提到的“企業”號因為飛機被誤擊損失也不小,而且也不是唯一一次美軍飛機被自己人打下來。從襲擊當天晚上開始,全島的槍炮聲就沒斷過,防空火炮甚至對著天上的星星隨意射擊,檀香山有57人被海軍發射卻沒有在空中引爆的防空炮彈落下後炸死。
開戰之初美國陸軍為了增援瓦胡島,蒐羅了兩個團外加300萬發機槍子彈(對的,瓦胡島上美軍嚴重缺乏彈藥)準備從西海岸出發海運到夏威夷。但是海軍不許其離港,理由是日軍航母可能埋伏在夏威夷和西海岸之間,並且拒絕派出任何護航艦艇護送。後來陸軍運輸船隻能在無保護的情況下裸奔給瓦胡島運送救急的兵力物資。以國務卿史汀生為代表的一批高層甚至一度打算放棄夏威夷,退守本土。
想想今天美國各種出於偏見對中國發展做出的歪曲評價,人類真還是難以從歷史裡學到啥呢。
日軍在這次事件中無疑也留下了一些正面經驗。
儘管後世的軍迷圈經常拿昭和參謀和X軍馬鹿來調侃舊日本海陸軍當年的自不量力和戰爭後期的各種昏招迭出,但是站在1942年初的情況來看,誰也沒有理由譏笑當時日海陸軍的表現。
無論是萬里奔襲珍珠港、大機群突襲美軍艦隊,還是馬來半島敵前登陸從背後包抄新加坡,這兩次行動無論是戰略構思、戰前策劃還是在技戰術水平上來看,都堪稱具有創新性的想象力和基層優秀實戰表現的上佳戰例。特別是這兩仗都是在沒有經過長期準備,從論證、計劃、訓練到實施僅有一年不到的情況下完成的。
從這兩次戰役我們可以發現,比起作戰經驗,和平時期的高水平、高強度訓練更重要;低水平和錯誤的經驗只能妨礙一支軍隊在下一場戰爭中的表現。
要知道站在1941年末這個時間點上,當時日本海軍距離上一次參加高強度艦隊作戰也是四十年前的日俄戰爭了,用今天的話來說“長期沒有經歷大戰,缺乏實戰經驗”。但是這並沒有妨礙舊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把一個很抽象的、甚至可以說是“瘋狂”的作戰設想,具體分解成一系列技術問題,並且透過分工協作和高水平的訓練,透過精心策劃、情報蒐集以及技術突破等手段一一排除阻礙,把決策層的想法變成了可執行的方案並最終成功實施。
這很好地反映了當時舊日本海軍戰前長期嚴格訓練的成果。即使作為侵略戰爭受害者的我們,也應該客觀看待這個軍事上的成功案例。
這個案例說明,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充滿活力的基層軍官以及高強度高水平的嚴格訓練,才能造就一支真正能打仗的精兵強將。
當然,日軍在這場攻擊行動中也暴露了不少失誤,留下了一定的反面教訓。
“戰術上的勤勞不能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雖然在後世的傳播界,日本人在細節上精益求精被神話到了“工匠精神”的程度,但是這掩蓋不了在此役中日方暴露出來的格局上的問題。
首先,與舊日本海軍基層的表現相比,不得不說日本海軍的中高層存在很多問題。
就南雲來說,他無疑在這次指揮中缺乏主動性、不能及時調整方案抓住戰機,甚至在執行命令時,在沒有客觀限制的情況下就大打折扣。
這並不是當時日海軍的孤立個案:後來三川軍一在薩沃島大勝美軍,卻放過美軍的登陸船隊;慄田健男在薩馬島中途放棄突入萊特灣,錯過了最後一次給美軍造成重大傷亡的機會;細萱戊子郎在阿留申附近莫名奇妙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而撤退……屢屢發生的貽誤戰機,說明了當時的舊日本海軍也和其他官僚機構一樣,充滿了論資排輩、人浮於事、形式大於內容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問題。
其次,日軍自上而下各層級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執行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比如從下圖淵田在作戰結束後手繪的戰況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作戰細節的精確掌握。然而,若所有人都聚焦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沒有人跳出條框,發揮主動性,從作戰的最終目標出發,採取靈活的態度和方式,努力尋找機會擴大戰果。即使竭力呼籲補充攻擊的淵田也不過就是堅持對珍珠港反覆發動襲擊而已,並沒有把眼光放到珍珠港之外的更大空間上。
攻擊後淵田美津雄為當面向日本天皇裕仁報告而手繪的戰果圖,旁邊標註為美方獲取該圖後的翻譯(圖片出自美國國家檔案)
日軍上下也就形成了這麼一個怪圈:各級官兵越是勤勞,整個軍事機器作為整體的執行就越官僚越僵化,從而形成一個閉環的死迴圈不能自拔。
最後,儘管近一個世紀的技術發展使得航母作戰的樣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從珍珠港以及之後中途島的案例來看,偵察過去是、將來也必然是航母海上作戰的決定性問題。
航母作為以進攻為唯一目的的兵種平臺,只有以先敵發現、先敵攻擊作為勝利的第一法則。不論是艦載機,還是反艦彈道導彈,有效的偵察都將是成功作戰的大前提。從這點來看,單純強調攻擊力量,羅列對比艦載機數目,孤立分析一兩個子系統的引數,是很片面的鬥獸棋思維,只有考察整個作戰系統在實戰環境下的運作才能保證最終的勝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